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珠宝业需在工艺设计上持续发力
【市场观潮】金银珠宝业需在工艺设计上持续发力
本报记者 赵昂
《工人日报》(2023年12月05日 07版)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零售总额为264亿元,同比增长10.4%。这样的高速增长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在今年上半年,金银珠宝已经成为我国商品零售类别中增长增幅最快的品类。
尽管黄金价格持续高企,但消费者热度似乎并未减退。这甚至带动了全国黄金消费量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554.88吨,同比增长16.37%,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368.26吨,同比增长14.82%。
没有减退的还有投资者的热情,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第三季度,上市黄金零售品牌企业合计新增门店超过500家。天眼查数据也显示,2023年1月至10月,珠宝首饰行业新增注册相关企业266万余家,较去年同比上涨89.9%。
金银珠宝销量上升,除却贵金属实物投资需求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积压的婚庆需求持续释放,而这也促使相关零售企业不断下探门店布局,从一二线城市开始向县城布局。但是,这些积压性需求并非常态,一旦释放完成,市场很可能会面临需求不振的情况。
事实上,金银珠宝特别是金饰品,其存在的利润空间是可以被消费者“一眼看穿”的,因为金价本身是公开透明且随市场波动的,金饰品的价格往往就是金价加手工费。在相同克数的情况下,消费者自然更趋向于购买溢价空间最小的,这就使得黄金饰品的利润率有限,甚至为了提升销售额而不断压缩设计和利润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同品牌的同类店面很容易陷入红海竞争的局面,更不要说金银首饰店面,往往占据的是商场的黄金位置,固定支出的租金不菲了。
其实,考虑到实物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税费、回收价格较低等流通成本,以及交易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之黄金价格本身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大,所以,尽管黄金价格不断上升,但投资者直接以实物为投资品的并不多见。换言之,归根结底,金银珠宝等还是工艺品而非投资品,只不过是原材料本身具有较高市场价格的工艺品罢了。工艺品的溢价和利润空间,依然需要依靠工艺本身来实现。
正因如此,要摆脱可能的“内卷”局面,提高产品溢价率并得到消费者认可,金银珠宝行业需要在工艺设计上持续发力,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设计需求,通过更为新颖的产品设计来拓展产品的应用场景,并借此拓宽品牌形象。而在这一过程中,小额金银珠宝的销售,也可以拓展线上渠道,以节约企业的运营成本。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本核心CPI连续36个月同比上升
-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0%
- 31省份GDP目标,13省要跑得比去年快
- 双幕喜剧《高级病房》讽刺中见人生况味
- 云南丽江诚邀游客感受夏季“村晚”热情
- 10月中国CPI同比涨0.3% 食品价格高位回落
- 福建泉州举办“陈三五娘”文化节 七夕共赏民俗情
- 近200件当代龙泉青瓷精品荟萃一展宋韵美学
- 第三届中国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博览会在广州举办
- 江南华南贵州等地有较强降水和强对流
- 俄乌局势进展:俄方确认特维尔州坠机遇难者身份 乌军教练机相撞致王牌飞行员遇难
-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上线数字博物馆 开启“云游”模式
- 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出席“中日青年博士论坛”
- 杭州博物馆推特展 民众捐赠老物件唤醒城市记忆
- 未来或实现残疾车位预定 上海推动“随申码”迭代升级为“城市码”
- 河北廊坊市安次区发生2.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湖南农产品加速出海:蔬菜、活猪等俏销 臭豆腐冷链预制菜首出口
- 俄乌局势走向何方?普京国情咨文或披露重要信息
- HSK中国留学展在越南河内举行
- 热门推荐
-
- “组合拳”促科创积极性 上海加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发展
- 从山村“牧羊人”到“领头羊” 湖南桃江“80后”返乡蹚出特色路
- 南亚商品如何出口中国?专家支招
- 辽宁大连突降暴雨 造成两人意外死亡
- 高质量发展看河南|中原农谷背后的科技密码
- 俄总统普京签署命令 俄军事人员扩至150万人
- 韩媒:韩美联合空中演习当天,朝鲜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短程弹道导弹
- 菲律宾首都居民区发生火灾 已致15人丧生
- 比震灾更让叙利亚痛心的,是美国的无情
- 商务部:预计年内消费市场将继续呈现稳步恢复态势
- 辽宁加强行风建设 推动监管向差异化、精准化转变
- 【新春走基层】科技创新增年味
- 多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515万人次
- 穿山越海 西部陆海新通道助推经济发展再向前
- 中国人寿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投资存量规模超1万亿元 提供各类财产保险保障近100万亿元
- 导演郭帆走进校园谈ChatGPT:所有技术都是“双刃剑”
- 加拿大温哥华华人少女遇害案被告被裁定犯一级谋杀罪
- 自主研制、全球首创 中国新型压注式工法硬岩掘进机“穿越天山”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最新发声:中国经济运行积极因素在积累
- 每周最长69小时工作制引争议,尹锡悦承认:超60小时不利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