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资金融机构看好2024年中国经济
最近,多个外资金融机构陆续发布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报告。在外资机构看来,投资将持续加码、消费保持复苏、出口有望得到改善,多个积极信号陆续释放,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有望进一步复苏企稳。
瑞银最新发布的《2024年—2025年中国经济展望》报告中提到,预计2024年中国居民实际收入将继续好转,推动消费增长。在制造业中,与绿色转型相关的投资将保持强劲势头。
摩根大通发布的《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中也认为,2024年中国消费端或将延续2023年的恢复势头。
深耕中国多年的富达国际在月初发布的2024年全球投资展望认为,中国经济已步入复苏周期,从今年7月开始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目前已初见成效,预计中国宏观经济会在2024年企稳。
日本第一大券商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有诸多增长契机,中国的城市化将面临一次新的调整,这也是明年乃至未来几年中国经济重要增长点之一。
外资金融机构: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势头
这些信心从何而来?记者采访了这些外资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听听他们怎么说。
瑞银香港地区资产管理主管 海登·布里斯科:我们最近上调了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预测。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复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强劲的增长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展望2024年,我们非常看好中国的GDP。
在北京金融街的一家酒店,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刚从新加坡参加宏观年会回国。他告诉记者,年会上各国记者和机构最关心的依旧是中国。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陆挺:我们在每个发言之后有一个问答环节,绝大部分的问题都是关于中国的。大家关心很多方面,比方说,明年中国GDP增长速度、明年财政支出的力度、明年中国经济还会有哪些亮点。
陆挺表示,野村证券此前也上调了中国经济的预测值,明年中国经济回升的支撑因素非常明确。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陆挺:中央政府在很多方面的政策,财政、货币、房地产,包括在引进外资,加大开放力度方面,包括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方面,我觉得明显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长居香港的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这几天专程来到北京,调研市场,参加研讨会。他认为投资将是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因素。在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下,2024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望加快。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朱海斌:经济亮点非常明显的有几个,传统三驾马车里,比如制造业投资、基建,尤其在新基建这方面的投资,受益于政策的支持,仍然维持了一个比较强劲的增长。
经济内生动力足 新兴行业受外资关注
接受专访的多位首席经济学家,除了对中国宏观经济保持乐观,对亮点突出的新兴行业也持续看好。
受访经济学家们表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课题,而中国市场的绿色潜力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间。
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3》显示,95%的受访企业计划在2050年前实现在华业务去碳化,46%的企业打算在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
施罗德交银理财权益投资负责人 付海宁:绿色低碳项目也是这些外企在中国投资的新方向,其实这些新的产能,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
另外,作为人工智能应用与流通大国,外资机构也非常看好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国际竞争力。
瑞银香港地区资产管理主管 海登·布里斯科:我们尤其看好人工智能,以及任何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或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行业,因为在这一领域,中国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
另外,多位首席经济学家表示,人民币债券的投资价值与避险属性更加凸显,中国债券市场展现出了较强的投资吸引力。全球前百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约90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长江中下游等地今明天仍有强降雨 江南多地或迎今年首个高温日
- 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5G应用将进入“扬帆”升级新阶段
- 32分钟!看一卷5100米钢材如何“摇身一变”高端硅钢
- 美媒: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将与拜登在白宫举行会谈
- 前10月中国服务贸易继续快速增长 旅行服务成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
-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
- 中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多部门再加力
- 一眼望去,看不出谁是什么民族:近代西方旅者“大V”眼中的中国西部
- 中国国家发改委:单价200元以内盒装月饼成今年消费绝对主流
- 华北东北四川盆地等地有强降雨 南方大部地区高温持续
- 完全学分制:让学生实现“学的自由”
- 做强主体出版 辽宁出版集团在北京召开主题出版重点图书研讨会
- 宁波银行杭州分行携手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台湾观众让甄嬛“一键回宫”
-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红色预警
- 2024年春节假期云南省充电量同比增长超80% 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 “出于人身安全考虑”尹锡悦不会参加总统弹劾案首次正式辩论
- “绿色经济”成全球化新主题 中外嘉宾在沪呼吁国际合作
- 广州增城影视产业集聚发展 发力微短剧新赛道
- 多国专家:金砖合作机制凸显强大吸引力
- 热门推荐
-
- 甘肃肃北那达慕:祁连雪山下的草原派对
- 厦门港再启国际邮轮航线 首发菲律宾苏比克
- 几个柿子下肚竟致肠梗阻 这些食物食用不当易引起“粪石”
- 解码链博丨中外嘉宾热议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是底色
-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启 多名国际重量级嘉宾确认参会
- 61家建筑央企入渝发展 促当地建筑业稳定增长
- 长三角启动2024年工业产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交叉互查
- 中国扩大开放为世界创造更大机遇
- 2024“双城杯”围棋交流赛首次以线下方式举行
- 工信部:2024年前两个月工业经济回升向好
-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今起实施 优化日常用药结构
- 消博会的“国际范儿”更足了
- 广西海事部门全力保障电煤迎峰度夏
- AI时代到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如何提升
- 国家统计局就2023年GDP数据修订问题答记者问
- 科学家在人肝脏中测试基因疗法
- 浙江文化观察:我们能从宋画里看见什么?
- 2025与世界共舞丨外国专家:中国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借鉴
- 苏浙皖三省启动毗邻区域“文明实践共建”
- 天津市首届“牡丹文化节”开幕打造津城文化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