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本报北京1月17日讯(记者熊丽)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5.2%。
“总的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绩单。”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
向好趋势进一步巩固
对于2023年我国经济表现,康义用“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现亮丽、殊为不易”来概括。
从经济增长看,2023年我国GDP超过126万亿元,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向好趋势进一步巩固。按可比价计算,2023年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2023年达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
从就业看,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特别是农民工就业形势改善比较明显。从物价看,总体保持温和上涨,全年CPI上涨0.2%,核心CPI上涨0.7%。从国际收支看,全年货物出口增长0.6%,年末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
“全国上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不断赢得优势,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康义表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投入稳步增加。重大科技创新捷报频传,特别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和消费的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安全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夯实,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了金融经济安全,民生保障更加有效。
观察中国经济的表现,不仅要和自己纵向比,也要和其他国家横向比。康义表示,2023年我国5.2%的经济增速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同时,在预计全球贸易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出口实现了小幅增长。
康义表示,2023年世界经济低迷,国际格局复杂演变,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比较多,自然灾害频发。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更难能可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国人民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结果,成绩值得充分肯定,需要倍加珍惜。
“从全年来看,一季度增长超出预期,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同比增速反弹,环比有所放缓;下半年政策集中发力,经济筑底回升,整体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特征。能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均有加剧的情况下保持恢复势头,实现年度目标,并不容易。”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下大力气稳定经济运行,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没有松劲,我国经济较好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加坚定有力。”康义说。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发展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我国全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经营主体达1.81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22亿户。同时,我国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经贸交流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循环范围更广,层次更深。
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初步核算,2023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到2023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总装机的一半,历史性地超过了火电。绿色低碳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量增长67.1%。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其中,来自政府的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活补贴、现金政策性惠农补贴等转移性支付增长10.3%。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3%,农业投资增长9.3%,均明显快于全部投资。
粮食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安全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2023年,我国在发展中较好保障了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了向好发展。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仍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克服不少困难和挑战。”康义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不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持续回升向好有底气
展望2024年经济发展,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在高通胀、高债务、高利率制约下,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趋弱、国际贸易下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概率仍不低。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强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继续保持,有利条件远多于不利因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潜力和宏观政策的空间仍然充足。
康义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并具备5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经济增长势头好。2023年4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环比都实现正增长,经济规模也在逐季扩大。从实物量指标看,发用电量,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投资、进出口等大多数指标的绝对量都远超2019年的水平。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都上调了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测,表明国际社会看好我国2024年经济发展前景。
经济发展韧性强。我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的配套能力和集成优势突出。同时,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教育、医疗等短板领域不断补强,人才、资金等要素供给质量显著提升,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等关键领域的保障能力建设取得实效。这些都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回旋余地,也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底气所在。
高质量发展活力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动能转换提档升级,经济发展的潜能有望进一步激发。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快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持续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中国经济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红利多。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这些将不断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此外,开放红利持续释放,2023年前11个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36.2%。
宏观政策空间广。2023年出台的增发国债、减税降费、降准降息等政策效应将在2024年持续释放。2024年还将储备优化一些新的措施,新的增量措施和存量政策将叠加发力,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当前,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和通胀率都较低,政策工具箱也在不断充实,财政、货币以及其他政策都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加力实施宏观政策有条件、有空间。
熊丽 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威海:“生态观光”铺就乡村致富新路
- 28省(区)16国产品亮相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
- 青海省唯一驼乳产品加工生产线在乌兰建成
- 热带低压位于菲律宾群岛中部 将发展为今年第1号台风
- 10月广州楼市一、二手成交量均出现大幅上涨
- 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人民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二
- 乌媒:乌克兰遭俄军大规模导弹袭击
- 数字人民币已从“尝鲜”到“常用” 预付式应用多点开花
- 浙江县域观察:“山多田少”何以绘就农业丰收图?
- 中国生猪养殖扭亏为盈 预计全年头均盈利约200元
- 2023世界名山对话:共享名山旅游治理经验 共话行业发展未来
- 巴官员:读懂“一带一路”,中国为全球发展提供新选择丨全球政要看丝路
- 胸胁胀痛莫小觑,是肝胆在“闹情绪”
- 美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 俄外交部回应
- 安徽黄山创业新农人精耕“两朵花”
- (新春见闻)湖南双峰百年火龙灯“俏销”迎龙年
- 打破次元壁,“戏中戏”如何诠释传统文化?
- 前10个月中国服务进口同比增23.5%
- 焦点访谈丨现代物流 提质增效降本
- 市场监管总局:禁止干预医疗卫生人员合理使用医药产品
- 热门推荐
-
- 京津冀等地强降雨减弱 东北地区将有较强降雨
- 外媒:印度比哈尔邦20人因饮用假酒死亡
- 国庆假期 杭州“风景义线”点亮“浪漫西湖”
- 紫金山天文台:双子座流星雨带来冬日“甜蜜暴击”
- 商务部:美方应尽快摒弃贸易保护做法
- 看深圳如何建好“超充之城”(经济新方位·能源新业态)
- 以为宅家会胖她却瘦了3公斤 专家解析
- 新疆自贸试验区一周年见闻 | 跨境电商成为喀什百亿产业
- 费尽心思买无碘盐 没必要
- 金融服务如何惠民生、暖民心?光大银行数字便民有妙招
- 广西壮医的坚守传承:从无人识的“土医”到走向国际
- 山东临沂两村遭遇短时强对流极端天气 致3死7伤
- 海关侦破3.6亿元水客走私手表案
- 锡林郭勒建设风电零碳智造产业园 建150米陆上风机叶片生产线
- 55位在沪海归艺术家为时代画像
- 京藏两地举行医学高峰论坛 规范诊疗、提升临床诊治能力
- 北京舞蹈学院BDA舞蹈论坛首推“学术月”
- 加拿大宣布追加对俄制裁 对乌援助总价值已逾97亿加元
- 汽车之家携手原生鸿蒙 共同构建全场景智慧车生活
- IAEA证实扎波罗热核电站遭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