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基金业首席经济学家例会:2023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证券业协会15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召开2023年第四季度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例会暨首席经济学家和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与会专家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预计能够顺利完成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5%左右的目标。
展望2024年,与会专家认为,扩内需政策有望支持中国消费延续温和复苏态势。前期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有助于推动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经济新动能产业投资增速较快,将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2023年三季度以来制造业利润加速改善将支撑未来制造业投资。考虑低基数效应叠加海外通胀压力趋缓,中国出口有望实现正增长。与会专家建议,2024年中央财政可适度提高赤字率水平,提质增效,提振内需和市场信心,货币政策应更加注重总量、结构、节奏三者的协调,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项目建设。
与会专家认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对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建设一流投资银行与建设一流投资机构相辅相成。投资银行必须把功能性摆在第一位,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实现自身价值。要完善定价功能,加大服务企业的广度和深度,帮助企业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要提升财富管理业务能力,扩展服务视角,助力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要强化交易角色定位,活跃资本市场;要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方案,服务投资机构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国际视野;要促进形成差异化、集约化的发展格局,提高证券公司国际竞争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核酸检测采样棉签是否含有荧光剂?国家卫健委回应
- 有聊|郭俊辰:演员为角色付出不是牺牲,而是丰富人生
- 遇见福建:民俗闹春
- 狂减52斤,史上最强减肥药来了?专家提醒服药风险
- AI技术全面渗入如何影响电影行业
- “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在广西北海再启航
- 境外参展商占比提升至32% 第二届链博会今天开幕
- 黎巴嫩传呼机爆炸事件后,外国网友纷纷安利“中国制造”
- 快讯!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被判14年监禁
- 住房如何“以旧换新”?各地模式不同→
- 天津软件园开园 向新聚质赋能
- 开学消费热的冷思考
- (新春走基层)甘肃崆峒:文旅康养“串珠成链” 乡村产业如“椒”似火
- 新技术可使蔬菜保鲜期延长2—4倍
- 中国142家公司上榜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 人文交融 国庆文旅图景展现假日生活多姿多彩
- 扩内需、促消费 夜间经济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 希望的田野上一派好“丰”光 “智能机械+良机良法”提升秋种质量
- 证监会拟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部分条款
- 中国林草年碳汇量超12亿吨 居世界首位
- 热门推荐
-
- 纪录片《赵无极大师》在北京发布
- 北京:垃圾分类责任将立法
- “上班好好的,可是一放假就生病” “周末病”真的存在吗?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慎入哀牢山!
- 2023中国—东盟农业机械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将于南宁举办
- “车险涨价”成近期热门话题 不出险保费大涨,合理吗
- 焦虑家长封了小区儿童乐园
- 上海海关发布《集成电路产业监管创新实施办法(2.0版)》
- “传统桑”变“特色果” 浙江千年桑基鱼塘迎桑葚采摘
- 右翼人士列出“攻击名单”!美众议长选举乱象丛生
- 塞上江南写新篇丨在“马铃薯之乡”吃土豆!
- 中国官方发文: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粮食生产主体扩大产能等融资需求
- 五种方法教你最大程度保留蔬菜营养
- 黄河泥埙“守艺人”:吹泥为歌 古今对话
- 黑龙江:智慧农业与低空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 赋能两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中铁上海工程局北沿江高铁项目部开展关爱女职工系列活动
- 天津机场口岸端午假期将迎出入境客流高峰 航班数为去年同期11倍
- 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9亿元,同比增长6.9%
- 中国超高海拔地区装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
- 大规模近距离接触,会“二次感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