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关税”来了,中国企业如何“闯关”?
中新网迪拜12月6日电(记者 庞无忌 张楠)今年10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过渡阶段生效。过渡期间,向欧盟出口产品者仅需按季度报告相关信息,无需实际支付碳关税。但自2026年1月1日起,进口欧盟的产品将被正式开始征收碳关税。从事电力、水泥、化肥、钢铁、铝和氢六个行业的中国企业直面欧盟CBAM的合规新要求。
近日,欧盟这项“碳关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引发激烈的争论。不少国家指责欧盟此举是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单边、强制性措施。
普华永道中国税收政策服务主管合伙人马龙在COP28期间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CBAM的实施将对出口欧盟的中国生产商带来诸多挑战。
“中国企业需要有所行动。”
马龙表示,中国企业首先要关注自身碳排放数据信息的准确计量与收集。相关企业尽快建立、健全自身碳排放核算体系,一是可用于计量法规框架下的碳排放量和评估其CBAM成本;二是可以精确跟踪其碳足迹,完善其碳管理程序。而通过准确的数据归集与资料留档,也有利于企业在面对相关部门的审核或抽查时,能自证企业核算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并得到欧盟相关认证机构的认证。
同时,他建议企业充分了解CBAM法案与过渡期细则的相关规定,明确自身合规义务。
而且,企业还需要关注国内碳排放检测体系与欧盟CBAM规定的互通互容。CBAM法案允许第三国生产商在2025年前采用本国碳排放监测体系的数据。但从2025年开始,生产商的碳排放检测方法必须经过欧盟认可机构的认证。若缺乏经认证的数据,所有产品须按欧盟规定的默认碳排放量申报,而默认值一般较高,对于出口企业而言非常不利。如果中国的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利用了高端的减排技术达到高效减排效果,但无法获得实际碳排放量的认证,产品被缴纳高额的碳关税将尤为不利。
“中国企业如何闯关?”
对于出征欧盟的企业,马龙给出四条建议:
一是升级低碳技术,寻求技术转型。正式征收碳关税,中国企业可能承担额外的海外投资成本压力,削弱中国出口欧盟产品的竞争力。中国生产企业应加快探索、升级自身的低碳技术,达到高效减排,以突破碳关税对自身业务的限制。此外,企业也可考虑价值链转型以尽量减少潜在的负面影响。
二是把握过渡期,模拟评估正式征税影响。抓紧总结以往数据、预估未来趋势,结合自身定位与发展战略模拟评估欧盟碳关税可能带来的具体影响,为迎接CBAM的正式实施提前做好准备。
三是未雨绸缪,密切关注CBAM适用范围的再扩大。碳边境调节机制目前仅覆盖6个行业的产品。但欧盟计划在2030年之前将产品逐步扩展至欧盟ETS覆盖的所有产品范围,从而最终实现CBAM与欧盟现行的碳排放机制(Emission Trade Scheme,ETS)产品范围的统一。因此,中国高排放产业的各类企业都应开始关注碳关税的产品范围并关注其对自己的影响,相应采取措施应对挑战。
四是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部门多方合作。基于WTO的基本原则,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各方的利益所系和迫切期盼,中国企业应以CBAM为契机,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工程全线23座隧道全部贯通
- 国家医保局: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 方便群众“身边办”
- 供暖季来临各地准备好了吗
- 斗鱼重拳出击打击网络赌博,8月封禁463个违规直播间
- 吉达会议的“和平信号”
- 百余春节相关非遗带观众体验中国各地“过年”民俗
- (两会速递)高宗余:桥梁建设已成“中国建造”的亮丽名片
- 台风“山陀儿”已致菲律宾3人死亡 近22万人受灾
- 上海世博地区将建成13座世界顶级大型文体场馆
- “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将在全世界开启恶劣先例”
- 网约车订单层层转卖 有的订单佣金超过50%
- 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 国庆假期,为何博物馆那么“热”?
- 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大有数字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开启全面战略合作
- 北京今年拟新建机动车停车位超1.5万个缓解居住停车难
- 话剧《澳门秀》北京首演,探寻不一样的澳门文化
- 美国多地山火持续蔓延 已致1人死亡
- 新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25%
- 信息技术将改变工作方式 捷克:未来就业看重数字技能
- 多地充电费突破2元/度 实探风波中的充电站
- 热门推荐
-
- 两岸200名少年儿童福建泉州挥毫 竞逐“蔡襄奖”书法大赛
- 对话内蒙古科技特别贡献奖获得者:近40年守护“生命之树”
- “国际茶日”系列庆祝活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 “西南剧展”播撒戏剧之种 业内大咖期盼桂林艺术节“艺树生花”
- 安徽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现代水网骨干工程格局
- “90后”移民管理警察携妻戍边戈壁,获“北疆楷模”称号
- 中国医科大学辟谣其团队通过手机摄像头测血氧饱和度
- 高少萍:巧手剪出时代画卷
- 农业农村部公布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典型案例
- 江苏盐城落地全省首单贝类海洋蓝碳贷
- 6天爆发4次!X级强太阳耀斑频繁来袭,有哪些影响?
- 病人隐私岂是炫耀资本
- 国铁集团:“高铁因超员触发报警无法发车”为虚假报道
- 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附近海域发生4.5级地震
- 一日多预警 河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 珍视自然瑰宝 守护候鸟迁飞
- 湘粤快线货运列车“客车化”开行 加速“湘品入湾”
- 办理VIP送高额返利?小心预付费式旅游产品“陷阱”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将推出全新艺术歌舞剧《马可·波罗-丝路情缘》
- 边检携手警方在杭州湾北岸水域开展海上联合巡航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