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出圈的餐饮,你尝过吗?
餐饮业发展活力强,品牌不断推出新品——
这些出圈的餐饮,你尝过吗?
西湖醋鱼茶、香葱皮蛋蛋挞、榴莲辣条……你尝过吗?这些口味组合以“新奇”出圈,在社交平台上迅速获得了巨大流量,又进一步转变为销量。
品牌为啥热衷于推出新奇产品?长期来看,这种营销策略能否为品牌带来益处?
“新奇”产品层出不穷
许多人吃过西湖醋鱼,但西湖醋鱼茶往往是头一次听说。近日,茶饮店“炖物24章”推出杭州限定新品“西湖醋鱼茶”,由茶醋、龙井茶叶、干荷叶和小金鱼软糖制作而成,喝起来酸甜清爽。
这样看上去突破常规的产品在茶饮领域不少。蜜雪冰城推出的新品“糯香柠檬茶”,味道独特,曾被一些网友调侃为“袜子味”,但也有人表示这种特别的味道令人“上头”。还有眷茶师的“辣椒鸳鸯”、伏小桃的“腐竹咸麻薯奶茶”、茶救星球的“苦瓜柠檬茶”等,以突破常规的混搭引来关注。
多个传统餐饮品牌也纷纷推出“新奇”产品。必胜客今年2月上新一款香菜披萨,名为“好多好多香菜皮蛋牛肉披萨”。这是必胜客继去年推出香菜猪耳朵披萨后,又一款以香菜为主题的披萨。6月,肯德基推出“香葱+皮蛋+蛋挞”的新品组合。
包装食品领域,卫龙推出全新产品“榴莲辣条”,榴莲的果味叠加辣条的辣味,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味觉体验。白象的香菜方便面上市一年多依然热度不减。北京一家便利店店员表示,香菜泡面即便价格比其他泡面贵一点,仍很受顾客欢迎。
记者注意到,这些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大量关注。在社交平台上,“西湖醋鱼茶”“香葱皮蛋蛋挞”“榴莲辣条”等相关帖子不仅数量多,互动量也大。
近年来,中国餐饮业展现了较强发展活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达2.6万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的同比增速。在此过程中,餐饮品牌不断推出新品,以吸引消费者,特别是竞争激烈的茶饮、快餐领域。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仅7月份,在红餐产业研究院监测的连锁茶饮品牌中,就有46个连锁茶饮品牌共推出174款新品。
多个产品更是以“新奇”出圈。香菜、苦瓜、辣椒、折耳根……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食材被做成了饮品;中式咸味皮蛋与西式甜品蛋挞融为一体。这些独特的味道组合,让消费者产生了探索欲,而全新的味觉体验往往自带流量。
流量进一步转化成了销量。据了解,“西湖醋鱼茶”某门店一天销量超过300杯,有的门店甚至卖断货。尽管消费者对“糯香柠檬茶”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推出不到1个月累计销量已超过1500万杯。
抓住求变、求新、求特的消费心理
从咖啡店尝试打造怪味咖啡、茶饮店推出醋味果茶,再到连锁餐饮品牌下场打破常规,品牌为啥偏爱新奇口味?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陈智勇认为,“出圈”新品的推出为品牌增添了活力,这些新品一旦取得成功将极大提升品牌形象内涵。
对品牌来说,一成不变难以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喜欢追求新鲜感,‘西湖醋鱼茶’是品牌成立以来做的最大胆的尝试,看到大家对‘西湖醋鱼茶’的喜爱,品牌也实现了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炖物24章有关负责人说。卫龙方面则表示,榴莲辣条不仅是卫龙的一次创新,更体现出“卫龙不只一种辣”的品牌理念,希望通过探索更多口味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郑建鹏表示,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品牌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品牌应具备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定位、理念、个性价值,这样才易于被消费者认知、记忆并最终引导其形成购买行为。另一方面,品牌也需要不断创新,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新奇产品的出现就是品牌的创新尝试。对于日常消费产品领域来说,这些新奇的产品有助于保持品牌的新鲜度、时尚性和话题性,相较于产品销售产生的经济效益,新奇产品带来的社会媒体传播效益更大,因此更受品牌看重。”郑建鹏说。
消费者如何看待这些新品?
“西湖醋鱼我吃过,绿茶我喝过,万万没想到这两种东西能组合到一起,作为杭州人我得尝一杯”“听说肯德基出了皮蛋蛋挞,这么猎奇我肯定不能错过”“我比较喜欢尝试新事物,经常购买猎奇口味新品”……许多消费者抱着“尝尝看能有多奇怪”的心理愿意试新品。尝鲜后,消费者评价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勇敢的人先受罪,这款茶的味道真的难以接受”,有的人却从“怪异”中尝到了美味并表示想再来一杯。
郑建鹏认为,新奇产品有效迎合了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求变、求新、求特的消费心理,这本身也是消费者追求个性化体验、期望体现与众不同的自我形象的表现。从需求层次的角度看,这类产品的消费是追求个性化的认同归属感,甚至因为新奇选择而带来的自我个性标榜和自我价值实现。
在创新和品牌调性间找平衡
以“新奇”出圈的营销策略能否长久?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短期看,这种营销方式能够迅速获得巨大流量。但流量能否转化为长期稳定的销量,存在变数。
陈智勇说,新奇产品给了顾客更多选择,让品牌拥有了更多吸引顾客的产品。一些有稳定受众群体与良好口碑的品牌,时不时“猎奇”一把,迅速获取巨大流量,对品牌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郑建鹏认为,新奇产品流量喜人,社会话题度高,确实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但这类产品能否形成长期消费尚未可知,这些消费者能否从“尝新消费者”转为长期消费者甚至忠诚度高的消费者,也存在一定变数。“通常来说,消费者对产品品类的认知有一定局限性。比如,奶茶应该是什么样的味道?酸奶通常是什么样的滋味?这种认知的局限性来自消费者的生活经验、社会文化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生产流程、工艺的了解,而新奇产品打破了这种局限性。”他认为,这类新品主要以吸引消费者尝鲜为目的,难以维持长期热度,品牌需要在“新奇”和品牌调性间找到平衡。“品牌不是由企业在车间工厂中创造的,而是由消费者在消费传播中塑造的。以‘新奇’出圈作为短期之举是可以的,但长期‘猎奇’并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甚至可能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原先的良好认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如何获取消费者长久的偏爱?
高质量产品是品牌长久发展的基石。郑建鹏表示,品牌的前提是产品,只有高质量、符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才能形成良好的品牌认知。做好产品是塑造品牌的首要工作,产品跨界组合应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文化观念、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等,避免只为吸睛创新。
持续创新是品牌长久发展的关键。陈智勇认为,品牌应创造并向顾客传递价值。具体到餐饮企业,应保持传统优势特色,勇于创新尝试。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持续推出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新品,同时,也要对传统产品进行适当的升级改造,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喜好和消费心理。
“创新虽好,但若忽视了产品与消费者口味的契合度,为吸引眼球的创新也可能昙花一现,反噬品牌理念和价值观。品牌塑造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企业不断积累沉淀,既要有多样化产品不断创新,也要有固定价值观的持续传播。”郑建鹏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品牌在追求话题性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提升产品质量,让每次消费成为品牌口碑的正面积累。(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徐佩玉)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疫情期间突遇强震如何正确避险?
- 新世代车型面世,宝马聚焦“可持续的未来”
- 安理会首次就人工智能问题举行会议 中方提治理五原则
- 炙热的火山 炽热的爱 2022年两部高口碑纪录片都讲述“火山夫妇”的故事
- 全国春运气象保障服务正式启动
- 河北98个县区883个乡镇遭受洪涝灾害 受灾人口超222万人
- “止痛药”成“毒丸” 美国青少年滥用药物引发社会关注
- 父子因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捕获野猪、猕猴获刑
-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小型喷气式飞机坠毁 致至少2人死亡
- 国内首次发现!广州中学生发现鳄类蛋化石
- 日本能登地区地震死亡人数升至202人 下落不明人数调整为102人
- 重庆签约6个外资项目 总金额75.7亿元
- 深空嘉年华科普活动将于9月27日开幕 航天员同款太空月饼将亮相
- 海内外500余企业参加第19届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展览会
- 跨山海促销费 浙江“搭台”助对口地区农优产品进入长三角
- 课间延长5分钟,多了哪些新变化?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闭幕
- 真假混卖逃避打击 抖音电商配合警方打掉一销售假冒名牌运动鞋团伙
- 国际最新研究:游离糖摄入越多或致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
- 上峒高速顺利推进 广西将再添对接东盟的快速通道
- 热门推荐
-
- 四川马尔康夏繁基地迎首家科研院所入驻 规划打造“夏繁硅谷”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1.27万亿元!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创新高
- (新春走基层)家乡里的年味 山西长治五代人传承油茶技艺
- “沪果心连心” 上海援青团队在高原发起先心病筛查治疗项目
- 豪华邮轮“地中海荣耀”号停靠上海如期完成坞修保养 明年回归上海母港
- “走红”亚运的中医推拿,“奥妙”何在?
- 2023清华五道全球金融论坛在京开幕
- 2024北京新年演出季开启 名团名家将齐聚北京新年音乐会
- 消化不良、食欲不佳、反酸烧心…年后给胃肠减减负
- 定调202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大看点
- 吴亮:让艾滋病患者实现和田本地救治
- “三只羊”退一赔三背后:牛肉卷卖出超4万单,发货公司7月已被罚
- 取消预售,电商“6·18”拼什么
- 2024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在京开幕
- 泰国烟花厂爆炸事故已致23人死亡
- 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智能化水平再创新高
- 北京雨水频繁来袭今日局地雨强较大 最高温30℃体感闷热
- 四川实施天府良田建设8年攻坚提质行动 夯实“天府粮仓”根基
- 山西大同数智赋能农业发展 丰富京津冀地区“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