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河南|中原农谷背后的科技密码
央广网新乡4月28日消息(记者 彭华 见习记者 张丽娜)仓廪实,天下安。为了探寻河南农业生产常年丰收背后的秘密,4月27日,“高质量发展看河南”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验田,与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茹振钢面对面,了解河南小麦高产稳产背后的科技密码。
育种科技保高产
走进茹振钢的小麦育种基地,记者看到,麦田油绿,春风吹起一层层麦浪。麦田间立着一块块牌子,上面标示着不同的小麦品种。这些小麦看起来十分相似,但在茹振钢眼里,不同品种的小麦有不同的长势特点和环境适应特点。
茹振钢为采访团介绍小麦品种(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丽娜 摄)
茹振钢在试验田现场演示小麦抗风能力(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丽娜 摄)
“‘百农5819’这个品种是即将要推广的品种,其产粮水平现在是最高的,能年产一千七八百亿斤。你看看它的抗倒能力,这么大的风,依然巍然屹立。”茹振钢边说边为记者们现场演示小麦的抗倒伏能力。他大幅度挥动着手,拨动着小麦,模拟大风中的小麦生长场景,小麦屹立不倒,挺拔立于田间地头。
茹振钢为采访团讲解小麦培育技术(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丽娜 摄)
“以前,我们培育一个品种需要8年,现在培育一个品种只需要两年。我们通过对小麦基因的精准把控,加快育种,提高品种环境适应水平。现在的品种水平,不仅高产,而且非常安全,抗病性好,抗灾害能力强,遇风抗风,遇热抗热,遇冷抗冷,遇寒耐寒。”茹振钢与记者们漫步田间,哪一块小麦属于哪一个品种,哪一个品种拥有哪一种性状,他都如数家珍。
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田里不同品种的小麦(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丽娜 摄)
正是专家们对小麦育种技术的常年耕耘,才有了河南粮食高产稳产的成绩。
科研平台筑高地
“中原农谷这个地方不仅研究核心技术,创造小麦当中的领袖级品种,而且在科技研发方面引领整个黄淮平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茹振钢骄傲地说道。
中原农谷科研资源集聚,集合了众多农业科学研发平台。中原农谷半小时通勤圈内,聚集国家科研平台17个,部级科研平台33个,省级科研平台40余个,共同为河南粮食安全建设贡献力量。
坐落于中原农谷核心区平原示范区内的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于世界种业科技前沿,是河南省政府批准建设的首批省实验室,是国际一流的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平台,培育突破性农业生物品种,新育成小麦品种15个,玉米品种19个,花生品种6个。
中原农谷内的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黄淮生态条件,围绕河南小麦生产特点制定育种目标,开展高产、稳产、优质小麦育种与理论研究,先后培育并推广了一批“百农”系列高产品种,对河南省粮食安全生产和保持河南省在小麦育种和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些科研平台为扛稳河南粮食安全重任、保障国家种业安全自主可控方面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
农业机械助丰收
“除了在品种培育水平、培育速度方面下功夫,农业机械化也很重要。农机跟我们的品种结合,非常完美。”茹振钢为采访团进一步揭示了中原农谷建设背后的另一科技密码。
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生产的平移喷灌机(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丽娜 摄)
新乡市辉县的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实验室负责为中原农谷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提供灌溉设施设备。获嘉县作为中原农谷建设的西区,是高新技术转化集成地。位于该县的花溪科技,专注于秸秆打捆机研发与制造,研发专业的农机装备等。
花溪科技生产的粉碎除尘型秸秆打捆机(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丽娜 摄)
“像现在喷药,还有谁会背着药壶去喷药的?现在都是坐到地头一按,喷药小飞机就上去了,喷得又均匀又好,还不压麦子,不影响庄稼。”茹振钢为记者们讲述着农业机械化装备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农业机械为实现农业生产高效率运转提供了物质支持,“农机农技相结合,是中原农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高标准农田建设打基底
除了育种科技、农机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是河南粮食稳产高产的科技密码。“中原农谷规划区内高标准农田的土壤肥力水平很高,种子在这样的土壤里头,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茹振钢向记者们说明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河南农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高标准农田是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依托黄淮平原土壤肥力优势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获嘉县高标准农田(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丽娜 摄)
截至2022年底,新乡全市的耕地面积683.55万亩,已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580余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5%以上。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提高了粮食产量,降低了风险。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必须掌握核心技术、核心资源,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建设农业强国是我们国家实现强盛的根基。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其他方面才会越来越好。”茹振钢激动地说。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太原:“线上初印象+线下组CP” 助青年拓宽交友圈
- 首届中澳新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
- 网售新冠抗体检测上门服务,单人单次299-599元不等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 中新健康丨内地首部干燥综合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指南发布
- 2023世界半导体大会7月在南京举办
- 以色列派代表团参加停火谈判 加沙多地遭空袭致71人死亡
- 从一方屏幕出发,快手公益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
- 黑龙江伊春:打出创新“组合拳” 推动夏季旅游提档升级
- 去年以来广西警方破获经济犯罪案件4800余起
- 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四指廊项目迎来新节点
- 2024中国(永丰)碳酸钙产业大会举行 共探产业发展前景
- “自动续费”不能变成“扣费陷阱”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2024中国节”发布会
- “北大仓”千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上海虹桥边检站在虹桥商务区海外发展服务中心设立“移民管理服务平台”
- 北京文化论坛将首次举办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以色列航空一架飞机在希腊紧急迫降
- 【文化拾遗 魅力泉州】有声手账|创新发展,让花灯非遗绽放光彩
- 热门推荐
-
- 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 专家:抓住“黄金4分钟”十分重要
- 等待75年 浙江衢州六烈士后人首度团圆
- 綦江2024年第1号洪水形成
- 东西问·荐书|中国茶叶如何塑造欧洲人的生活?
- 总台记者观察丨多方反对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
- 浙江仙居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即将开馆 系法开署贷款项目
- 烟台警方侦破一宗非法经营烟丝案
- 云冈石窟“搬进”文博与文物“零距离”接触
- 暑期档电影市场强势来袭
- 中国民众假期跨城追剧、打卡博物馆 文旅融合更精彩
- 浙江乡村观察:沿“路”寻“鲜” 解码共富
- 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发生4.5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专家:中国经济韧性经受住了考验
- 津巴布韦卫生部:该国首次确认两例猴痘病例
- 农业农村部:将符合条件的现代设施农业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
- 中欧班列(合肥)今年发运量已超去年全年
- 雄安自贸试验区累计注册超1500家企业
- 中欧商学院第三次将课堂“搬到”伊利,实境研讨可持续发展案例
- 湖北推动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站点建设
- 《桂梅老师》将进京巡演再现榜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