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湖北秭归:“困牛塘”蝶变乡村“振兴堰”
中新网宜昌12月4日电 题:湖北秭归:“困牛塘”蝶变乡村“振兴堰”
作者 周华山 赵宗政
初冬,在三峡库区的湖北省秭归县,大大小小的堰塘星罗棋布,成为点缀峡江画卷的灵韵之笔。今年以来,该县通过小微水体治理,实现“还堰复景”,让一个个“困牛塘”蝶变为乡村“振兴堰”。
秭归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长江流经秭归64公里,滋养着西陵峡两岸民众。然而在“见不到江”的乡村,村民却饱受缺水之困。
秭归县水利湖泊局工作人员白波昌介绍,秭归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难引难留、容易渗漏,加之峡高谷深、山高坡陡,人员居住与产业分布分散,水利建设难度大,许多村民以前只能靠挖掘堰塘引流高山泉水,解决生产生活需求。
在郭家坝镇熊家岭村,大大小小的堰塘有120多个,修建久远、权属不清。自来水入户之后,村民们对堰塘疏于管护,曾经的水源地变成了“困牛塘”。2022年发生干旱时,村民们“望堰兴叹”,只能花大价钱买水灌溉。
白波昌说,旱情坚定了秭归进行小微水体治理的决心,该县整合资金1600万元用作奖励,撬动民众主动“修堰护水、引水兴村”的积极性。
“自己投一点、政府补一点。”熊家岭村村支书孙大禄说,修堰、管堰的过程都采用“共同缔造”的办法,大家商量着把泉水引进了堰塘。
秭归两河口镇两河村的天鹅池也重新焕发了光彩。治理前,这个建于1956年、设计容量5万立方米的堰塘已沦为了只能容纳2000立方米的小水池,经过治理后,已恢复库容,满足附近10个组的产业灌溉。
通过“还堰复景”的小微水体治理,秭归县不仅实现了农村人居饮水、产业灌溉“双稳定”,也推动了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
71岁的两河村村民王功元在家门口种植了6亩小水果,有蜜桃、石榴、李子、杏子。“以前冷冷清清的山村,现在游客旅游络绎不绝,自己的小水果不愁销,今年卖了6万多元。”王功元说。
白波昌说,以堰塘治理为特色的小微水体治理体系,为秭归县流域综合治理增添了“微”力量,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微”动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芭蕾舞蹈组诗《榜样》将亮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 职场疲劳带来健康风险 上班族如何为心血管“解压”?
- 每日万吨运全球 内蒙古小城猫砂经济正夯
- 中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闭幕:赓续传统 冀“圈粉”年轻一代
- 中国贸促会:一季度受访外资企业对多项营商环境指标满意度超80%
- “田野玫瑰”绽放三星堆:“她力量”撑起考古发掘半边天
- 山西太原市图书馆展出《中华再造善本》 冀望“圈粉”“Z世代”
- 普及历史知识 来看老郭的长城直播
- 江西108条(段)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全部开工 已完成投资396亿元
- 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已超275亿元,直播收入占比最大
- 北京出台七大举措促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天津滨海机场1号航站楼国际进出港新场地转场投用
- 首届“豫见新疆”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在新疆哈密启动
- 台风“摩羯”逼近 海南发布海浪红色预警
-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完成二十年 DNA何时实现“随手测”
- 厦门推三项医保便民举措 涉及新生儿医保、生育津贴、住院就医
- 广西南宁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同比下降37%
- “嘘~让他睡” 两天无休的震区消防员睡着了 队友拍下了这一幕……
- 北京特大暴雨致129万人受灾
- 文化中国行|8组数字带你看神奇的巴丹吉林沙漠
- 热门推荐
-
- 2024年上海出入境邮轮将达380余艘次
- “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醴泉铭》重刻碑在欧阳询故里揭碑
- 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掘进破千米 月进尺426米创世界纪录
- 如何解决临床痛点?专家:医疗创新带来确切疗效、提升依从性
- 中国央行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
- 安徽繁昌人字洞考古发掘25周年成果发布
- 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首辆进境展车通关
- 韩国市民团体公布报告:福岛及周边水产品放射性铯检出率比其它地区高7倍
- 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中国市场向世界展现了众多发展机会
- 二手交易市场有多火热?电商交易规模超5400亿元!
- 韩媒:韩国多个市民团体举行集会 要求尹锡悦辞职
- 太平洋岛国系列新书发布
- 暑期消费热的多重启示
- “四下基层”在宁德:聆听年轻干部讲述“调查研究下基层”故事
- 京城夏日遛娃小而美 进山纳凉不远行
- 泰国学者:共建“一带一路”为泰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 2月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24562万人次
- “梅花”领衔展演 福建推出约100场惠民演出
- 三伏天祛湿 不妨常按这6个穴位
- 寒潮继续影响北京 今天起至周末气温回升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