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内异症给育龄女性带来多重挑战 专家:生育以后仍需长期管理
中新网上海3月23日电 (陈静 李敏 郑韵熹)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异常生长到子宫腔以外的位置。这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良性疾病。
23日是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普通妇科主任易晓芳教授当日接受采访时坦言:“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于育龄期女性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该病虽是一类良性疾病,但由于其进展性、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常表现为盆腔广泛的病灶受累,进一步影响子宫、卵巢、输卵管的功能,而这些正是女性生育力的基础。”
易晓芳教授指出,随着疾病的进展,健康卵巢组织逐渐减少,卵巢储备功能不断下降,加之盆腔环境受到破坏,进而对女性生育力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这位专家介绍,狭义的内异症可分为卵巢型、深部型、腹膜型三类;广义层面上,还包括子宫腺肌症。“巧克力囊肿就是卵巢型内异症,是最常见类型,随着月经周期变化,囊内反复出血形成巧克力样粘稠液体。”她解释,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在子宫本身的肌肉层生长,因此患者常常表现为严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加;深部内异症是指异位的内膜浸润直肠、膀胱、输尿管等部位,长期存在的病灶可引起肠道和(或)泌尿系统症状等系列问题。
在采访中,患者风华(化名)告诉记者,自26岁起,她每个月都饱受痛经的折磨。直到2013年,34岁的她仍未能成功怀孕,且痛经症状愈发严重。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确诊风华患有双侧巧克力囊肿,腺肌症并伴有深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情已累及输尿管等。令人担忧的是,她的巧克力囊肿在短短一个月内就从4cm迅速增长到7cm。折磨风华长达8年之久的,正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良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
易晓芳团队为风华成功施行了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不仅切除了囊肿和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还为她保留了生育功能。
对于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育龄期女性,易晓芳教授表示,平衡生育机会与手术时机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病变较轻且卵巢储备功能尚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以通过充分的评估,在严密的监控下实现自然受孕。”这位专家指出,但对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是否先行手术清除内异症病灶或先行积极的助孕策略,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目标是抓住妊娠的“黄金时期”。医院生殖内分泌科副主任金丽强调,内异症病变轻重程度需要由医生检查评估确定,而不是病人自我感觉有无明显不适症状。
在采访中,风华告诉记者,经历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困扰和手术治疗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她接受了辅助生殖并顺利妊娠,但整个孕期却经历了两次出血和胎监异常的惊险时刻。医院胎儿医学科副主任熊钰表示,内异症患者在怀孕后,明显增加妊娠风险。“这是因为她们更容易出现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早产、子痫前症、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同时产下体重不足的婴儿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熊钰指出,虽然孕期的高孕激素水平可以抑制异位的子宫内膜生长甚至使其萎缩,但越来越多的临床经验表明孕期内异症病灶也可能发生癌变。
当日活动现场,医院方面呼吁内异症患者妊娠后应被纳入高危妊娠管理范畴,通过规范化管理路径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母婴安全。同时,对于有内异症病史的孕妇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并仔细评估风险,如果发现恶变迹象,如腹痛、肿瘤迅速长大、囊肿内壁见实性成分等,需排除恶变风险,必要时申请多学科讨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对于内异症患者来说,生育以后,挑战并未结束。易晓芳教授解释,内异症作为一种“慢性病”,虽然怀孕可以使患者病情暂时得以控制,但并不能实现根治。患者在生育之后只要有雌激素分泌和月经周期,异位的子宫内膜就可能再次“蠢蠢欲动”,导致病情复发。“因此,育龄期的内异症患者在生育以后,长期管理是治疗的基本方针。”她介绍,长期管理的目标不仅在于减轻和消除疼痛、促进和保护生育能力,更在于降低和减少复发、警惕和早期发现恶变,从而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院方面强调,在内异症患者的长期管理中,除了医务人员的专业治疗和教育外,患者配偶或伴侣、病友以及社会支持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医院呼吁他们积极为内异症女性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韩媒:韩美将实施联合空中演习
- 北京人艺新春大戏《正红旗下》登台
- “五一”假期,三亚流行上天下海的“特种兵式体验”
- 中储粮加大国产玉米收储力度
- 内蒙古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 龙舟竞渡激活力 端午假期湖南接待游客超1368万人次
- 给眼睛拍艺术照“虹膜写真”兴起 眼科医生:强光可能损害视网膜
- 吉林推进服务业经济发展 企业经营效益明显好转
- 延安博物馆开馆
- 东方“神秘力量”频频亮相巴黎奥运场,中国游泳队身上盖满“火罐印”
- 俄媒:俄音乐厅遭袭死亡人数增至70人
- 广西“80后”女职工捐献造血干细胞 热心公益传递“生命火种”
- 2023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增长19.5%
- 立场存分歧 保加利亚总统拒绝率团出席北约峰会
- 威尼斯突发!一旅游巴士坠毁致近40人伤亡
- 美联储称美银行存款一周流失近千亿美元
- 云南出台六大举措抗旱减灾
-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古稀乡贤三十余载“善治梦”
- 2025年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在京发布
- 京津冀发布假日市场价格规范提醒 景区应明码标价
- 热门推荐
-
- Re:Think2023可持续发展创新周在蓉开幕
- 香港青年畅谈和合文化:求同存异彰显中华智慧
- 低温环境下 该如何在震后保护好自己?
- 北京海关开展艺术品智慧监管试点
- 吉林省粮食产量创新高 连续三年超800亿斤
- 王毅会见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克莱弗利
- 湖南发布“电网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项举措
- 马斯克:经营推特“相当痛苦”,“心情像坐过山车”
- 山西举办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 运城果业“硕果累累”
- 面对持刀凶手,他没有犹豫
- 2023年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案件4.41万件
- 云南河口口岸上半年出入境客货量双双破百万
- 就韩无人机侵犯朝鲜领空事件 金与正严厉谴责!
- 新一批中国政府援助土耳其抗震救助物资启运
- 中国电影人聚长春研讨如何拍出好看的电影
- “攥指成拳”聚合力防灾减灾 各地多点发力筑牢安全防线
- 外媒称爱尔兰或出现“最年轻”总理
- 南宁举办劳务品牌技能大赛 比拼烧烤美食制作等8个赛项
-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系列纪录片《绝笔》(第三季)即将播出
- 儿童近视矫正市场乱象调查:花了数万元没任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