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十年,“豫”见运河新风光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弋/文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一首《长相思·汴水流》,绵绵运河水,将白居易的相思之情,从中原带到了江南。流的是水,传的是情,连接的是中原与江南,更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这便是唐宋时期以洛阳、开封为中心的汴河水运。
沧海桑田,繁华落尽,唯有这运河还在静静流淌,向往来的行旅客商诉说着千百年来的人和事。
2014年6月22日,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恰逢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顶端新闻·河南商报带你走进大运河河南段,一睹千年运河的前世今生。
古老商都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
惠济桥位于郑州北四环外的惠济村,是郑州最古老的石拱桥,始建于隋唐,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惠济桥正是建于通济渠之上,既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上的珍贵遗存,也是古城郑州千年变迁的重要见证。
惠济桥是一座由青石雕砌而成的三孔拱桥,东西走向,长40余米,宽约5米,桥两侧共有18根石栏杆,每根栏杆顶部皆“蹲”着一只姿态各异的小狮子,或威严,或嬉戏,或滚绣球,惟妙惟肖,十分精美。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而惠济桥所在的通济渠郑州段也成为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之后的第二处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的第一批重点工程,汴河遗址公园是展现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其以惠济桥为核心,以南北向通济渠故道为轴线,通过运河遗址展示、历史场景模拟、运河文化体验、博物展览馆等方式,重点围绕漕运规划、运河仓储、隋唐古都等文化主题,深入阐释大运河中华文明发展演进中的重要作用。
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权花落郑州,本届花博会选址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遗址,这也是我国唯一汇聚“黄河文明”“运河文化”“中原历史”的文化核心区域,这将是花博会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初遇”。
道口为啥被人称为“小天津”?
提及安阳道口,你一定会想起美味的道口烧鸡。但是你知道吗?紧邻大运河的道口,在明清时期则是豫北重镇,往来商贾云集,贸易兴盛,被人称为“小天津”。
位于道口的大运河滑县段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古称白沟,最早修建于公元204年,隋朝时期成为大运河永济渠段,明代改称卫河并沿用至今,曾持续通航1800年,是华北平原上连通南北的重要通道。
此段现存原生态古河道8240米、古码头9座、古城墙3000余米、历史街区古建筑1000余间,丰富的历史遗存见证了昔日航运的繁荣。
滑县如何更好地延续运河文脉?近年来,滑县利用道口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先后建立了运河历史文化展馆、同和裕银号旧址展馆、古镇民俗展馆等公益性展示场馆,使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得到了系统展示和有效传播。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运河河道清淤工程,关停污染企业、提升水质;统筹环境管理和遗产巡护,使文物本体得到有效保护;实施绿化、亮化和美化运河工程,重现河道景观;通过西湖、大运河森林公园提质等大运河生态涵养工程实施使运河文化带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大运河滑县段已形成北有运河森林公园堆青织翠,南有西湖波光涌金叠银,西有特色农业园区演示四季风华,东连繁华市井、辐辏人烟,一幅大美运河人文风光画卷正徐徐展开。
解开1000多年前古人的“存粮密码”?
在位于浚县大伾山北麓的黎阳仓遗址,这里蕴藏着1000多年前古人的“存粮密码”。
黎阳仓是隋朝的国仓之一。隋唐时期,黄河以北各州征收的粮食,都先集中在黎阳仓,然后经黄河或者永济渠运往洛阳。
由于黄河与御河之间并不通航,从黄河来的漕船过黄河后卸船,需经过陆运转运至黎阳仓,再装船入御河,向北运往华北的边境地区。
走进一个仓窖内,建筑基址、仓窖、夯土台基、排水路便映入眼帘。据了解,隋唐时代的粮仓是地下仓储式,所有仓窖都是口大底小,是当时广泛使用的一种粮仓制式。
古人存粮的黑科技,主要是靠芦苇席、谷草和草拌泥。
仓窖坑底采用硬质木板拼接平铺,周壁采用竖向木板由下而上拼合固定而成,同时在窖口周边均匀地设置多个柱础用于设立木柱,窖底中心设中柱,用木椽连接,地面以上做圆形伞状窖顶,然后可能用苇席铺底,用谷草、草拌泥围墙搭顶,用来防热防潮、防霉防虫等。
古代“国家粮仓”里都有啥?
在洛阳,有两个隋朝时期国家级粮仓,分别是回洛仓和含嘉仓。
回洛仓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7世纪初),是隋炀帝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粮仓”。仓城设有东西两个仓窖区,各由十字形道路将其分为4个独立的存储区。根据仓窖分布规律推算,整个仓城约有700座仓窖,每座仓窖储粮约50万斤,总储粮量约3.55亿斤,目前已探出仓窖220座。
含嘉仓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是隋唐洛阳城之内的皇家粮仓,沿用至宋代。考古勘探结果显示,完整的含嘉仓城南北长725米,东西宽615米,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有400余座仓窖,每座仓窖储粮约50万斤,总储粮量约2.5亿斤。目前已探知仓窖287座。
如今展示的含嘉仓160号仓窖于1972年发掘清理,是含嘉仓迄今发现的最完整、储量最大的仓窖遗存。该仓窖现存大半窖的黑色炭化谷子,还出土有一块铭砖和少量灰瓦、铁器、瓷器残片等遗物。
“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特别是大运河开凿以来,物资流通更为便利,所以古代建造国家大型粮仓多选择于此。”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长史家珍曾表示,“这些粮仓遗址的考古发掘,为研究中原地区早期国家的粮食管理、赋税制度、仓储建筑构造以及大运河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佐证价值。”
“汴河通,开封兴。汴河废,开封衰”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细腻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东京城一隅,画卷中长达1/3的画面描摹的是汴河两岸的繁盛情景,汴河就是宋代大运河的最重要一段。
北宋之所以定都开封,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汴河漕运分不开的。北宋灭亡之后,中原成为宋金两国对峙的前线,汴河得不到疏浚,很快断流,开封也没有了往日繁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汴河通,开封兴。汴河废,开封衰”。
2018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开封北宋州桥遗址进行发掘。经考古工作者持续努力,州桥遗址的真容已完全显露,其中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河道两侧的石壁,石壁上祥瑞图案与《东京梦华录》记载完全一致,可谓历史照进现实。
州桥还是北宋东京城的文化高地和精神标识,是运河遗产中的典型代表,其考古发掘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的宏大历史场景,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也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等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耀雪冰雪世界”已进入造雪尾声 即将开始内测
- 滴滴开启“早上打一单,夏夜就免单”活动 助力用户玩转夜生活
- 静脉可视化仪可助快速采血
- 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突出大黄山“国际范”足
- 合肥海关查获侵权水杯854个
- 崔海亮:科学配置低相关性资产 能适应较多经济环境
- 卒中治疗再添力证!通心络循证研究荣登国际权威期刊
- 俄外交部:“北欧反应”军演将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
- 武汉市江岸区:依托行业龙头 打造生态环保产业集群
- 赤字扩大、大量拖欠,废家电处理基金遭遇“梗阻”
- 上海建成“貉谐社区”科普馆 带民众科学认识“貉”
- 长春机场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黄色预警
- 中欧交往正全面铺开
- 增长、成效、活跃、力度……透过关键词“数”读市场信心
- 广州一周新增登革热病例437例 环比增加73.41%
- 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 通胀预期上升
- 【图解】四组数据看新时代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 山东开展多维度适老化服务 变“养老”为“享老”
- “童话大王”郑渊洁为舒克和贝塔庆祝“四十不惑”
- 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突破1000例
- 热门推荐
-
- 韩媒:韩政府欲化解医生“辞职潮”,被批“毫无意义”
- 2023上半年西双版纳接待游客超3800万人次
- 雷佳音李庚希分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女主角 陈凯歌获最佳导演奖
- 工信部发布新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和管理实施办法
- 上海静安推出“10条”措施 建设“市北高新民企总部集聚区”
- 山东省图书馆迎建馆115周年 擘画“十五五”时期新篇章
- 法律上如何认定捆绑交易?什么是联合抵制交易?一文了解
- (第七届进博会)中粮集团进博会“购物车”更多元 签约规模超百亿美元
- “中国大蚝之乡”广西钦州“蚝王争霸”一决高下
- 万名学子联万村 走向田间“大课堂”
- “中国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正式发布
- 中越边境河口口岸单日跨境团队游客破3500人次创新高
- 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史年会在西安召开
- 北美票房:《黑豹2》夺今年北美周末票房唯一五连冠
- 央行: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
- 武王墩墓的营造难度、考古价值如何?专访揭秘→
- 官方:对符合授信条件房地产项目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
- 精准服务高龄困难老人 湖南娄底打通养老认证“最后一公里”
- 新闻1+1丨打通天山,意义何在?
- 交通运输部:9月我国运输生产保持稳定恢复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