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研究院:城中村改造有望带动约10万亿元投资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庞无忌)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18日在北京举行的“国是论坛:2024年会”上表示,据测算,“三大工程”之一的城中村改造将在未来带动约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投资,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有效支撑。
2023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全面启动。其中,城中村改造主要针对超大特大城市。黄瑜表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22个超大特大城市中待改造的城中村住房建筑面积约10亿平方米,以5年为改造周期,每年带来的住宅新增需求约有4400万平方米,占22个城市2022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18%。
从拉动投资的角度来看,黄瑜表示,城中村改造也将带来实质性作用,其推动的土地购置和建安投资合计约有10万亿元的规模。城中村改造正在加速推进。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中国各地城中村改造入库项目406个,预计总投资1.8万亿元。
1月18日,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在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24年会”上发表演讲。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三大工程”被视为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如何理解房地产新发展模式?黄瑜认为,应从两个维度入手,一是“两条腿走路”。从行业来看,新模式更多强调市场和保障“两条腿”并行走路,改变过去住房供应中“重市场、轻保障”的状况。
二是“轻重并举”。从企业经营的维度,在做好房地产重资产开发之外,也注重做运营、待建、物业管理服务类的轻资产的运营,轻重并举,改变企业发展模式。
长期来看,黄瑜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额还会保持10万亿元以上的规模,应对行业发展有信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国际识局:日本政坛变天,石破茂的“跛脚政府”还能走多远?
- 阿富汗霍斯特省一酒店发生爆炸致3死7伤
- 长沙经开区数智化转型发展新产业
- 央行: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
- 春季出游要防蜱虫叮咬
- 2024年“京考”调剂报名时间确定
- 财险业充分发挥“减震器”功能
-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 外媒:俄国防部称已控制顿涅茨克地区两个定居点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夷陵:“土疙瘩”成助农致富“金疙瘩”
- 让坦桑尼亚人民的电视荧幕越来越丰富
- 去年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8766.7亿元 研发创新保持活跃
- 经济观察:浙江 “地瓜经济”如何根深叶茂?
- 国际深一度:“非常戒严”夕令朝改!谁击垮了尹锡悦政府?
- 国家大剧院“美育芳草”青少年艺术节举办民族舞蹈专场演出
- 如何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界代表在渝展开交流
- 2023年柏林IFA展开幕 凸显“创新”关键词
- 高考志愿填报,这些热点问题需要关注
- 美国加州山火已致16人死亡 灭火工作进展有限
- 热门推荐
-
- 奥斯卡颁奖礼上遭获奖女演员种族歧视?杨紫琼回应
- 包工头拖欠25名农民工工资获刑
- 安徽省“专精特新”专板开板
- 七夕催热鲜花市场 浪漫经济点燃消费热情
- “国风秦韵——陕西非遗精品展”在莫斯科开幕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水网建设规模再创新高 国家水网建设全力推进
- 欧洲经济能否避免“寒冬”?
- 儿童肿瘤治疗进展迅速 专家呼吁帮助康复患儿重返学校
- 青藏中线(唐蕃古道)进藏自驾旅游线路正式对外发布
- 北京金石博物馆首展开幕 400多岁庆云寺变身中轴线文化打卡地
- 第135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超级流量”效应持续显现
- 广东新能源累计并网容量突破5500万千瓦
- 西法德三国官员会面 批准未来空战系统合作协议
- 西半球首个中医药大学获批成立
- 北约秘书长与日本首相会谈 承诺将加强关系
-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启 多名国际重量级嘉宾确认参会
- 满帮发布国内首份《数字物流产业带报告》 从数字货运看中国产业带发展
- 中国“双节”长假“Z世代”反向旅游 小众目的地成首选
- 诱导消费、合同埋雷……婚介服务乱象如何整治?
- 看电影“随手拍”?“屏摄”或涉侵权请管好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