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湖口:“多菌齐放”绘就好“丰”景
中新网江西湖口2月4日电(王剑 王林华 郑飞华)临近春节,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大垄乡马步村蔬菜基地大棚内,一朵朵大球盖菇探出圆圆的脑袋,东一簇、西一丛,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迎来丰收。
大球盖菇是一种草腐菌,学名赤松茸,被誉为“菌中之王”,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种植原料,既能让秸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也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前几年,基地负责人金雄返乡创业,种植了辣椒、萝卜、甘蓝、西红柿和大白菜等蔬菜,就想着能不能引进一些作物填补土地“空窗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准备,选择了种植大球盖菇这种品种。
相比其他蘑菇,大球盖菇种植更简单、易上手。“平菇、香菇等都需要无菌操作,对于农民来说需要注意的环节较多、较繁琐,大球盖菇则不需要,其种植方式更容易被接受。”金雄说出了大球盖菇的“入选理由”。该基地的大球盖菇预计亩产可达3000斤,平均每亩产值在15000元以上。
在湖口县大垄乡王斯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菌棒长满了黑木耳,在阳光的照耀下,颜色黑里透亮。村民们穿梭在菌棒间,忙着采摘、搬运、晾晒黑木耳。
“我们种植了10亩黑木耳,放了8万株菌棒,一年能出6批次,预计每亩年产干木耳1400多斤。”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殷碧欢告诉记者,在冬季采收的黑木耳品质好,价格也比较高,目前销售渠道稳定,产品供不应求。
黑木耳是传统的保健食品,王斯村把黑木耳作为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帮助村集体和村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据殷碧欢介绍,黑木耳种植、采摘完毕后,会及时对土壤进行深耕,将废弃菌棒还田作为有机肥,为种植水稻提供了充足肥料,实现“循环利用”增产,确保“菌稻”两收。
近年来,湖口县积极挖掘乡贤资源,凝聚乡贤力量,引导乡贤在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卫生整治、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组织参谋、沟通协调和示范引领作用,共同绘就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二十三届长春农博会签约140亿元
- “喜茶”们为何批量推出IP联名款
- 周末去露营 休闲添时尚(健身新视野)
- 第六届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开幕 签约超992亿元
- 聚焦三个关键词 第七届世界浙商大会将启幕
- 长图解读:从医学到科技,中国智汇筑梦“一带一路”
- 演员张小斐:专注脚下 一直在成长
- 2023年北京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10.2% 服务性消费快速增长
- 青海湖区域监测到2024年越冬大天鹅310余只
- 棉花朵朵开!新疆喀什市逾20万亩棉花进入采收期
- 为春运做准备 中老铁路完成首次大规模“保养”任务
- 北京八成以上存量经营主体下载应用电子营业执照
- 拜登:美国将“很快”向加沙空投物资
- 守护藏东南林海 西藏察隅县森林消防夏日练兵忙
- 第2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亚洲同心”主塔封顶
- 广东阳江清晨突发地震
- 国家能源局公布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典型执法案例(23—25)
- 弘扬宪法精神 培育法治文化
- 贵州省政协委员刘大泯:“贵州苗画”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不可或缺的品类
- 湖北发布反餐饮浪费团体标准
- 热门推荐
-
- 伊朗总统:美国是以色列袭击贝鲁特南郊的同谋
- 想控糖,无糖食品莫乱尝
- 渝黔桂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
- 第六届朱自清散文奖评选揭晓 六位作家获奖
- 《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新书面市 详述29处山西古建筑
- “心无界,境自远” 国际戏剧人纵论戏剧之“境”
- 鼓励职场女性生娃,靠发育儿补贴够吗?
- “明珠讲坛”在沪首秀 世界顶尖物理学家分享领域前沿
- 中新健康丨助力精神疾病药物开发 上海科学家提出药物设计新方法
- 库迪咖啡华东供应链基地揭牌
- 治理网暴并非“猫捉老鼠”的游戏
- 保障孩子运动时间 定期开展近视筛查
- 一宗牵动全球神经的大英博物馆失窃丑闻
- 三星堆考古出土饱水糟朽象牙实现整根完整保护“零的突破”
- 重庆开启“冬游”模式 8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展“冬之韵”
- 中国东航第10架C919交付入列
- 四川雅安境内一油罐车发生爆炸燃烧
- 年度慈孝人物这十年:现代慈孝,原是这般模样!
- 国风舞剧《孩儿枕》将于明年初首演
- 突发!超10架无人机试图袭击克里米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