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处公使:勿将“去风险”变成“去机遇”和“去合作”
中新社布鲁塞尔4月8日电 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处公使彭刚8日在欧盟媒体“欧盟动态”发表署名文章,表示在欧盟将对华经贸合作视为“风险点”之际,中方反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使“去风险”变成“去机遇”和“去合作”。
文章表示,一年来,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欧盟将对华经贸合作视为“风险点”,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前,“去风险”已成欧盟对华经贸政策的重点。
文章指出,中方理解各方都有自己的关切,重要的是如何合理界定和防范风险。新冠肺炎疫情百年一遇,不能把偶然性当成必然性,把正常的经贸合作当做风险,更不能将中方当成“风险”来源,“一旦带着‘风险’的滤镜看世界,世界到处都是风险,甚至包括一辆普普通通的中国产电动汽车”。
文章强调,经济全球化即便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已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中方始终认为中欧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欧盟近4.5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是彼此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反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泛安全化,使“去风险”变成“去机遇”和“去合作”。
针对欧洲有些人把中国企业、中国制造的成就简单归因为补贴或非市场做法,文章指出,欧盟委员会此前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近期又根据《外国补贴条例》对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成员国政府采购竞标启动首次深度审查。与此同时,欧盟及欧洲国家对本土企业发放大量补贴,但欧洲竞争力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下降,充分说明竞争力不是补贴出来的。
文章强调,中国产品走向世界,从来都不是因为补贴,而是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企业家的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之上。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天然属性,中国产品和企业来到欧洲,更会给欧洲带来良性竞争,最终提高欧洲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欧洲科技发展、企业实力和民众福祉。
文章表示,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当前中国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愿将欧盟作为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推动中欧经贸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人工智能与物联网” 学术界和产业界专家学者研讨交流
- “制造业大市”宁波加“数”前进:聚焦推动数实融合
- 没地方踢球 足球怎么从娃娃抓起?
- 【理响中国】结构转型效应支撑经济持续向好
- @考生和家长 “高考骗局”花样多 提高警惕、擦亮眼睛、谨防上当
- 今年前5个月全国累计新办涉税经营主体643.5万户
- 从“花经济”到“绿道生活”:感受成都公园城市的迷人风景
- 超甜!“集体婚礼”圈粉万名青年 一起感受中式浪漫
- 73岁佤族阿婆登上云南春晚:“只要音乐流动,就能感到生活的自在”
- 美国学者关注布林肯访华:美中妥处双边关系至关重要丨世界观
- 防范极端意识形态,澳大利亚提升恐怖威胁级别
- 外媒:加沙北部一家医院遭受“史无前例”的袭击
- 英媒:美国共和党正拥抱极端枪支文化 美化政治暴力
- 数读中国 | 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 深圳医保统筹6月底清零?系误解
- 韩国最大在野党举行集会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海
- 日本北海道发生4.4级地震 多地有震感
- 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广西环境可持续乡村发展示范项目启动
- 一季度北京信息软件业实现增加值2379.2亿元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 “放心桩”来了!广州已累计强制检定充电桩约6.9万台次
- 热门推荐
-
- 再现“木牛流马”:“木工爷爷”们为什么会集体爆红海外?
- 文化交流视野下的留法勤工俭学
- 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发布 中企占据“20强”半壁江山
- 新疆电网前11月售电量突破1600亿 已超去年全年
- 全球电机领军企业茵梦达加码投资中国 在津新基地开工
- 韩国误报数起伤人事件导致混乱 民众忧再现持刀伤人
- 财政部:继续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 国家气象中心:预计4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三次
- (进博故事)进博舞台上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 困扰美国非裔警察的“黑”与“蓝”
- 中国首个人源干细胞国家标准发布
- 敦煌乐舞诗画剧兰州首演 创新呈现东西方融合音乐
- 四川省人大代表苏拉王平: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场地代替“野生网红徒步点”
- 牢牢守住生态保护底线
- 观众审美、情绪需求都在变化 复活的老综艺还能成爆款吗
- 纳指收涨1.35%重回2万点 特斯拉涨超7%
- 克里米亚东部一天然气管道起火 约3万居民生活受影响
-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取消举办2026年英联邦运动会
- 暑假能不能跟孩子好好相处?
- 2023年京津冀突发水污染事件联合应急演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