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2024,政策发力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1月1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2023年,中国经济逐步摆脱新冠疫情的影响。在家庭消费的带动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从2022年的3%增至2023年的5.2%。摩根士丹利认为,尽管面临种种挑战,2024年,中国经济仍可在有力政策的推动下实现持续增长与复苏。
中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
文章指出,随着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回暖,2023年中国的可支配收入增速可能超过GDP增速,这一趋势有望在2024年持续下去。有鉴于此,个人消费仍将是GDP增长的主要拉动者。
目前看来,家庭消费已经重回正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家庭消费增长,释放了一些超额储蓄。预计2024年,个人消费将保持在同比增长5%的强劲水平。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将同比增长3.2%,与2023年情况类似。此外,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将保持韧性。
在房地产领域,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有望为房地产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全球科技上行周期、绿色供应链的竞争力以及收入增长助推全球消费需求,中国的外需可能会反弹。通过与主要贸易伙伴保持务实经济合作,并借助中国新兴跨国制造商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的贸易将经受住供应链“去风险”的逆风。
中国政策发力应对挑战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目前看来,低通胀现象明显。中国需要宏观政策发力,促进消费,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等等。
房地产行业仍然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于政府来说,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就是在间接支持房地产行业。通过有效去库存和稳定房地产市场流动性,住房建设有望早日完工。而这又会吸引购房者,有利于恢复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
文章最后强调,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上。摩根士丹利认为,若能打好政策组合拳,并在未来两到三年实现通货恢复,预计到2027年,中国将达到高收入经济体的水平。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三分钟速读,能治好“名著恐惧症”吗
- 锅包肉:兼容并蓄“很东北”
- 王毅会见哥斯达黎加外长安德烈
- 直播打赏岂能沦为洗钱通道
- 湖南常德一学校门口发生撞人事件 有人员受伤
- 沈阳夏季文旅市场火爆 文旅经济“流量”密码被激活
- 探访阿勒泰雪场“夕阳派对”:“Z世代”热捧冰雪顶流
- 安徽黄山:“新农人”逐梦电商 “税力量”保驾护航
- 全球首台无人驾驶“空中的士”首次上架售卖
- 从“争流量”到“证演技” 演员纷纷转型追求可持续发展
- 辽宁省贸促会经贸代表团出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助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 “中国神话之乡”山西长治:借“美丽经济”招募文旅合伙人
- 春节的“流量担当” 灯会里的中国这样亮→
- 江西文演市场持续火热 “唱游江西”好戏连台
- 中国海上首个超高温超高压气田生产平台安装就位 投产后高峰年产量近6亿方
- 中国秋粮收购超1.6亿吨 收购进度快于上年
- 宁夏警方打掉一“跑分”洗钱犯罪团伙 涉案金额1350余万元
-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3年来首访伊拉克
-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前三季度油气和新能源生产“全线飘红”
- 2023年大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估结果出炉
- 热门推荐
-
- 福建宁德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举办 签约26个项目总投资逾73亿元
- 三亚市日本企业孵化中心揭牌成立
- 乌空军称俄罗斯发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暂未回应
- 四川:关注青少年性教育 让青少年不再谈性色变
- 为希望的田野注入更多活力(话说新农村)
- 乡约福建:巧让“闲田”变“宝地”
- 沈阳法库低空文旅融合项目彰显交通运输与旅游的创新发展
- 沈阳国际老博会启幕 五大展区为市民带来“沉浸式”养老体验
- 四川成都至宜宾高铁天府机场段进入静态验收
- 投资25.2亿元 辽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86%
- 黑龙江双阳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结果公布 46人被处理
- 工业和信息化部:到2025年底,聚焦小区、园区等重点场景,开展万兆光网试点
- 哈尔滨中央大街等8条街入选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
- 云南大象表演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
- 河南工会:叫响做实工会送温暖工作品牌
- 前5月湖南对非洲进出口逾270亿元 同比增长超五成
- 国铁南宁局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能力
- “智”绘农业新图景:“材”聚山西 “财”汇新疆
- 日本石川县再次发生4.4级地震
- 业界专家齐聚南昌共话红色文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