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艺术何为?“十三村”展呈现艺术建构乡村的多元案例
中新网武汉6月11日电 (记者 应妮)“好消息,收烟头10元/斤”——在“十三村——艺术建构在乡村”展览现场,这样一张告示颇为醒目。这是羊磴艺术合作社在贵州桐梓县羊磴镇发起的全民参与捡烟头计划,一段时间之后,净化环境效果显著。
在四川酉阳县花田乡中心村,如果看到一座座五颜六色的小屋,不用怀疑这是当地的厕所。由四川美术学院成立酉阳艺术与乡村研究院,以“一户一策、一厕一景”的方式完成新类型厕所改造样板,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
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师生与西安市蔡家坡村的村民,在2018年共同重新激活传统节庆,“关中忙罢艺术节”由此诞生并连续五年举办活动;“地方设计”展示了湖北省荆门市全新设计的荆品名门·概念店和“源楚:荆门的物产、农耕和文化”的丰富内容,以及改造后的荆门市沙洋油菜博物馆。
正在武汉市洪山区合美术馆对公众开放的“十三村——艺术建构在乡村”展览是一次对艺术与乡村结合的深度探索,从湖北荆门、罗田、黄梅,河南修武、广东顺德、山西和顺等十三个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介入乡村生活的实验艺术案例,因此取名为“十三村”。
展览运用影像、图片与文字等方式,形象地介绍相关艺术机构在各地乡镇县和地区策划举办的与乡村文化振兴有关的活动,展览汇集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艺术家和学者,他们通过各自的项目,展现了艺术如何介入乡村,促进乡村文化的复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日前的“当下文化乡建的探索与反思”研讨会上,艺术家、学者及机构业者等共聚一堂,共论文化乡建的挑战与机遇。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杨华通过丰富的乡村调研,指出乡村治理的难点在于农民参与度低和乡村社会内部的分化,而能够让村民整合组织起来的就是文化。他强调,当艺术与群众紧密结合时,其生命力最为旺盛。当前,农民有着丰富的文化需求,但内部难以自发组织,需要借助外力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文化艺术细胞。这种“小资源撬动大资源”的策略,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形成合力,为乡村文化建设带来希望。
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电光谷文创研究所所长仇海波提出了当前艺术乡建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同质化、文化冲突与适应性、社区和村民参与度、可持续发展、商业化风险问题、资源分配不均、专业人才缺乏、政策和法规支持和评估和反馈机制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指出艺术乡建并没有固定模板或唯一解决办法,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地理和资源条件,因此要根据各个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路径探索。艺术乡建具有试验性,要保持审慎、尊重和真诚的工作态度,用深思熟虑、脚踏实地的实施方式,同时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河南省修武县大南坡村运营商王凯介绍了部分运营情况。例如,项目组织怀梆剧团进行演出并给予费用,不仅让怀梆这一稀有剧种有了展示的舞台,还能让演员获得经济收入,助力剧团持续发展;儿童美育项目让原本计划送孩子去县城就读的家长改变了想法。此外大南坡村还为中青年提供就业机会。但是大南坡村目前也面临着群众参与度低、资金可持续性不够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黄明健认为,把“乡建”挂上“艺术”的头衔,可能带来布景化、装饰化,甚至网红化的倾向。他分享了杭州市青山村的成功案例,指出建筑师不应仅以外来者身份进入乡村,而应尽量成为村民的一员。在项目推进中,团队尝试多元定制、自发生长的模式,以保持乡村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他认为,艺术乡建过程中,建筑师团队应反思其中的问题并与其共同成长。
羊磴艺术协会秘书长付臣亮也很赞同融入乡村的观点。他介绍,从2012年到今天,羊磴艺术合作社与本地居民建立了紧密联系,通过参与式美术馆的方式让居民主动参与。此外,合作社还发起了“老年计划”和“烟头计划”等以本地居民为主导的项目,解决当地的环境卫生问题和老龄化问题。作为“新羊蹬人”,在参与艺术乡建的过程中,如何融入当地社区、如何产生新的本地文化元素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是他在深入思考的问题。
武汉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说,艺术不仅有助于乡村文化建设,也为当代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他提到,作为农业大国,农民和农村应成为当代艺术关注的重点。本次展览是一个好的开始,为艺术家深入农村提供了机会。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22日。(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千余青少年亮相《东方蓓蕾》 儿童短剧呈现“环球艺术之旅”
- 跨国药企为何集体“落榜”第十批集采?集采将指引仿制药企往何处去?
- 宠物寄养标准尚未细化 春节寄养一只猫竟要上万元?
- 川渝发布8个新时代文明典型案例
- 通讯:还原K396次乘务员赵阳刻骨铭心的105个小时
- 中国最大海上油田累产原油突破5亿吨
- 政协委员为安徽文化强省建设献实招
- 这些成都人没听过的“成都串串”,凭啥火遍全国?
- 国办: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
- 浙江文广旅厅副厅长王峻逝世 曾发起拯救老屋计划
- 俄罗斯一客机降落时滑出跑道 机上载有79名乘客
- 锦绣中国年|安阳殷墟博物馆开启“时尚年”:历史与时光相聚 青铜与时装相融
- 江苏扬州中秋国庆假期将聚焦游客需求 多措并举让游客“乘兴而来 尽兴而归”
- 郑泽光:把握海南发展机遇 推动中英互利合作
- 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启幕 多处现“世界性元素”
- 重庆多地迎暴雨到大暴雨 电力员工全力抢修保供电
- 上海出台20条措施 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 中国规模最大酒旅融合项目贺兰山宿集启动建设
- 美“泄密门”嫌犯是00后士兵?!被捕前正安静看书
- 2023年德国新生儿数量创近10年来新低
- 热门推荐
-
- 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渐入佳境
- 干眼怎么破?
- 三朵“梅花”齐登台 大型新编历史京剧《珠帘秀》在天津上演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吉林各界人士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
- 外媒:以色列袭击加沙救援卡车,已致9人死亡
- 十小时云直播、四部剧连番演 第六届老舍戏剧节“戏剧之夜”打造线上艺术盛宴
- 重头戏开始,中国持续为消费加油门
- 长沙冲击“中国智能网联第一城” 建智能驾驶之城
- 数量快速增长 图书品牌化成为市场趋势?
- 南航C919成功首航广州至成都天府航线
- 跨越百年对话 首届“饮冰室文化节”在天津开幕
- 重庆市人大代表马宏:以儿童友好“小视角”撬动城市发展“大格局”
- “直接击中”也门胡塞武装称发射导弹袭击3艘美国军舰
- 名创优品哈尔滨旗舰店开业 与百年冰城上演“冰雪奇缘”
- 韩媒:韩国碰撞起火客机上一乘客曾发消息称,“我们无法降落,因为一只鸟卡在机翼里”
- (身边的变化)家庭医生炼成记:从追着居民跑到成为“医生朋友”
- 四川企业参与投资建设的尼泊尔马相迪梯级水电站开工
- 中国国家邮政局:支持发展无人配送、低空物流等新业态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生提醒:砂糖橘别吃太多小心皮肤会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