(经济观察)中国扩大开放屡出新举措 打通“堵点”更具人情味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李晓喻)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到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方案获批,今年以来中国扩大开放屡出新举措。
梳理这些举措发现,让境外人士在华工作生活更便利是当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着力点。
比如,针对外国人在华支付不便问题,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将支持境外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支付等多种方式,提供便利的支付服务和消费体验。在区内购物后离境的境外人士,可按规定办理离境退税手续。
进出方面,境外人士搭乘国际或地区航班,自浦东国际机场进入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无需中国签证,仅需进行国际旅行证件核验。此外,国际侧入区的境外人员可在区内申请口岸签证,方便在国内开展商务考察等活动。
中国海关总署自贸司司长陈振冲表示,便利国际商务交流是该区的核心功能。满足境外人员短期停留商务活动需求,为他们开展商务会见、商务洽谈等活动提供便利。
今年初,中国已推出便利外籍人员来华五项措施,包括放宽来华外籍人员申办口岸签证条件,简化在华外籍人员签证证件申办材料等。官方称,此举意在积极回应外籍人员实际需求,稳定外籍人员来华交流交往的发展预期。
切实惠及企业则是另一发力点。
比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删减了不予退税货物清单,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综合适用“二线”视同出口退税政策、“一线”免(保)税政策,最大限度享受政策红利。此外,区内保税存储货物不设存储期限,保税货物还可以在经营保税业务的企业间自由流转。
有企业说,封关后可以直接从国外进口设备,不必再沿用以往从外贸公司采购设备的模式,可节省关税。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举措是中国对外开放更重实效和“人情味”的体现,将使中外企业继续有信心增加投资。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除了商品和要素流动,更重要的是人的流动。只有人的流动便利化,才能增加商业机会,增进文化交流,进而为中国外贸和吸收外资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在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看来,无论是打通外籍商务人员来华“堵点”,还是在自贸试验区等各类开放试点先行先试,扩大制度型开放,都有助于改善中国营商环境,提振投资者信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化拾遗 魅力泉州】闽南千年渔村蟳埔:簪花成海引客来
- 起底电诈丨@大学生 学历高≠不被骗!假期想找兼职、看演唱会的同学看过来
- 闽南语原创歌曲《挂香》MV发布 两岸携手打造
- 共论航空报国 南昌航空大学第二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举办
- 清华团队最新成果让失声者把“喉咙”穿戴在身上
- 日本女川核电站一设备意外启动 电力公司称无辐射影响
- 美国政府新批石油项目遭谴责 民众怒斥:这是背叛!
- 2岁男童火车站赤脚走失 广西铁路特警“叔叔抱”暖心找回
- 货币政策工具加码“三大工程”
- 云南景谷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逾4000报名者中200人成为中国科技馆2024年度“小小志愿者”
- 中国最西端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超过45亿立方米
- 以法为笔绘就多样“枫”景 长沙夯实基层基础擦亮平安底色
- 湖北京山警方破获系列拐卖儿童案件
- 黄山风景区迎来降雪 迎客松保护措施升级
- 国际护士节:“上海市护士活动基地”揭幕、第七届左英护理奖颁奖
- 今年前三季度浙江义乌进出口总值4998.8亿元
- 巴西总统卢拉为中铁在巴西首个铁路项目奠基
- 破9万列、223个城市、567亿美元……数据展现中欧班列助力经贸蓬勃发展
- 聚焦当前、支撑长远 山东以政策合力促经济稳健增长
- 热门推荐
-
- 广铁优化列车开行方案 更多高铁列车开进广州中心城区
- 山东探索县域农村养老服务新路径 打造村居“幸福养老圈”
- 探索数字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重庆渝中揭牌“三中心”
- 让更多人感知中国之美(我和中国的故事)
- 2024年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中欧(中亚)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
- 漫画家聂峻:我心里还住着一个顽皮小孩
- 西藏山南:加查县特色产品交流展销交流会在拉萨举办
- 全球最大切割钻555.55克拉 拍出316万英镑
- 四川雅江突发森林火灾 正在全力扑救
- 王毅就飞艇事件向美方表明立场
- 美国通胀是否会快速降温?高盛:市场预期过于乐观
- 驻美使馆发言人:美日抱持冷战思维、搞小集团政治
- 四川乐至发现神秘石桅杆群?官方:多为近40年来当地群众祈福所立
- 中国东航开通宁波首条直达布达佩斯洲际往返航线
- 巴勒斯坦电信公司:加沙地带中部及南部地区通信和互联网服务已逐步恢复
- 山西夏县辕村发现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
- 泰国普吉岛两摩托艇相撞 致中国游客一死一伤
- 阳澄湖大闸蟹之乡实现全流程“以械养蟹”
- 种植牙价格虚高 监管出手整治
- 2024年“中华文化大乐园——韩国釜山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