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中国经济|为什么今年粮食产量能再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全国粮食产量也已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近两年极端气候频发,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的原因是什么?粮食产量都包括什么?为什么要端牢端稳自己的饭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伍振军认为,粮食增产背后离不开三个关键要素:良种和化肥、耕地、农业机械装备。同时离不开两个积极性: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新说中国经济》带您看“丰收年”!
视频:新说中国经济丨为什么今年粮食产量能再创新高?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监制|刘鑫 席罗曦
制片人|王宇 李雯婷
策划|李雯婷 李纪炎
编导|靳丹妮
摄像|范钊 杨德才 谢琳 胡潜
包装|赵柠 司小萌 刘羽琪
动画|蒋朝君
剪辑|伍秋平 杜弘扬
技术监制|闫博
视觉统筹|申珅
视觉|林琳 黄楚洁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保交房攻坚战完成既定目标 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势头
- 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亿立方米
- (新春走基层)探访内蒙古首支女子护边队:“最美警花”在大漠绽放
- 今年广东春运累计车流量已突破1亿车次
- 浙江“冬货”产销忙 催热“土味经济”
- 中国朝鲜族鹤舞迎来一批年轻传承者
-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4年物价有望温和回升
- 2024年一季度黄河流域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4.3万份
- 周末枪声不断!美国印第安纳州枪案致7名青少年受伤
- 特朗普集会发生枪击事件 枪手使用AR-15型半自动步枪
- “黔山秀水”入“苏韵江南”觅商机谋共赢
- 德国2月工业产出显著增长
- 指望志愿规划师、生涯规划师上大学?别听盲人摸象出馊主意
- 沿着大运河看江苏——工业篇
- 2024第五届厦门(思明)音乐季启幕 打造国际型音旅融合品牌IP
- 福暖中国|山西忻州古城:璀璨灯火下的“电力哨兵”
- 新疆乡村增收“领路人”:见证乡村发展“新天地”
- 天津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 重庆市梁平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 吕来明:从细节上加强消费者体验,体现全域兴趣电商平台服务创新意识
- 热门推荐
-
- 韩英签署《唐宁街协议》 双边关系提升为全球战略伙伴关系
- 报告显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 科创新名片不断涌现
- 调查显示近半数德国储户担忧银行存款安全
- 湖南平江探矿获突破 一金矿区远景储量超千吨
- 2024年安徽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台阶
- 柬埔寨商务部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支持柬发展数字经济
- 多举措推动消费持续扩大 政策“组合拳”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 金蛇献瑞,开卡有福—开启新年财富与惊喜之旅
-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倡议:坚定“科技报国” 不做跟风逐热研究
- 第十二届金博奖在深圳启动 多举措助科创企业转型升级
-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文化企业发展稳中有进
- 希望的田野|夏啖荔乡共富果
- 中企参建的老挝首个大规模光伏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 浙江舟山做好“一条鱼”服务 促海洋渔业再升级
- 《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发布
- 国产大飞机来了!C919今天开启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 178件(套)南方各民族银饰亮相太原博物馆
- 国际识局:这句话,特朗普重复了400多次!
- 电动自行车头盔投诉多 消费者购买要认准新执行标准
- 宁夏补贴1亿元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