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会议后,多位权威部门人士亮相发声
中新网12月1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行至岁尾、定调谋篇之时,12日在北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明确判断。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号?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对于这些重要问题,多部委发声,给出最新权威反馈解答。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13日举行的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多位权威部门人士就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进行解读。也有相关部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廓清经济形势——
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总体看,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明年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
面对多重外部压力和诸多内部困难挑战,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分别增长4.5%、6.3%、4.9%,同比增速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韩文秀还表示,2023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3,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引擎。“跟去年相比,跟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发展的成绩是令人信服的,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
纵向看,我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比去年都有明显改善;横向看,我国经济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仍然实现了“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就像我们在上学的时候交出了一个答卷,优秀的学生考了90分还不太满意,感觉应该还可以考得更好;有些平时学习不太好的,考了70分可能就觉得很满足了,所以我们为什么说信心,就是我们这些增长在这么不容易的状态下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宝贵,同时我们对未来发展是更有信心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伍浩也强调,今年经济增长符合预期,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超大规模且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伍浩表示,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形成需求和供给的良性互动循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活力必将不断释放。当前中国宏观政策仍然具备较大空间。
拆解“稳中求进”——
“稳”是大局基础,“进”是方向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把握好“稳”和“进”的辩证关系至关重要。尤其要在“稳”的基础上推动“进”,通过经济结构、发展质量、重大改革上的“进”来实现“稳”。
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系列部署,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保障。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表示,推动实现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
“货币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有利支持了实体经济的恢复发展。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是3.82%,创有统计以来的新低,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好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把经济发展稳在合理区间,巩固回升向好态势,充分保障就业民生,“稳”就有了最大的动力源和信心源,“进”就有了稳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会议部署的明年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我们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高东升表示,下一步还将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推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林泽昌也表示,财政部将着力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积极支持科技创新,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资金需求,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深化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调整优化经费使用方向。
搭建行动指南——
确保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九大重点。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最重要的还是立足于“落实”,要不折不扣抓落实,要雷厉风行抓落实,要求真务实抓落实,要敢作善为抓落实。
落实金融体制改革,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二字,贯穿在对明年经济工作各项部署要求中。
着眼于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林泽昌表示,财政部将继续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用好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工具,多渠道增加居民投入,增强消费能力。
着眼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表示,中国将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制度型开放,继续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重点领域,集中推出一批引领性、集成性的改革举措,推动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
着眼于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因城施策,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二是扎实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三是稳妥化解房企债务违约风险。
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一步步“完整准确全面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12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强调着力强化统计监测分析,做好统计数据发布解读,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同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着眼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突出抓好经营主体发展质量。要着眼防范化解重点领域安全风险和保障改善民生,坚决守住食品、药品、重点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排查47家“俄罗斯商品馆”:个别店铺被责令停业,立案调查
- 他在故宫修钟表:成为“时间修复师”的背后
- 美国夏威夷山火已导致6人死亡 至少24人受伤
- 加拿大房地产销量连续两月增长 出现春季回暖势头
- 北京儿童友好宣传周活动启动 “北京儿童友好共建联盟”成立
-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体育俱乐部发生爆炸
- 上半年广西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规模创新高 与柬埔寨贸易劲增
- 工信部:2027年建成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 北京丰台推出一揽子人才计划 发布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机会清单
- 17年义务“护飞”:吉林敬信湿地村民喜迎雁来
- “余华英死刑,是对被拐家庭的精神慰藉”
- 广州餐饮市场竞争激烈 传统湘菜借特色突围而出
- 中国CPI环比两连涨 1月份涨幅扩大至0.3%
- 新疆塔里木和田河气田:20年累计供气45亿立方米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口 中国品牌闯出大市场
- 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边界 招行力量撬动“小企业”实现“大发展”
- 河北承德全力打造“中国钒谷” 初步形成钒钛产业体系
- 江西南昌做好早稻田间管理 保障粮食丰产丰收
- 国家能源局:持续夯实能源保障基础 增加战略储备和调节能力
- 乘车返现?如此误导办信用卡不可取
- 热门推荐
-
- 福建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 南京至三亚等地航班“五一”假期黄金时段机票已售罄
- (新春走基层)项目建设热潮涌动 福建柘荣全力以赴“开门红”
- 2024中国航空科普大会在渝举行 翟志刚寄语青少年探索太空
- 电动车摩托车频繁驶入 北京部分城市绿道“危险重重”
- 河北港口集团赴美拓展海运“朋友圈”
- 同样是灵活就业人员,误工费赔付标准为啥不一样?
- 郑州都市圈致力打造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中部地区开放高地
- 聚焦劳动主题 音乐如何展现劳动的价值?
- 感染新冠病毒后,哪些人需要吃抗病毒药?专家这样说
- 三亚发布海鲜诚信守信公约 商家必须严格执行海鲜品调控价格
- “最具穿越感的胡同”有了一座美术馆 开启街区与艺术共生新篇章
- 在影院开始奥运“第二现场”,电影+奥运影视融合反响热烈
- 西藏林芝:直击悬崖上的极速救援
- “双11”当日中国快递业务量达7.01亿件
- 海南浙江福建等地需防台风雨 北方大部昼夜温差较大
- 国家消防救援局:截至3月底,各地拆除违规设置铁栅栏等360余万处
- 中基协回应外媒报道“中国拟加强对冲基金监管”:不客观、不属实
- 暑期中国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四成
- 杭州提升旅游演艺“夜秀”品质 推出暑期优惠新措旺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