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入出境外国人数量逐月逐季攀升
中新网上海1月19日电 (陈静 范洪祥 石明明)记者19日获悉,2023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1680余万人次;入出境外国人356万人次,是2022年的19倍。
“中国越来越开放,出入境政策越来越便利,我此次来中国主要考察上海分公司,拓展公司在华业务,采购矿产开发相关仪器设备。”作为矿业公司董事,马来西亚籍旅客MR.Zheng19日告诉记者,他带领团队来沪商贸洽谈,还将带团队前往浙江杭州、绍兴实地考察。
据上海机场边检站方面统计,去年,从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入出境的外国人数量呈现逐月逐季攀升的特点。其中,第三季度外国人数量是前两个季度之和,达到106万人次;第四季度外国人数量较第三季度再增加35.8%,达到144万人次,12月份首次超过50万人次,约是去年1月份的9倍。从入境方向看,全年入境外国人180万人次,入境目的以商务和旅游为主,分别占比34%和25%。
上海机场边检站方面当日表示,过去的一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通关便利政策红利凸显。“第六届进博会期间,144小时免签过境手续解决了我的大问题!”外籍商贸人员Mr.Herbert开心地说:“我一定要把‘144政策’分享给同事,以后大家来中国短期出差就方便了!”据统计,自去年1月8日上海机场边检恢复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已有超过2万名外籍旅客享受到便利。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23年,上海机场边检站以全面落实江浙沪144小时过境免签、对新加坡、文莱公民恢复15天免签入境、对法德等6国试行单方面免签等国家移民管理局推出的一系列“免签+免办”政策,持续优化浦东国际机场口岸营商环境,努力打通服务航司、出入境旅客通关过程中存在的卡点堵点问题,为来华的外籍人士提供通关便利。
据统计,自去年12月1日中国对法德等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以来,已有3.5万人次6国人员免签入境,约占到同期6国入境总人数的一半。其中超过八成6国免签人员来华目的为旅游或商贸。这表明免签政策极大促进了外籍人员来华经贸旅游,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投资环境的信心。
据了解,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边检手续政策已在浦东国际机场口岸试运行多年。上海机场边检机关数据显示,仅过去一年,该站累计保障各类中转旅客数量达46万人次。(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珠江流域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广西灵川签约
- 如何安全追踪软体海洋物种?研究称可用一种水凝胶胶水粘传感器
- 品牌价值三连升 董事长酒以185.6亿品牌价值创新高
- 广西大力推进农业智能化 农民种地“如虎添翼”
- 袁隆平“宣誓”:不光让中国人填饱肚子,如今也要让非洲人吃饱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你会喝酸奶吗
- 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启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揭牌
- 现场销毁600余瓶 黑龙江省“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罚没物资销毁活动举行
- 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乌克兰
- 小剧场戏剧如何持续求新求变
- 海南澄迈:“农旅融合”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 今夏无糖茶饮料市场有多卷
- 海南迎“断崖式”降温一夜“入冬”
- 爆款家庭音乐剧《故宫里的大怪兽》暑期首开文旅驻场版
- 金融业“双11”:银行消金冰火两重天
- 国际人士看好中国经济: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 9月2日央行开展3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华文作家张翎《归海》获2024花地文学榜年度作品
- 中国海洋装备年报发布:2023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竞争力增强
- 单霁翔:让大运河成为“有尊严”的文化遗产
- 热门推荐
-
- 山西加快用地报批 “地等项目”助力开发区项目建设加速跑
- 新浪新闻探索大会圆满落幕 产学专家共探AI驱动下的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 从“看客”到“主角” 青岛啤酒邀你共创球迷生态
- 中央气象台4月21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起好步、开好局 中国经济发展多个“新”强信心、增底气
- 2022最时髦知识点来了!测测你是不是个文化人儿
- 十大方案定出路线图、责任书 山西太原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
- 考古学者谈上博“实证中国”里的良渚新发现
- 青海油田边远区块光电项目预计年均产生300余万度绿色电能
- 一种“向碱而生”植物在吉林重度盐碱地喜获丰收
- 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有亮逝世 享年78岁
- 台青大陆创业 五一假期遇“甜蜜烦恼”
- 2023“白塔杯”文化创意大赛红楼文化主题征集成果喜人
- 台湾花莲县连发两次6级以上地震 台北震感明显
- 马来西亚渔民捕获重逾一吨的巨型鳄鱼
- 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总体稳健
- 第二届乡村振兴发展座谈会在浙江举办 民盟建言和美乡村建设
- 中新真探:年轻不穿秋裤,老了会得老寒腿?
- 正确佩戴口罩 每天开窗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