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
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2月1日公布,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72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8%;全国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同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6355亿元,同比增长5.1%;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7996亿元,同比下降13.2%。
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介绍,2023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分别增长6.7%、6.9%、10.7%和12%,全国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
与此同时,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2023年转移支付的规模达到10.29万亿元,向“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压力较大、财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倾斜。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也将保持一定规模。
在防范风险方面,王东伟表示,底线进一步筑牢。财政部推动制定了一揽子化债方案,抓实抓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化解工作,化解存量、遏制增量。
与此同时,专项债政策效能进一步发挥。王东伟说,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3.8万亿元,优先支持成熟度较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专项债投资领域扩大到11个,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扩展至15个方面,同时加强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有力推动了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
2023年12月,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部分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地方政府债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发布会上,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介绍,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2019年以来,财政部建立健全提前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加快资金拨付。从2019年到2023年,财政部分别向各地提前下达新增债务限额1.39万亿元、2.85万亿元、2.36万亿元、1.79万亿元和2.62万亿元,合计超过11万亿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南东方市:110联片调解室、背篼警务,“枫警”便民有新招
- 中美青年榕城切磋武艺
- 第十七届黄帝文化论坛在河南新郑开坛
- “魅影”卡莱姆罗领衔音乐剧明星“重聚”天桥艺术中心
- HPP新技术抢救滞销西瓜 盒马为江苏60万斤滞销西瓜纾困
- 山西成立特产中心畅销路、扬文化、塑品牌
- 北京房山水毁乡村公路第一批恢复工程开工
- 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四川桃坪:千年羌寨期待与世界“链接”
- 孟加拉国陆军参谋长说,将成立临时政府管理孟加拉国
-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拓扑激发巨大磁卡效应 提出一种极低温制冷新机理
- 截至6月底香港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173亿美元
- 安徽祁门红茶携手赛事活化“万里茶道”
- 长征故事 | 中央警卫团里为何有个“哑巴”?
- 叙反对派武装攻入重要城市哈马 联合国呼吁用政治手段结束冲突
- 贷款利率下行动力减弱 LPR连续两个月“按兵不动”
- 再现传统文化魅力 山西高平举办龙凤文化艺术节
- 重庆发出首份“即办即走”特殊工时许可批复
- 多部门:加快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
- 英国首相会见罗马尼亚总理 双方讨论加强防务合作
- 新生代企业家潮创汇在杭州举行 青蓝接力共话发展新机遇
- 热门推荐
-
- 视听友好工作组成立 将全面开展视听友好体系建设
- “失语者”可用意念发声 AI+脑机接口再迎技术突破
- 多位德国政商界人士反对欧盟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
- 网红节电器:黑科技还是“智商税”?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特燃特气配套项目开工
- 1—7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
- 詹姆斯·卡梅隆:期待中国观众找到更多共鸣
- 与总统莱希一同遇难,谁是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
- 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举行 中外人士共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山西省第九次旅游发展大会暨云冈文化旅游季在大同开幕
- 为“是以中国”作答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启播
- “广场建起来,锻炼唠嗑有了好去处”
- 线上值机遭遇大比例锁座?收费选座是否合理?
- 东西问丨艾伦·鲁茨:《庐山组曲》何以见证半个世纪的中美友谊?
- 邺城考古40年:不容小觑的邺城
- 山西首个规模化光伏单晶硅项目投产 助力能源大市朔州转型发展
- 银发经济迎来顶层设计
- 这条东方“巨龙”何以被一咏千年?
- 湖北宜昌发现中国黄囊伞属新记录种
- (身边的变化)湖北远安:“小微湿地+”助力乡村生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