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大国工匠|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
如何刷新全地面起重机全球记录?制造业怎么才能不被卡脖子?
我们在核心关键技术方面的创新,都是基于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在无数失败和成功的经验积累上,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大家好,我是中工网评论员孟维。我为中国工人阶级发声,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说:“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在装备制造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年轻“老师傅”,我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一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2年,我被评为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跟我一起受到关注的,还有当时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全球最大吨位XCA2600吨全地面起重机。
但是,生产这个庞然大物并非一帆风顺,它的超起连接装置里有一个异型螺纹,因为加工精度始终达不到要求,在测试过程中屡次断裂,这个难题成了“拦路虎”。
为此,我和攻坚小组没日没夜、反复试验、优化论证,推翻了20多种方案,终于创新研制出了一套能够精确到忽米的专用刀具。最终,用它打造出的螺纹,精度丝毫不差,成功通过了极限测试。
制造业的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它一定是跟产品的实际生产需求,以及降本增效的经济要求紧密相关的,同时还要有创新的前瞻性。
大家现在看到,距离2600吨级产品面世仅仅过了一年,全地面起重机的全球新纪录,就又被我们刷新了。3000吨级产品在2023年11月已经下线交付给客户。我在攻克2600吨级产品核心加工制造难题时,研发的刀具储备创新成果,在3000吨级产品上得到了应用。目前,我们工作室创立至今,累计拥有179项创新成果,大大提高了工艺水平和工作效率。我可以自豪地说,在全地面起重机生产制造上,任何人都卡不住我们的脖子。
现在,我们国家制造业的创新环境越来越好,创新成果也越来越多,也希望有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投入其中,毕竟创新的核心关键还是在人。我期盼着制造业能加快形成成体系、成建制、原创性强的创新机制,同时发挥我们大国工匠的积极作用,带动更多的产业工人由“工”变“匠”,以创新实干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我们的力量。
来源:中工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统计局:5月份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保持平稳
- “链”动全球 一图带您了解2024年链博会
- 湖南浏阳举行国际花炮文化节 全球顶尖焰火燃放队伍赛创意
- 出错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份糟糕的见面礼
- 马凯硕:全世界乐于见到中国经济更快速增长
- 韩国警方、公调处和国防部联合成立紧急戒严共同调查本部
- 整租两室一厅月租金才700元?警惕虚假房源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黑龙江:破解让“冷资源”持续“发热”的行动密码
- 中国5G用户达7.54亿户 占移动电话用户四成多
- 县域何以“致远”? “醉美之城”浙江乐清书香阵阵激活力
-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活动
- 内蒙古银发族上学记
- “双11”广州海关监管验放跨境电商进口清单超739万票
- 南音《文姬归汉》亮相第22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
- 美国中部及南部龙卷风灾害死亡人数升至26人
-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闭幕 呈现四方面特点
- 广西推出山水人文大秀 民众放歌青山绿水间
- 索南达杰保护站男“羊妈”:可可西里藏羚羊越来越多
- 北京降雪加强!首都机场大面积取消,多列车晚点京广高铁限速
- 奥地利内政部:已确认近期多起爆炸恐吓案嫌疑人
- 热门推荐
-
- 街头健身达人消防队“打卡” 硬汉集结
- 上海博物馆东馆11月将全面建成开放
- 庆祝建团15周年 浙江交响乐团登台国家大剧院
- 浙江文化观察:中国戏曲电影展缘何落户绍兴?
- 中国发布2023版生物物种名录 新增10027个物种
- 深深扎根乡土 电视艺术铺展大美乡村画卷
- 中国科研团队揭示花椰菜分步驯化历程
- 王祥喜赶赴江西新余指导火灾救援处置
- 韩媒:一渔船在韩国南部海域沉没 3人遇难1人失踪
-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 杭州启动地铁志愿服务共建项目 用 “有爱”助力“无碍”
- 中新网评:“圈养”的课间不该成为“全国统一”
- 重庆沙坪坝区统筹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 老工业基地向“新”而行
- 被罚超70亿元后,蚂蚁集团为重启IPO铺路?
- 这个“李小龙”,爱武术更爱中医
- 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闽剧《过崖记》巡演受热捧
- 马克龙:将致力于“更强大、更公平的法国”
- (经济观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何重申“稳住股市”?
- “水危机”折射美国“环境种族主义”(观象台)
- 暑期档创造多项新纪录 中国电影发展势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