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长:中国财政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2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同时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预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不及预期。但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当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蓝佛安说,今年以来,财政部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组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积极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蓝佛安说,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9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到28.55万亿元,持续保持较高的支出强度。
同时,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将更多资金用于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确保重点支出力度不减;加强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保障,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补充地方财力,支持地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并督促地方将财力下沉基层,支持基本民生保障。
蓝佛安介绍,今年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4000亿元,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闲置资产,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指导地方依法依规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存量资金,保障财政支出需要。
他还指出,总的看,当前基层“三保”呈现总体平稳、局部偏紧的态势。根据全国基层财力总量测算,“三保”底线是有保障的。以2023年为例,基层“三保”支出约占可用财力的五成左右,如果再加上其他刚性支出,占可用财力的八成左右。局部地区“三保”压力增大,主要是受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土地出让收入下滑以及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等影响。(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东以“数”推动城市蝶变升级 智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 “主动披露”新政实施一周年 海南诚信企业享红利
- 江苏扬州“妙聚他山”非遗文创大集开市 尽展非遗之美
- 津兴城际铁路开通运营 京津冀区域铁路网布局进一步完善
- 婺源爱心义诊:让健康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 第24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发布多项成果
- 在渝两岸婚姻家庭欢聚一堂:迎端午 忆民俗
- 维权缺乏“实锤”,小说“融梗”是再创作还是抄袭?
- “天生狂才:神迷卡拉瓦乔”画展在蓉开展
- 柬埔寨证券公司CEO:柬资本市场将迎来“黄金十年”
- 【东盟专线】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帮扶援助 柬埔寨10万民众受益
- (身边的变化)“生态司法守护一件事”助推浙闽两省携手共护绿水青山
- 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次日,附近海域连发两次地震!
- 沉浸式旅游风靡山东 游客“入戏”游玩赏景
- “中国美食地标城市”福建福鼎举办啤酒美食节
- 犯罪电影《逆鳞》北京首映 沈腾演绎狠辣大哥
- 大家人寿王刚:养老社区产品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是入住率的关键
- 外媒:9件中国明清时代瓷器在德国被盗 价值超百万欧元
- 国际最新研究:地球早期甲烷形成或比之前认为的更容易也更普遍
- 山西晋城铁壶匠心传千年
- 热门推荐
-
- 中国操盘手揭秘短剧出海“神话”
- 农工党青海省委会建言“生态大省”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 澳大利亚邮政推出龙年纪念邮票:红底配金龙超有“中国风”
- 湖南举行巾帼创业创新大赛 激发妇女创业创新活力
- 从象牙塔到泥土地 广西“95后”女孩把办公桌“搬”进绿水青山
- 广西钦州海关多举措助力钦州加工贸易提档升级
- 不合理差评的“紧箍”如何松一松?
- 中新健康|何种饮食方式更健康?国际最新研究称肠道菌群“有话说”
- 第四届全国民营剧团优秀剧目展演启幕
- 乐高玩家齐聚福州 探索文旅发展新业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有望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 甘肃“土特产”逆冬拓出口“朋友圈”
- 伊朗多地纪念苏莱曼尼遭美国暗杀五周年 总统发表讲话
- 巴黎奥运会开幕在即 攀岩纪念邮票今日发行
- 吉林将选派一批“科创专员”协助企业创新发展
- 中国驻日本使馆提醒在日同胞防范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
- “夏一站西塘”文旅推介首进云南 邀云南民众畅游江南水乡
- 马来西亚留学生林芊吟:从小喜欢中国,钟情古诗词
- 引导科创和金融“双向奔赴”
- 河南民营企业前三季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逾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