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瓣同心丨你有技术,我有产业链 “智慧枢纽”助京津冀科创联动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 张尼)先进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鲜活器官离体仿生养护系统、治疗青光眼的微创支架……走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展厅,一众前沿科创成果令人眼前一亮。
作为首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这里帮助了大量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里走出来,最终落地服务于大众,成为连接京津冀三地的“智慧枢纽”。
京津冀的“智慧枢纽”
作为全国的创新高地,北京依靠独特的资源优势,在京津冀三地中扮演着科技创新“领头羊”的角色,与此同时天津、河北两地的产业链等互补优势又为技术落地提供了绝佳的土壤,十年来,三地的科创联动成果有目共睹,这背后离不开“纽带”的作用。
2020年底,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京津冀中心”)正式揭牌。
京津冀中心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链条融通的重大举措,也是实施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探索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抓手,对京津冀开展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攻关、打造区域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生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战略枢纽、高质量发展重大动力源,京津冀中心经过严格筛选流程,每年向科技部推荐颠覆性技术项目,并负责每一个科创项目全周期的管理和服务。一个科技创新项目从筛选、评审到投资、落地,整个孵化过程都有中心的参与,广泛涉猎集成电路与芯片、智能技术与新型计算系统、科学仪器与新型实验系统、生命健康、能源低碳、先进制造与交通等领域。
据介绍,目前,京津冀中心已累计实施项目241项,约50%为世界首创或领先,培育硬科技企业118家,培养研究生约400人,初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性技术策源中心、高精尖产业培育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心。
深挖三地优势,形成梦幻联动
京津冀三地的资源创新禀赋、产业结构差别很大,必须要结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京津冀三地实际,走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自己的路。
作为清华大学实验室成果转化平台,华慧芯在京津冀中心支持下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作为拥有前沿技术水平的高科技项目,华慧芯与京津冀中心联合成立了微纳光电子技术实验室,在工程技术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在产业落地方面,天津市也积极给予政策资源、产业资源等大力支持。
如今,华慧芯在光电芯片领域的发展势头非常良好,入选了天津市“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了京津两地合作的一个典范。
华慧芯的成功不是个例,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早前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3》显示,2013年至2022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7.6,年均增速为12.9%,而且京冀、津冀间创新指数的相对差距缩小。
显然,京津冀三地的梦幻联动在未来还将继续。(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防长下令向中东部署巡航导弹核潜艇 并加速转移航母
- 中国多支救援队携搜救犬和专业救援装备赴土耳其
- 西延高铁接触网第一杆成功组立
- 韩国南部发生一渔船翻沉事故 3人获救9人失联
- 风华荆楚,遇见时光遇见你
- 天文学知识普及化 观星成“Z世代”假期新风尚
- 重庆警方打掉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 抓获犯罪嫌疑人71人
- 国家统计局: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
- “五一”假期广西文旅市场精彩纷呈:传统景区焕发新活力
- 特朗普再被起诉!涉嫌推翻大选结果 被控4项罪名
- 外国专家:中国会给全球旅游业注入巨大活力丨世界观
- 《202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发布 我国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保持世界第一
- 济郑高铁山东段开始联调联试
- 广州港南沙港区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
- 加拿大政府宣布启动人工智能计算主权战略
- 第五届世界青瓷大会启幕在即 “90后”匠人传承宋韵文化
- 6天完成时长近4分钟短片 博主利用AI“极速”制作动画引关注
- 首批援助车队进入加沙 以军称将加大对加沙地带的打击力度
- 禅境油画与玉石珠宝在古典园林同场竞彩
- 新能源购置税减免延长至2027年 市场或迎大众化产品“赛马式”发展
- 热门推荐
-
- 湖南省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浙江湖州发布“民营经济39条” 给民企吃下“定心丸”
- 【海评面】外媒:中国数字贸易全球竞争力不断提高
- 7月10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湖南省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湘中湘北地区局地将有特大暴雨
- “蓝色引擎”作用凸显 2022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6万亿元
- 山西金融稳中求进 给区域发展“提气鼓劲”
- 汕头暑假旅游福利:好玩又好吃
- 春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达22.93亿人次
- “中国制造”闪耀国际体育赛事
- 四川出台19项政策措施 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 第二届广东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举办
- 陈世年同志逝世 为我国导弹事业曾长期隐姓埋名
- 新疆铁路双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突破1万列
- 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武汉开幕 聚焦更可持续的交通
- 为何凉茶加药现象屡见不鲜?
- 境外消费者“6·18”扫货忙 广西友谊关口岸迎跨境电商出口高峰
- “大师”起名意义不大
- 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百年“防火打更队”
- 浙江三门核电累计安全发电1000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