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产业博览会开幕 产业国际化受关注
中新社哈尔滨11月15日电 (记者 王妮娜 姜辉)11月15日,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中国大豆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开幕,黑龙江省大豆国际化的话题引多方关注。目前,黑龙江省大豆制品已出口至美国、德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黑龙江是中国优质大豆生产地,大豆种植面积占中国的40%以上。2022年,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7397.5万亩,产量达到95.355亿公斤,占中国的47%。
当日博览会上,大豆板块以“发展大豆产业、提高供给能力”为主题,通过举办权威发布、专题报告、产销对接、产品展示等活动,构建大豆产业发展新平台。
记者从博览会上了解到,在黑龙江省,嫩江市、讷河市、五大连池市和富锦市都是种植大豆的主力。多地大豆产业已步入国际市场。
“‘讷河大豆’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设有100万亩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原料大豆基地,有6.7万亩土地获得黑龙江省首家欧盟有机认证大豆种植基地。”讷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克峰说。
讷河市大豆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年大豆产量保持在45万吨左右,该市年加工大豆约40万吨,豆饼粉出口至美国、德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豆总产值达到45亿元人民币。
布局国际,黑龙江省用科研“硬实力”,支撑大豆产业链。黑龙江省拥有中俄大豆联合研究中心等近20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建有一支省级大豆产业协同创新推广体系专家团队,致力于大豆生产加工技术研究。
为延伸大豆产业链,黑龙江省级财政投入2108万元人民币,大力开展大豆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推广。其中,东北农业大学采取国际最先进的生物解离工艺,开发出功能性植物天然提取物。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将生物发酵技术引入中药加工领域,在中国率先建立大豆及药食同源中药复合菌纯种定量发酵技术,在肠道菌群与健康国际前沿研究方向上迈出了新一步。(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申遗十年,“豫”见运河新风光
- 超20万辆!山东“以旧换新”激发汽车消费热潮
- 生蚝小镇的生意经
- 北方地区多降水和冷空气活动 南方地区高温持续
- 江西省首届户外运动发展大会在江西南昌开幕
- “经济通道”如何转化为“通道经济”
- 13日22时后北京降雪预计再度加强 14日白天仍有中到大雪
- 青海:“真金白银”政策落地 吸引人才投身绿色算力产业发展
- 探寻那些浸满茶香的北京地名
- 又到一年吃菌时!常见毒蘑菇图鉴,很多“平平无奇”
- 聚焦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央行:进一步扩大柜台债券投资品种
- 山东胶州剪纸艺人“纸上生花” 方寸之间展现指尖艺术
- 特朗普律师伊斯特曼等两名被告向佐治亚州司法当局自首
- 2023年元旦假期出游热情攀升 跨省游受追捧
- 服务小微企业 天津“基于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融资创新应用对外公示
- 公募降佣7月1日起实施,预计每年节约成本约200亿
- 台湾活石斑鱼首度“登陆”福建平潭
- 11月4日央行开展17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第六届中阿博览会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大会签约金额逾34亿元
- 热门推荐
-
- 被定一级学科,是书法爱好者喜讯
- 2024中国汽研汽车指数“极北寒测”正式收官
- “乡村所需”链接“企业所能” 上海民营企业踊跃投身乡村振兴
- 近20个国家300位专业采购商将参加景德镇瓷博会
- 菲仕兰连续四年荣获“大中华区最佳职场”
- 用户从二点三亿增长到四点九亿 网络文学向广阔处生长
- G7承诺将向乌克兰提供长期军事支持 俄方:危险!
- 城市轨道交通里程破1万公里,北京上海列第一梯队
- 手机诞生50年了,你知道第一通电话打给了谁吗?
- 何占豪长影执棒再现经典《梁祝》 91岁创作仍不停
- 台风“康妮”影响减弱 福建海上生产作业陆续恢复
- 第三届福建省民营剧团优秀剧目(折子戏)展演福州闭幕
-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宣州区:特色产业“拼”出多彩乡村图
- 龙文化扮靓湖北“最美休闲乡村”
- 过年了 老人要小心这些危险
- 新疆北部和西南部有较强降雪 弱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 国际机构最新报告:中国绿色转型带来空气质量改善
- 中国多个核心城市土拍升温
- 量身高、限血型、卡地域 畸形的用人观伤人也伤“企”
- 婚介服务、体育健身等合同设冷静期 上海推广10个合同示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