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经济观察)“月考”再释暖意 中国全年经济增长达标有基础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再度释出暖意。随着全年经济数据公布前最后一次“月考”成绩出炉,2023年中国经济能否完成全年增长目标,答案正逐渐明晰。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据官方测算,四季度中国GDP只要同比增长4.4%以上,即可完成“5%左右”的全年增长目标。
进入年底发展冲刺阶段,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10月份,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回升。11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亦呈现稳中有升态势。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的话说,这“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
具体到11月份生产端指标,“加快”“回升”成为高频词。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上月加快2个百分点。超六成行业、近半数产品增速均比上月回升。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9.3%,亦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
需求端也有好消息。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比上月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7%,带动作用明显。当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结束了连续6个月下降态势。
面对多重不确定性,中国还牢牢守住经济发展安全关。克服自然灾害不利影响,今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总产量、面积、单产全面提升,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1月份,规模以上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速和发电量同比增速均较上月加快,有效保障了迎峰度冬需要。
交出一份透着暖意的“月考”成绩单后,中国经济全年表现即将揭晓。
对于这场全年“大考”,国际主流声音纷纷表示看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从5%上调至5.4%,并预计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经合组织(OECD)也将今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上调至5.2%。
在华外资企业机构对中国经济的“水温”最为敏感。瑞士再保险中国区总裁及中国区再保险业务首席执行官孔奕丰(Ivan Gonzalez)向中新社记者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快速修复,预计将实现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
据孔奕丰观察,未来两年中国经济仍面临全球需求放缓等严峻挑战,但预计中国将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相对宽松、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以提振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增强经济与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从而支持经济增长。
在坦言中国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的同时,刘爱华指出,中国市场空间广阔,产业体系完备,物质技术基础雄厚,人才红利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宏观政策空间较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提醒,从统计数据看,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态势未变,但微观感受上仍有一定压力。“中国这么大,改革转型中总会有行业和地方发展不平衡,因此微观感受不一样。”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作为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的四对关系之一。周宏春认为,这将让各方更好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地方和企业应抓紧补足短板。同时,在增长潜力仍存的情况下,要坚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网评】祸水东引?亚太国家不欢迎“小北约”
- 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举行交流峰会 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世界瑶族发祥地灌阳千家洞文旅度假区开门迎客
- 广州白云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应急处置响应升级至黄色
- 云南消防5年营救3万余人 保护财产价值超47亿元
- 湖南建立院省合作长效机制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取得新发现 我国月球研究加速向前开创“嫦娥时代”
- 打卡博物馆、过“嘎汤帕”节……各地推出假期特色活动“给足你仪式感”
- 2023中国·南沙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
- 2024中法人口老龄化国际会议在苏州举行
- 加拿大西部麦克尼尔港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
- 两部门: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预算
- 暴雨致粤湘多趟列车晚点或停运 2万余名旅客紧急转运
- “光影见证·国际交往中心”摄影采风 外国记者“打卡”延庆奥林匹克园区
- 江苏沿淮及以南地区出现大到暴雨 部分城市道路积水严重
- 近观枫桥丨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 河北保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700家
- 匈牙利钢琴音乐家阿莱克斯·西拉西专场音乐会福州举行
- 湖北推进重大数字孪生水利项目建设
- 今年前十个月起诉电诈犯罪三万余人
- 热门推荐
-
- 首届中华戏曲邀请展启幕 京剧《龙凤呈祥》率先亮相
- 子时 酒吧里的声色喧嚣
- 2023全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馆校合作项目在中国科技馆开班
- 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厦门落幕 力推音乐剧发展
- (新春走基层)走近环卫工 记录日均弯腰2000次的工种
- 美国对拉美移民难民问题负有责任(环球热点)
- “联名经济”真能一触即爆?
- 端稳“中国饭碗”有底气
- 冬季用电的安全小常识不得不知
- 工信部:前10个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535亿元
- 中国生物二代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批临床试验
- 氛围感拉满!国庆假期将至 全国各地满眼“中国红”
-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成都发布技术经纪(经理)人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 中国驻英国使馆举行“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家属专场新春招待会
- 泰国上半年水果出口55亿美元增长逾一成 中国为重要市场
- 英国监狱总督察:打击监狱猖獗非法活动
- 敦煌壁画修复师李波:每一次“大考”的身体虽苦,但内心丰盈
- 福州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Ⅱ级
- 数字赋能 中轴线文化遗产“活”起来
- 最美铁路人邢云党:劳动最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