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平台暴力内容短视频乱象:惩罚无底线引流博打赏
惩罚无底线引流博打赏
记者调查各大平台暴力内容短视频乱象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两个穿着T恤的年轻人并排站立,各自垂着胳膊挨近对方,胳膊上从肩到腕依次排列4个大号夹子夹住皮肉,4对夹子两两用橡皮筋连着,然后两人向相反方向歪身,橡皮筋产生张力拉扯双方的皮肉,谁先忍受不了疼痛算输,被对方用拳头敲打头。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某平台看到的一则短视频,其中展现的生理痛苦让人非常不适。
记者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检索发现,含有类似暴力内容的短视频不在少数,有的是暴力惩罚,有的是暴力殴打,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短视频点击量动辄几十万次、上百万次,短视频的评论区中,还有不少网友让博主“打得再用力些”。
这种包含暴力内容的短视频何以突然火爆?是否存在不良导向?相关平台是否有责任对此予以治理?带着这些问题,《法治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暴力内容随处可见
违背公序良俗底线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记者搜索“挑战类游戏”,随机发现一个名为“××【砥砺前行】”的主播,其粉丝量高达58.2万人,发布的短视频内容多为通过游戏输赢进行相应的打人惩罚。
在其中一则短视频中,3名男子通过石头剪刀布定输赢,输的人要跪在椅子上被其余两人用拖鞋抽打“八十大板”,实际上打20下。
第一局,一名红衣男子输,他刚在椅子上跪好,另两名男子就各拿一只拖鞋使劲儿抽打其臀部,结果导致其连人带椅摔倒在地。随后,两名男子将红衣男子扶起来后继续抽打。游戏继续,接下来三人有输有赢,但其中一位男子被打后,疼得一直揉臀部,脸部因为疼痛扭曲变形。
记者发现,此视频内容不但阅读量很高,点赞量达2.1万个,收藏量也超过了1.1万次。记者浏览该博主的其他短视频,看到点赞量也都不低。在短视频的评论区,不少网友留言称,“真的很好笑,多拍点,爱看”“鞋底板子打不过瘾,竹竿打人更刺激”,还有网友留言称“真的打啊”……
在这个短视频平台上,记者还随机搜索到一个名为“三一八××”的博主,其账号有5.5万粉丝,主播定位同样是搞笑挑战。
以其中一短视频为例,一名用黑布蒙着眼睛的男子,拿着扫把在场地里弯腰行走,其余几名男子光脚上绑着尖叫鸡(一种玩具)围绕蒙眼男子慢悠悠行走,尖叫鸡发出声音后,蒙眼男子据此辨别位置,用扫把铆足了劲向有人处击打。
游戏期间,只见蒙眼男子挥舞扫把到处乱打,有的人被打到头疼得一直揉,有的人脸上被扫出血痕,有的人身上被打出红印。
记者注意到,该视频点赞转发量过4万次。
在另一个社交平台上,记者同样随机搜索到不少暴力内容类短视频。比如某博主发布的各种惩罚类视频中,有一个用弓弦弹人事例。双方以石头剪子布定输赢,输家背着弓,弓弦置于后背及臀部,获胜方用力拉弓弦到极限,然后猛地松开,弓弦弹到输家背上及臀部,每局游戏结束都伴着一声惨叫。
记者在多个平台检索发现,类似暴力内容短视频平台上并不少见,而这些短视频大多以“搞笑”面目出现。
根据《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等相关规范,短视频不得渲染暴力、展示丑恶行为等内容,比如展现过度的生理痛苦,对普通观看者可能造成强烈感官刺激,从而引发身心厌恶、恶心等不适感的画面。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认为,此类短视频的火爆,无疑是向社会传递了一种暴力情绪,有违我国相关管理规范。此外,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但这些暴力内容,违背了公序良俗。
在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敏看来,短视频内容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这是应当遵守的底线,暴力、低俗的短视频突破了这种底线,存在不良导向。
不良内容吸引眼球
以流量引用户打赏
主播发布暴力内容短视频并非一时心血来潮。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随机看到一则暴力惩罚内容直播,女主播和粉丝玩游戏,当粉丝送出主播想要的礼物时,主播就会以暴力惩罚自己取悦粉丝。
去年12月,一则短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是几名男子用胶带把一名身着黑色羽绒服的女子捆绑后,向其泼墨并进行殴打。经有关部门调查,视频中的人员是在相约“直播PK打榜”后,对输的一方进行“惩罚”。
今年6月,云南昭通4名主播为迅速涨粉并在直播过程中获取更多“打赏”,制造互殴假象,误导大批网友围观。后被有关部门予以处罚。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定位于搞笑领域的短视频主播中不乏以暴力内容为卖点,发布包含暴力内容的短视频,而且,如果一个视频爆火后,许多模仿视频也就应运而生,蹭热度、赚流量。
一位在短视频领域从业多年的人士介绍说,暴力或者演绎暴力的短视频主播并不在少数,他们目的是想通过制造冲突场景、直播暴力场面吸引用户为他们“叫好”并会用“我会打得更厉害”等这类话语引导用户去打赏主播。
因此,杨敏认为,短视频或直播中,有些主播为了获取流量和关注,采用暴力惩罚方式来博人眼球。但是,暴力惩罚行为违背了公共秩序、善良风俗,可能会对社会风气形成一些不良诱导。严重的还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等,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一个佐证是,今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名男子在直播间连线“PK”时产生摩擦,两人的“PK”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其中一名主播樊某进入另一名主播家中,“抢夺”对方手机并对其进行辱骂、殴打,而这一过程也实时地传送到直播间。后经警方调查,两名男子“直播打架”是二人协商好的剧本,目的是吸引更多流量,博取用户关注“打赏”。警方对两人因扰乱公共秩序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强化平台巡查责任
发布典型案例警示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在郑宁看来,在我国的网民中,青少年用户占有相当规模,尤其是短视频用户以青少年群体为主。包含暴力内容的短视频可能会向未成年人传递了负能量,可能会引起未成年人的模仿。
“正是基于此背景,有必要强化短视频App平台的主体责任和日常规矩。”郑宁说,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规定,各级网信部门对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平台开展专项督查。对于暴力惩罚式短视频等类似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内容,执法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巡查。
“与此同时,应该鼓励公众对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进行监督,完善投诉、举报渠道。”郑宁说。
杨敏梳理发现,近年来,相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短视频、直播的规定。例如,2021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强调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坚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不断推出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2022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指出网络主播应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修养个人品德。
“相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在此基础上细化监管规范并予以监督实施。”杨敏认为,短视频或直播的平台应当合理设计智能推送程序,优先推荐正能量内容,对于违法违规的短视频或直播应当及时关停。
郑宁还建议,平台对于包含暴力内容的信息要进行限流,或采取下架、删除等举措,同时也可以发布一些公告,通过典型案例的发布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云南铁路今年前10个月发送旅客量同比增长12.7%
- 云南临沧:非遗傣族造纸产品焕发生机远销国外
- 美国参议院投票否决两党边境和军援法案
- 春节期间北京推出十项便民措施服务大客流
- 新技术助力中国纺织业——“智”变升级,“织”造未来
- (新春走基层)江西景德镇打造“长者之家” 助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 中国东极北极间首次实现直飞
- 齐市三十四中教学楼项目曾流标后再次招标,施工方或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 中国首个海上浮式光伏实证基地在烟台投用
- 《我们这十年》开播:聚焦十年成就讲述“我们”的故事
- 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 前十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同比增长近两成
- 籼稻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阐明
- 珠江委完成粤桂琼16宗防洪工程设施水毁修复检查
- 百家媒体聚焦佳木斯摄影采访活动开幕
- 东莞一养老院发生火灾致3人死亡
- 各地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如何稳妥有序布局
- “化工城”吉林稳步迈向“生态城” 好环境释放新福利
- 北京海淀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 辽宁建昌遭遇强降雨 8月20日全县停工停产
- 热门推荐
-
-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迅速 能源领域新发展为经济增动能
- 南非政府大幅上调汽柴油价格
- 5月27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7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2.5点 运力供给呈现较充足态势
- 马士基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设立国际中转集拼中心
- 法国动画制片人皮埃什:《神笔马良》给我很多启迪
- 年终盘点:东方雨虹2024年十大关键词
- 广州市首届穗台科技创新年会成功举办
- 兴凯湖进入候鸟南迁高峰期 日均过往候鸟达3.5万只
- 美拟对中国制造联网汽车开展国家安全风险审查 商务部回应
- 3000多年前赫梯帝国因何毁灭?国际最新研究称或重大干旱导致
- 书市回暖,客流增加——实体书店迎来“春风”
- 8月份海南全社会用电增速居全国第一
- 美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首次载人试飞因技术故障取消
- 筑牢“旅游搭子”的契约和信用防线
- 兰州高新区探招商新机制:要以“亩产”论英雄
- 万物相连 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将超23亿
- “碳”路先行|政企研代表聚首山西共议煤炭绿色低碳发展良策
- 中国2024年度拟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3000余件年总产值超9000亿元
- 南京清明节长江公祭:放飞气球江中撒花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