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中国新坐标】怒海争锋!我国压力最高深水开发井见证“中国深度”
视频:打卡中国新坐标Vlog:怒海争锋,到暗涌深渊看“神针”定海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三亚12月15日电(记者 宋宇晟)中国海油14日发布消息,“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压力最高的开发井——A12井完成钻井作业,刷新国内深水开发井压力等级纪录。对确保项目顺利投产、进一步开发深水复杂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A12井有多深?钻井过程中应用到哪些新技术?记者近日走访了位于海南岛东南方向约180公里处的“海洋石油982”钻井平台。
我国首个深水高压井完钻
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刘书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深海一号”二期项目是我国首个深水高压井项目,A12井完钻井深超过4300米,至此,“深海一号”二期项目钻井总进尺已超过50000米,相当于6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除了“深”之外,地层高温高压也是深水高压井的钻井难题。
“深海一号”二期部署的12口水下气井中有3口井为深水高压井,其中A12井目的作业风险最高、开发难度极大。
记者了解到,A12井地层压力达到69兆帕,相当于家用高压锅工作压力的1000倍,同时还面临138摄氏度的高温挑战。
而与上述难题相对应的是海底蕴藏的巨量资源。
据介绍,“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井深达4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的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气田。一期于2021年6月25日投产,随着二期的勘探开发,“深海一号”的天然气储量从1000亿立方米增至1500亿立方米,高峰年产量从30亿立方米增至45亿立方米,相当于海南岛2021年天然气消耗量的90%。
“漂在海上”的钻井平台
位于海底的油气资源要如何开采?这就要用到我国自主投资建造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钻井平台。
据介绍,平台型长104.5米,型宽70.5米,型高37.55米。它的甲板面积比一个标准的足球场还要大,垂直高度相当于一座33层高的楼房;平台上布满了钻井设备和精密仪器,光传感器的数量就达上万个。其工作水深可达到1800米;钻井深度9145米,比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还要高;排水量40849吨,等同于一座中型航空母舰。
如此规模的平台并非固定在海底,而是“漂在海上”进行钻井。平台依靠动力定位系统及6台推进器保持稳定。
“海洋石油982”平台钻井总监代锐介绍,钻井平台中央控制室,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DP3动力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能达到0.1米,由6台主机产生4万千瓦的电力提供给6台推进器,推进器每台有3.8米大小,6台能够产生492吨的推力,7台位置分析系统实时指导推进器,进行方位和推力大小的改变,始终使钻井平台保持在井口的正上方位置。
虽然是“漂在海上”,但钻井平台的抗风能力达到16级,在10级风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作业。
此外,在海上打井跟陆地不太一样。代锐告诉记者,工作人员首先要将一根根的隔水管下入到海水中,用来隔开海水,便于将钻头钻杆下入到海底;而后再通过钻杆连接的钻头切割地层、破粹岩石,最终形成井眼。
全机械、自动化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深海一号”二期应用多项国产技术,其中就包括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水水下采油树。
采油树是油气开采的井口装置,也是油气井最上部的控制和调节油气生产的主要设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海油进口了多套水下采油树,提升了气田的开发效益,但面临设备采办周期长、价格高的问题,尤其是核心设计技术,掌握在国外技术团队手里。
为改变这种情况,深水水下采油树国产化攻关团队牵头16 家国内优秀海洋装备研发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校协同,对采油树的高压密封、海水防腐、精密加工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展开攻关,全力推进自研。最终于2021年9月完成研制,10月完成海试,次年5月成功应用,深水水下采油树完成国产化替代。
记者还在“海洋石油982”钻井平台看到,在钻井作业过程中,“深海宇航员”通过遥控水下机器人设备,可以远程进行深海勘探、水下操作等工作。记者获悉,中国海油攻克了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测装备ROV(水下机器人)设计难题,也培养出了自己的人才队伍。
此外,该平台钻井作业可实现全机械、自动化操作,司钻房使用新式超高井架底座和悬空式设计,操作台犹如一体式电脑座舱,科技感十足。
刘书杰说,中国海油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深水钻井的国产化、智能化水平。(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糊咖”聚首再出发 “翻红”成今年流行乐坛主题词
- 山西大同两代“护林人”的40年坚守
- 探访中国安能武汉救援基地:现代化抢险救援越来越“智慧”
- 多地强降雨持续 各地积极应对
- 美国11月成屋销售量同比上涨6.1% 创三年来最大涨幅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 江山如画丨革命老区山西武乡:农旅融合开拓振兴路
- 第二届通州·全球发展论坛即将启幕
- 突发!缅甸仰光市中心爆炸致5人受伤
- 百岁叶嘉莹:古典诗词“传灯人”
- 美国冬季风暴肆虐:上千航班取消 这地进入紧急状态
- 重庆发布暴雨Ⅲ级预警 西部地区暴雨、局地大暴雨
- 中国一汽第6000万辆汽车在长春出车
- 内地音乐剧《扬名立万》亮相香港 获观众好评
- 国家气候中心:9月份全国总体气温偏高,降水偏多
- 中国南方航空将新开多条中国至泰国直飞航线
- 辽宁大连一架直升机撞地起火致2人受伤
- 中国各地文旅借《黑神话:悟空》热度上演“七十二变”
- “碳”路先行|政企研代表聚首山西共议煤炭绿色低碳发展良策
- 长江上游首个5000吨级输油趸船安装就位
- 热门推荐
-
- 宁夏特色农产品拓展东盟市场实现新增长
- 复苏挑战下,小微经营者生存境况如何?
- 美媒:缅因州枪击案嫌犯有精神病史 作案枪支系合法购入
- “永乐大典主题论坛”在京举行 国图将继续力推散藏世界各地大典回归
- “库迪,1元钱喝一杯” 瑞幸创建人叫板瑞幸
- 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新时代与新的文学”主题论坛举办
- 法兰西之风“轻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朱鹤新:2023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约2800亿美元
- (新春走基层)呼和浩特:藏在为老服务餐厅里的团圆味道
- 上半年北京GDP同比增长5.4%
- (乡村行·看振兴)上万亩煤炭复垦区变身花园背后的秘密
- 陕西白水县发现蔡伦庙遗址
- 内蒙古发布“北疆楷模”典型事迹 一人一集体获表彰
- 中国5G用户达7.54亿户 占移动电话用户四成多
- 数万民众“赴约”北京书市 解锁纸质书新“看法”
- 多次弹窗暗示存在风险 手机下载App还需厂商同意?
- 现代科技守护布达拉宫
- 城市副中心两座交通主体结构封顶
- 中国多地加快抗原检测试剂生产 保障医药物资用品供应
- 中新健康丨内异症给育龄女性带来多重挑战 专家:生育以后仍需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