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产业那些事儿:曾历经辉煌,现潜能无限
中国动漫产业那些事儿
去年热映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盛唐诗人高适的视角讲述了“诗仙”李白的一生,一上映便为西安旅游业平添一把火。放在20年前,你很难想象一部国产文艺作品竟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能激活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释放出强大的文旅产业势能。
历经辉煌
故事从半个世纪以前说起。
1956年,我国漫画家特伟提出“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的动画艺术创作口号。此后,一系列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动画艺术作品横空出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由此成为新中国动画艺术的摇篮。
凝聚中国传统剪纸特色的系列动画《葫芦兄弟》、体现中国写意花鸟古典绘画审美风格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基于我国民间艺术皮影戏形态创作的《猪八戒吃西瓜》等,不仅在艺术表达上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更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可谓“叫好又叫座”。
像笔者一样的“80后”都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当年出品的一系列美术作品印象深刻,其中的中国历史典故、独具历史意涵的成语、中国传统审美意蕴的美术风格等,可以说是我们这代人最早的视觉文化启蒙。
1988年,权威电影理论期刊《当代电影》发表了一篇题为《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学派”》的文章,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电影总结为“中国动画学派”。在动画界独树一帜、享誉中外的“中国动画学派”,指的正是我们这代人儿时喜闻乐见的优秀动画文艺作品,其对于外国动漫形象设计有非常重要的启蒙意义,例如日本动漫大师手冢治虫和宫崎骏,都曾在不同程度上受其影响。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中国动漫一直试图在艺术性与经济效益、本土风格与世界潮流之间寻求平衡。
“唯艺术”但无市场,“唯市场”又缺少文化底蕴和艺术美感,盲目借鉴欧美与日本动漫却脱离中国传统文化根基……身处调整与转型期的中国动漫工作者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新再来。
国风再起
如果说我是看着“中国动画学派”长大的一代,那我的学生则是看着国风动漫成长的“Z世代”。
2015年,改编自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超9.5亿元票房掀起了国风动漫的创作热潮。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标志着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发展的国风动漫正式问世。
《“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利好我国动漫产业文件的出台,唤醒了中国动漫行业的生机与活力。
如此热烈的市场反响,主创团队一开始并不敢想象。
影片执行制片人金大勇坦言,创作之初,既没有料到影片会成为爆款,也没想到会深受“二次元”观众的欢迎,而主角孙悟空之所以会设计成马脸、中年大叔的创新形象,则是因为主创团队平均年龄超过了40岁。
所以,与其说他们在讲述一名失去法力的齐天大圣找回昔日荣耀的故事,不如说这是昔日曾有过辉煌而今却难找准定位的中国动漫人自身的心路历程——凝聚几代人心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勇气、友情和奋斗的深刻内涵,才有了现代情感与古老神话的完美融合,才有了国风动漫的盛夏光年。
此后,《大鱼海棠》《大护法》等一系列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动漫艺术作品不断推陈出新,追光动画、彩条屋影业等中国动画制作公司崛起,中国动漫呈现“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繁荣景象。
2019年,另一部以中国传统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为题材的国风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35亿元的票房打破了国内外诸多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掀起又一个国风动漫的创作高潮。
动画电影经济效益喜人,背后的艺术创作历程却无比艰辛。
主创团队讲述了创作中的一件趣事。当初负责制作申公豹角色的特效师,因为一个变身镜头制作了两个月没有通过愤而跳槽,结果刚入职新公司,却被告知还是接手同一个特效制作业务。“听说你对这个镜头很有研究,就交给你吧!”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国风动漫取得的瞩目成就,激励很多怀揣动漫梦的年轻人踏上这条路。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创作环境和市场环境好了很多,但制作一部品质精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受市场欢迎的精品佳作,仍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与耐心,技术、艺术与人文价值,三者缺一不可。
中国动画人的不懈追求,终于迎来了动漫产业艺术与市场双丰收的繁荣局面。
潜能无限
目前,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已接近3000亿元,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如今的中国动漫,以文化为基础、以艺术为形式,正发挥出巨大的乘数效应。
在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多元发展的今天,中国动漫不再是一个辉煌却单一的艺术作品,而是在文旅产业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也是爆款动画《长安三万里》迅速催热西安旅游市场的原因。
事实上,在动漫产业激活文旅灵感的背后,“文化赋能”是核心与根本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重要力量,而动漫艺术创作领域的国风审美潮流,正是依托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依托网络平台播出的《中国奇谭》系列动画剧集,以精湛的艺术表达和深刻的故事内涵将古老传说与现代观念巧妙融合,为观众呈现出一幅深邃而富有智慧的中国文化画卷。该动画一经播出便大获好评,也为播放平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国奇谭》还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等出版了同名绘本、贴纸、明信片、剪纸人偶等周边产品,以多元出版物的形式延长了中式审美动漫艺术作品的寿命。中国动漫产业链,正在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能。
在2023年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漫画节上,素有“中国动漫风向标”之称的金龙奖绝大多数颁给了国风动漫艺术作品。《长安三万里》获得包括“最佳动画长片奖”在内的四项大奖,《中国奇谭》获得“最佳系列动画奖”……几乎所有“中国制造”的动漫艺术作品都有着鲜明的“中国智造”表达。
此次动漫节上,还召开了以“中国动漫的两创力量——在国风国潮中呼唤动漫强国”为主题的中国漫画家大会,就如何打造更多具有中国风范、世界风尚的精品力作展开深入研讨。
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时期“中国动画学派”的出现,到国风动漫产业的崛起,再到形成日渐完善的动漫经济产业链条,中国动漫产业守正创新,激荡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韵味,激活了城市文旅产业的内在活力,绘就了一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繁荣同发展的绚丽画卷。(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陈亦水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国夏季“村晚”丽江惠民演出 观众体验云南歌舞视听盛宴
- 沈阳推出约200项文体旅活动邀您玩转“五一”假期
- 【锦绣中国年】新疆:羊肉抓饭格外鲜
- 期颐之年的叶嘉莹: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
- 2024年中澳国际电影节启幕
- 国际锐评|中洪建交再次证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
- 前三季度湖南进出口总值4622.9亿元 总体呈筑底企稳态势
- 幼儿园里的“阿舅”:当早教老师给我们带来快乐和自信
- 广西南宁演出市场火热 推出系列“宠粉”措施激活文旅消费
- 纪录片《食在云南》上线 开启轻量有“梗”的铁路美食之旅
- 兰州牛肉拉面大赛落幕 热辣滚烫中促匠心传承
- 德国内阁通过“新公民法”草案 拟简化入籍程序
- 助力学生就业 济南大学主题家访持续16年
- 邮储银行新一代公司业务核心系统全面投产上线
- 继中美俄后,印度实现太空对接
- 第七届中国国际马戏节在横琴长隆开幕
- 中国(德州)-柬埔寨商机对接会在金边举办
- 澳中企业家委员会在悉尼举办“悉尼·南平”企业对接交流会
- 我国中东部地区有大范围降水天气 台风“桃芝”向海南岛东部海面靠近
- 中日航线通航50年庆祝活动在东京举行
- 热门推荐
-
- “金九银十”再掀求职热浪 上海千企万岗高层次人才交流会释放8000余个岗位
- 西部陆海新通道:跨越山海 中国和东盟携手共赢
- 为什么不能对多管样本进行混管检测?专家:有阳性漏检的风险
- 新疆海鲜火爆出圈,养殖户为何喜忧参半?
- 四川等西部十地消费者组织联合发布中秋节消费提示
- 西宁机场春运新增加密昆明、青岛、丽江、芒市等多个城市航点
- 美国8月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1% 高于市场预期
- 【国际漫评】日式“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 广西遇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袭击 各地转移避险受灾民众2354人
- 2024“新汉学与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学术活动启幕
- 日本国会众议院未通过对岸田内阁的不信任案
- 青海湖畔普氏原羚“奶爸”:守护草原上奔跑的“大熊猫”
- 第二十届中国住博会开幕 展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 湖北五峰:“古老茶乡”展新貌
- 三江源牧民生态管护员: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
- 血型减肥法靠谱吗?医生:没听说过,缺乏科学依据
- 外国专家: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 惠及全球南方
- 重庆“标本爷爷”6000余件作品 让动植物“重获新生”
- 带动更多教师见贤思齐 江西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
- 中国驻泰国大使韩志强拜会泰国总理并转交赈灾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