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 能源保供“组合拳”让百姓温暖过冬
近日,随着今年秋冬第二场寒潮到来,我国多地气温明显下降,部分地区气温骤降10摄氏度左右,为冬季能源保障和供暖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目前,各地主要煤矿持续加强生产管理,不断推进煤炭稳产增产,保障冬季用能需求。
在全国最大露天矿之一的华能伊敏露天矿,一台台无人纯电动矿用卡车正在开展装卸工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卡车是日前刚研发出来的最新成果,目前已完成9台卡车的生产测试,实现了“真无人”运行、和全天候不间断作业,作业效率达人工工作效率的100%以上,为煤炭稳定供应提供了支撑。
华能伊敏煤电公司生产总指挥 郑安:我们今年生产原煤超3168万吨,同比增加了36.85万吨,完成煤炭外运超2007万吨,同比增加13.02万吨,累计发电量超170亿千瓦时。
在我国首个2亿吨煤炭生产基地神东矿区,百米井下,工人正手持遥控器,操控着采煤机作业。在这里,每天约有110列车煤炭从这里发出。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总调度室副主任 李海龙:进入取暖期后,我们优化调整矿井开采,满负荷生产优质原煤,所属13个矿井日均产煤达到53万吨。
10月份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煤炭企业大力推进煤炭保供稳价,全国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煤炭最高日产量达1193万吨,创近年新高,电厂供煤持续大于耗煤,为煤炭期现货价格大幅回落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确保能源安全保供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奠定良好基础,全力保障今冬供热用煤。
港口铁路运煤忙 提升运输效率
煤矿的煤生产出来了,能否第一时间把足够的煤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呢?一起来看记者在港口和铁路运输场站的采访。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我现在是在河北沧州黄骅港,这里是我国“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来自内蒙古、山西等地的大量煤炭,就是在这里由铁路转为海运,发往全国各地。我们可以看到整列车的煤炭,正加紧卸车,码头上运煤的货轮也繁忙装船。自10月份以来,港口煤炭出港量超3300万吨,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多地港口、铁路卸运煤量均实现了增长。在“西煤东运”重要能源通道大秦铁路,截至10月份运输煤炭已超35007万吨,同比增加1224万吨。在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调度中心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在协调发运列车,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煤炭运量31036万吨,同比增加1281.3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
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调度室副主任 赵海军:四季度以来,我们保持日均运量107万吨以上,日均上线运用机车265台以上,刷新2万吨重车月度开行、单日煤炭运量、单月运量等运输指标纪录18项次。
同时,我国多地港口煤炭吞吐量相比同期均有所增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沿海港口共完成煤炭吞吐量14.4亿吨,同比增长4.9%。
各地电厂稳产增产 全力保障今冬供热
各地主要电厂多措并举,全力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确保冬季能源供应稳定。一批改造新增供热项目也陆续投入使用。
为满足今冬的供热需求,一些电厂创新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供热保障能力。在世界在役最大火力发电厂——大唐托克托发电厂,近日刚刚完成了两台60万千瓦空冷机组供热改造,改造后可以实现多模式供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可以为呼和浩特市提供200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可满足约20万户居民供热需求。
在四川广安,画面中这个火电厂6台机组已经全部达到满负荷发电状态,正向当地工业园区9家热用户输送源源不断的热量,供热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59%。在北京的华电运行中心,电厂的发电状态也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电力的优化调度,截至目前,华电集团供热面积已突破8亿平方米,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5.88%。
华电运行中心工作人员 李昂:10月份以来,我们集团各区域居民采暖供热量可满足约300万户家庭采暖季用热。特别是进入11月份以来,供热量同比增长超过了11%。
改造既有供热能力的同时,各地也大力开拓新项目。在河北石家庄,华能上安电厂日前成功开发了3个优质新煤源点,为机组提供了顶峰压谷的优质高热值煤。记者了解到,这家电厂目前承担着石家庄市区、鹿泉区、井陉县、赞皇县4000万平方米的供热工作,供热面积占石家庄的20%。
华能集团生产部主任 陈江:今年,我们整个集团供热面积还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突破10.2亿平方米,进入供暖季以来,居民采暖供热量同比增加10.19% 。
在青海省,兴海县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刚刚建成投产,项目安装3台30兆瓦蒸汽锅炉,创新采用“电极锅炉+空气源热泵+蓄热罐+智慧控制系统”集中供热站工艺路线,可使用户室内保持22℃以上的恒温,保障了全县近百万平方米、近4万居民的冬季供暖稳定。
大唐青海兴海清洁供暖中心主任 缪培合:项目替代了老旧的100蒸吨燃煤锅炉,有效兼顾民生供暖和环境保护,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3.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5万吨。
我国首个跨城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
作为清洁能源的核电,也逐步加大在冬季供暖当中的贡献。25日,我国首个跨城核能供热项目——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启动山东烟台到威海跨区域供暖,开启核能“双城”供热新纪元。
“暖核一号”核能供热是从核电机组高压缸排汽作为热源,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进行多次的热量交换,最终通过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送到千家万户。同时采取多道隔离回路,加上辐射监测等手段,确保核能供热的安全可靠。
此次投运的跨区域核能供热项目通过热电联产技术升级和抽汽改造,使核能供暖跨城长距离送达威海乳山市,首次实现核能跨城供暖。
国家电投核能发展总工程师 吴放:项目覆盖乳山主城区630万平方米,满足当地约20万居民清洁取暖需求,这个供暖季,“暖核一号”供暖面积将达到1250万平方米,惠及海阳、乳山两市近40万居民。
“暖核一号”三期“跨区域”核能供热项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核电机组核能供热能力,再次刷新单台核电机组最大居民供暖面积记录。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暖核一号”已为烟台海阳市稳定供暖4个完整供暖季。(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 王小龙 阮超 沧州台 山西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两会速递)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农村居民收入超全国平均水平
- UNAIDS报告:2022年全球新增13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 7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9% 物流行业整体运行平稳
- 创新驱动老工业基地吉林走得“更快”“更远”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融媒体直播《绿水青山的中国》出发活动举行
- 体检报告中的窦性心律、T波改变都是啥意思?医师这么说
- 应对寒潮,上海各方启动预防应急保障
- 抖音电商年销农特产47.3亿单 货架场景带动销量增长137%
- 普惠信贷增量扩面提质 精准赋能重点领域
- 房价持续下探,买房好时机到了吗?
- 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发现一批境外恶意网址和恶意IP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有哪些设计巧思?
- (身边的变化)浙江枫桥:“洞见”基层治理现代化“新风景”
- 助力乡村振兴 拼多多为冀陇两所中小学捐赠爱心物资
- 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智能化转型带动上下游企业效能提升
- 湛江市三防办发出紧急提醒:非必要不外出!
- 通过数字看经济 各行业乘势而上展示勃勃生机
- “任建国、任国忠、任立红艺术展”在悉尼成功开幕
- 广东从化陈禾洞保护区发现新物种“广州沿阶草”
- 马来西亚能源转型获进展 将力推东盟电网
- 热门推荐
-
- 山西电网2024年15项迎峰度冬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 业界专家学者齐聚重庆 共话人工智能赋能未来医学发展
- 四川打造动力电池产业高地 宜宾被授予“中国动力电池之都”
- 北京台胞观看音乐剧《逐梦》:大陆高铁发展历程令人振奋
- 中国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镜在广州诞生
- 昌景黄高铁全线开始联调联试
- 京城多元市场主体成立品质服务共建联盟 首批吸纳28家成员
- 海内外专家成都共论公园城市文化特质
-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紧急调运中央物资支持天津防汛排涝
- 日媒:东电公布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隧道照片
- “薪火”相传 亚运里隐藏着多少“良渚”密码?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发布限制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有关规则答记者问
- 《你就在我身边》首映 讲述原生家庭与青春爱情
- 新闻观察丨屡下“黑手” 美国是当今世界重大风险源头
- 西安多措并举促消费 新能源汽车年末“冲刺”供需两旺
- 国际锐评|看“黑客帝国”这只利爪如何作恶
- 重视生命早期1000天脑发育有多重要?权威专家这样解答
-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前三季度银行累计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2.4万亿元
- 海合会国家冀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
- 多领域数据“火热” 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