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调研】中国盾构机如何建链成群?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盾构机被称作“工程机械之王”,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天,全球每十台盾构机中就有7台来自中国,这背后是怎样的产业链支撑?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在我国最大的盾构机整机企业——中铁装备的总装车间,记者看到一批出口海外的盾构机正在集中交付。如果把这台盾构机拆解开,一共有1万多个零部件组成。从这个产业链地图可以看到,刀具和主轴承主要聚集在河南,电机主要在山西,齿轮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重庆。而如果回到10年前,这些关键零部件还都要依靠进口。
刀具就像牙齿,决定着一台盾构机的掘进速度,做刀具的材料既要高硬度、耐腐蚀,又要柔韧性好、耐疲劳。为了攻克这种特殊的材料,中铁装备和清华大学进行联合攻关,对十几种添加元素进行了上千次试验,最终解决了超硬材料高强、高韧的难题。
作为产业链上的“链长”,多年来,中铁装备通过这种协同创新机制带动了1200多家企业的发展。在这个仓库里,记者看到摆放着电机、液压泵等配件的货架有五六十排,就像一个“盾构机的零件超市”,如今有160多家本地企业为盾构机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
同时,工程师们还在不断推动盾构机的焕新升级。盾构机种类从10年前的2种增加到现在的15种,原本只能水平前进,如今能上下坡、能拐弯,还能垂直作业。现在,中国盾构机还在向智能化、“无人掘进”发展。
得益于我国完备的产业链和不断迭代的技术创新,如今,我国盾构机已占据全球70%的市场,上下游企业达到上千家。仅中铁装备,盾构机订单总数超过1600台,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销量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一。
(央视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林毅夫展望中国经济提出三个相信
- 小天鹅在湖北竹山“休整”觅食
- 粤印发“三年行动方案”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
- 美媒:美国暴力极端分子威胁持续 军人激进化程度上升
- 直击三峡北线船闸检修
- 首届国际粳稻建三江峰会举行 多国专家助推中国粳稻国际化
- 北京中考改革政策发布
- 新疆察布查尔县水稻示范田创两项单产纪录
- 今日辟谣(2023年5月6日)
- (走进中国乡村)浙江德清:全域美丽带动全民共同富裕
- 拆篱笆、划红线,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再提速
- 了解汉字文化 哈萨克斯坦孔院将课堂搬进展览
- 吉林白城滑冰馆屋顶塌落:投用至今不满5年,曾审计出多个问题
- 给“网络算命”戴上法治“紧箍咒”
- 山东国际古迹遗址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孔子故里举行
- 中国财长:中国财政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 浙江温州“百团千企”启航出海 协力扬帆共拓国际市场
- 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警:江西湖南等部分地区风险很高
- 长春高空抛物致人死亡案进展:抛砖男子被最高法核准死刑
- 新中考正改变教育生态,家长的育儿经该变了
- 热门推荐
-
- 《红楼心解》从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红楼探寻新意义
- 2023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 瑞福®(乌帕替尼缓释片)纳入医保,填补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治疗空白
- 2023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在南非举行
- 通讯:在内蒙古牧业大旗教书的北大毕业生
- 云南镇雄县凉水村山体滑坡救援:第4名被困人员被救出
- 英国“脱欧”三年 “最初的梦想”实现了吗?
- 手炉:故宫里的古代“暖宝宝”
- 江南山镇里的中秋:传统与时尚“邂逅” 中外游客共享良辰美景
- 暴雪+冰冻+寒潮黄警齐发!全国公路多路段受影响,两部门出手
- 西南地区首个9H级燃气电站项目1号机组在川投产
- 中欧班列(中豫号)中国郑州-俄罗斯圣彼得堡线路开通
- 赣鄱青年记:“90后”社工蜕变记
- 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与伊朗马利克国家博物馆和图书馆签署合作协议
- 太行山沿线四省市“携手”讲述太行故事 打响太行山旅游品牌
- 春节期间北京将开展7000余场文旅活动 邀市民“文化过大年”
- 首趟车发出!广汕高铁今天上午正式开通运营
- 浙江南湖发布10亿科创基金 为科创转化注入“金融活水”
- “三八”国际妇女节:认识更年期 关爱身边的她
- 拓宽对外交流合作渠道 江西南昌积极推介APEC商务旅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