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发文优化央企资产评估管理 首次提出央企应对资产评估项目实施分类管理
□ 本报记者 李立娟
为推动中央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好适应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形势,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印发了《关于优化中央企业资产评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在现行制度的原则和框架下,集中解决了一批中央企业资产评估管理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
8类情形可不进行资产评估
《通知》首次提出中央企业应当对资产评估项目实施分类管理,要求中央企业确定重大资产评估项目划分标准,对重大资产评估项目管理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控要求。明确中央企业备案重大资产评估项目过程中如遇到难点问题,可以书面向国务院国资委申请推荐专家参与论证,必要时国务院国资委将加强对项目的业务指导。
同时,《通知》明确8类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形。即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发生以下经济行为时,依照相关法律和企业章程履行决策程序后,可以不对相关标的进行评估:符合国资监管有关规定无偿划转股权、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对国家独资、全资出资企业增资、减资;国有独资、国有全资企业之间进行交易;企业原股东同比例增资、减资;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及其持股比例不变;中央企业内部同一控制下的母公司与其独资、全资子企业之间,或独资、全资子企业之间以及股东及其持股比例完全相同的子企业之间进行交易;解散注销未发生债务或已将债务清偿且不涉及非货币资产在不同股东之间分配的企业,或资产、负债由原股东承继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无法获取标的企业资料的参股股权以及账面原值低于500万元(含500万元)的存货、固定资产等,或出售、租赁能够获取公开市场价格的房产。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知》以推动企业改革发展、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明确上述情形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同时要求必须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进行交易,借助公开市场发现买方、实现价值,既有效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又合理降低企业改革重组成本。
确定5类可以进行估值情形
为规范中央企业资产估值项目管理,《通知》严格限定了5类估值报告的应用情形,并要求中央企业制定资产估值项目管理制度,规范估值事项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即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发生以下经济行为时,依照相关法律和企业章程履行决策程序后,可以聘请专业机构对相关标的进行估值:标的为境外企业或资产的交易;并购上市公司;标的为原创性技术、前沿性技术、涉密技术、“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以及主要任务为研发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产品且尚未形成稳定销售收入的企业的交易;中央企业管理基金按照市场惯例对外投资或转让所持股权;标的为有限合伙企业份额的交易。
《通知》要求,除上述第一种情形集团公司应当履行备案程序外,其他经济行为涉及的估值事项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包括管理主体、备案主体、审核主体、工作程序、估值机构选聘、估值结果使用等,由中央企业制定估值项目管理制度予以明确,并报送国务院国资委。
据了解,多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充分考虑客观条件限制和国企改革发展实际需要,在相关规章制度中允许部分境外国有资产交易和并购上市公司采用估值方式为交易价格提供参考。近年来,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企业并购、前沿性原创性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交易攀增,以及中央企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事项的增多,中央企业对资产估值的需求和实践与日俱增。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业界尚未形成估值报告执业准则、估值报告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国务院国资委在汇聚多家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的管理经验,充分征求相关专业机构、资深行业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央企业估值报告审核指引》作为《通知》附件,推动估值报告内容规范化,提高估值项目审核质量。
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看来,重大资产评估是国有资产交易与定价的一个重要环节。《通知》对评估程序进一步规范,特别是明确哪些类别的资产必须经过评估,哪些可以不评估,这样既能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又能防止交易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通知》较好地对二者进行了平衡。
健全完善数据资产定价方式
健全完善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数据资产等资产交易流转定价方式,是《通知》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发生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数据资产等资产转让、作价出资、收购等经济行为时,应当依据评估或估值结果作为定价参考依据。经咨询3家及以上专业机构,确难通过评估或估值方式对标的价值进行评定估算的,依照相关法律和企业章程履行决策程序后,可以通过挂牌交易、拍卖、询价、协议等方式确定交易价格,其中挂牌或拍卖底价可以参照其账面价值、历史投入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
据了解,现行相关制度已经明确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资产流转时,可以通过资产评估、协议、挂牌、询价等多种方式定价。《通知》进一步明确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数据资产流转时,应首选资产评估或估值的方式对资产价值进行评定估算;评估或估值确有难度的,可以通过挂牌交易、拍卖、询价、协议等方式确定交易价格。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企业进一步提高相关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诉求,《通知》对询价、协议等各种定价方式的原则、路径等予以明确,有助于企业推动相关资产规范有序流转,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助力数据资产加快商业化应用。
在吴刚梁看来,数据资产是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新兴资产类型,正日益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和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用现有的模型方法很难对数据资产进行评估,此次重点涉及了数据资产的国有资产评估,也说明了对新型资产评估的重视程度。
“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活动越来越多,这必然会涉及对国有资产进行估值的问题,需要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吴刚梁说。(法治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全抵达!K396第二批近500名旅客到达北京丰台站
- 清明档电影票房创新高 激发文化消费新活力
- 1—5月份物流运行数据公布: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9%
- 海南洋浦港打造“双向双枢纽”国际海港 加快链接全球
- 央行8月23日开展3010亿元逆回购操作
- 乡村振兴,艺术何为?“十三村”展呈现艺术建构乡村的多元案例
- 人造皮肤组织中首次3D打印出毛囊
- 2024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11月在厦门举办
- 解读“新质生产力”:长三角如何乘“新”破浪?
- 2023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召开
- 中国将与中亚国家探索建立天山地震科学考察机制
-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启幕侧记:六国宾客江源互道“你好”
- 2023北京文化论坛9月14日至15日举办 600多名中外嘉宾将出席
- 毒”瘤难除!非裔作家写书揭美国廉价毒品“流行病”对少数族裔社区代际影响
- 长江畔石化企业转型记:数字化提“智”增效 外排污水可养鱼
- 巴黎地区多家华人店铺遭抢劫
- 山西大同:中药材成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 (乡村行·看振兴)愚公故里“济源种”开出“振兴之花”
- 中山客运港配套路网建设进入最后冲刺 将于4月底通车
- (寻味中华 | 饮食)“百草之王”领衔秋冬养生江湖
- 热门推荐
-
- 大连市海上搜救中心5年救助遇险人员2400余人 搜救成功率达94.2%
- 北京调整住房限购政策
- 消费新业态暴露维权新问题
- 中新健康丨探访雄安首家三级综合医院:每一个环节都融入智能化元素
- 日本福岛渔民:绝对不相信所谓的“处理水”安全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 【世界说】大规模枪击增速骇人、校园枪击频繁发生……美媒:美国枪支暴力相关统计数据在今年独立日前创新高
- 《中国奇谭》:民族的与世界的
- 中国智能科技展在马来西亚举行
- 在校门口买到藏刀的笔?
- 浙江首票TIR出境货物经满洲里出境
- 官司缠身,竞选筹款不够花……特朗普麻烦不断
- 国办:鼓励长期资金投向创业投资
- 冠军中国·青春接力|一根丝如何挡住最强火焰?
- 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入选2022“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大连造船如何摘取造船业桂冠的第二颗明珠
- 约80万 厦门成福建新社阶层人士重要聚集地
- 四川航空一航班出现飞机引气故障 已安全落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 美媒:巴尔的摩坍塌大桥凸显美国糟糕的基建现状 联邦投入缺失或令问题加速恶化
- “五一”火车票为什么难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