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我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中新网郑州12月5日电 (记者 韩章云)在浙江,依托5G通信网络,“生态大脑”精准实现大气污染排查;在上海,土壤污染防治“一网统管”平台打通信息壁垒;在河南,“5G+智慧黄河”项目构建了覆盖广泛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网络……
12月5日,2023世界5G大会分论坛“5G与绿色环保论坛”在郑州举行。论坛以“5G赋能环保 守护青山绿水”为主题,业界权威专家、学者就5G助力生态保护、5G增效生态环境治理、推动未来环保建设问题建言献策。与会专家表示,当前,以5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并取得显著成效。
“在大数据的强力支撑下,北京冬奥会赛事期间,北京市PM2.5日均浓度为5微克/立方米到56微克/立方米,开闭幕式当天PM2.5浓度分别为5微克/立方米和9微克/立方米。”以北京冬奥会举例,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表示,融合大气环境观测、污染排放清单、数据模式模拟等手段,可对各项减排措施成效进行量化评估,从而有效实现大气污染防治。
河南是国家粮食核心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是黄河流域主要沿线省份,且位于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在全国生态环境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李维群介绍,近年来,河南依托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建设生态环境数据中台、生态环境信息服务门户等8个体系,以推动生态环境信息整合共享、协同管理、智能服务,努力实现污染管控科学化、环境评估智能化、企业监管精细化。
今年是5G进入商用的第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321.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8.1%;5G移动电话用户达7.5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43.7%;5G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已融入67个国民经济大类,5G应用赋能千行百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丰昌在论坛上表示,目前,生态环保工作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攻坚期,也是向科技要生产力的关键期,从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和水生态修复“三水统筹”角度出发,还需要5G等现代数字技术赋能监测、预警、治理平台的搭建与维护。
华为中国战略与Marketing部品牌部部长周建国建议,自然保护行业应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依托技术手段提升保护水平。同时将森林防火、生态保护等各细分领域的基础设施打造成共建共享的数字平台,以降低数字基础设施部署的难度和成本,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更高效保护。(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这样的竞业限制有效吗?(新闻看法)
- 澳前总理基廷:澳美英核潜艇合作是澳百年来“最糟糕的决定”
- 谷雨“牵手”中文日 汉字何以与节气相遇?
- 上海数据交易所着力推动长三角数据交易合作
- 我国最大滩涂光储电站投产
- 拥抱大湾区
-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挑大“梁”!通江达海的无人智能港口有多聪明
- 锦绣中国年|新疆各地多彩民俗上演 迎新春
- 广场舞过度扰民或被罚,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来了!
- 商务部:前10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6%
- 【对话先进制造企业】小米有底气喊出“高端”,凭的是什么?
- 体检报告中的窦性心律、T波改变都是啥意思?医师这么说
- 外媒:中亚国家深化合作 实现各国人民和平与繁荣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甘肃庆阳展示指尖上的艺术文化
- 调查: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78本
- 指挥家邵恩执棒40载:指挥的成功紧紧地拴在乐队身上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百余个 专家建言生命科学加速“AI+”
- 江苏镇江市消费者协会提醒:临期食品打折促销也别盲目囤
- 用活用好“AI+” 北京亦庄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数智”模式
- 热门推荐
-
- 云门舞集时隔四年登台新作《霞》展现多彩画卷
- 第四届中国创新食品大会在广东东莞开幕
- 张译为新片角色学习舞蹈 赞郝蕾是“太好的演员”
- 护士处方权应在严管与善用间做好平衡
- 首届“艾青诗歌奖”在浙江金华颁出 中国诗坛集体致敬艾青
- 台湾6月PMI回升 制造业厂商仍面临“去库存”压力
- 黑龙江:“大暑”不暑 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不超25℃
- 定档除夕夜 “欢乐湾区年夜饭”节目单公布
- 点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人民时评)
- 《谜式寓意:杨柳青年画中的多重世界》出版发行
- 广西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周专场招聘活动
- 中国年轻人“花式”相亲交友 盼邂逅浪漫爱情
- (寻味中华丨戏曲)清新婉转黄梅戏 引得“天仙”落人间
- 【光明论坛】准确把握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 冬日“暖消费”快速升温 带动消费市场迸发蓬勃活力
- 专家:慢乙肝患者不可擅自停药 轻度脂肪肝亦需医生干预
- 台风“苏力”生成 或致广东多雷雨
- 甘肃民勤“小城养老”模式 让“幸福银龄”原居安养
- 湖北后河保护区成功采集千余粒珍稀小勾儿茶种子
- “野蛮放生”何以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