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椒:野菊花迎丰收 致富路上采摘忙
中新网合肥11月13日电 (付鹏 胡道胜)眼下正是野菊花丰收的季节,安徽省全椒县石沛镇6700多亩野菊花迎来了采摘时刻,放眼望去,成片的野菊花一垄垄、一行行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野菊花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兼用中药材。全椒县丘陵多,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野菊花生长。在石沛镇华润三九野菊花标准化生产基地里,村民正忙着采摘野菊花,基地按照“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吸引了不少村民加入种植队伍。
“我们从2021年开始种植野菊花,跟华润三九合作,第一年我们种植大概在1500亩左右,到今年陆续发展种植大概在7000亩左右。今年干花预计收300吨左右,总产值大概在6000万元左右。”全椒县润九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军说。
走进全椒县西王镇罗塘村金丝皇菊种植基地,眼前呈现出“花的海洋”,一朵朵金黄色的菊花在微风轻抚下,“笑”迎客人的到来。基地里,工人们正在采摘,他们把摘好的菊花小心翼翼地放到花篮里,然后装车及时运到烘干车间进行深加工,现场热火朝天。
2019年,全椒县东南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赵丹“应约”来到罗塘村注册成立“全椒县东南种植家庭农场”,建立特色产业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模式,带动周边农户一同发展致富。
据赵丹介绍,公司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从菊花的前期栽苗、除草、施肥、管护到后期采摘,该基地最多聘用工人100人,均是本村村民,其中脱贫户监测户10多人,每天每人100元,年人均收入5000元左右。
近年来,西王镇罗塘村“以花为媒”拓展乡村振兴新思路,充分发挥本村的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主要以中药材金丝皇菊、黄蜀葵,野菊花等特色产业种植为主,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公司和农户的互利共赢,使村民“钱袋子”鼓了起来,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我们将全力打造‘五彩缤纷的花世界’,‘以花为媒’带动全村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罗塘村党总支书记张健说,
目前,全椒县种养业发展基础较好,蔬菜种植达到3.9万亩,葡萄、桃子等水果种植近2万亩,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9万亩,菊花等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万亩。(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决定在家中接受临终关怀
- 上海大剧院迎24周岁生日 以“梦”为题与观众“相逢”
-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联合得物App成立首个鉴定联合研究中心
- 湖南祁阳医疗资源下沉群众更有“医靠”
- 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共建签约仪式举行
- 传承非遗,近九成受访青年认为重要的是坚持匠心守正创新
- 万达引入新战投 获投资额约600亿元
- 青海产业动能加速孕育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90%
- 人贩余华英拐卖11名儿童案将于11月28日开庭二审
- 国家卫健委:已有八千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 广西贸促会代表团出访老挝 加强企业经贸对接
- 第60届“国际显示周”在美国洛杉矶举行
- 春运进行时 铁路杭州站客流增幅超预期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动员国际社会加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 珠江流域启动洪水防御Ⅱ级响应 部分河流或有超警洪水
- 关机不断电 电表悄悄走 防止待机能耗成“隐藏的浪费”
- 户外移动电源别在室内充电
- 中新健康 | 上海:产科医院携手婚检机构努力从源头阻断罕见病遗传通道
- 吕来明:从细节上加强消费者体验,体现全域兴趣电商平台服务创新意识
- 广西建立河湖健康档案 因地制宜打造幸福河湖
- 热门推荐
-
- 80后花20年,让洞头贝雕有了第一家博物馆
- 专家:性早熟影响身高和心理健康 需到正规医院就诊
- 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 西藏西南部等地有降雪
- 中国——东盟建筑职业教育联盟揭牌成立
- 北京拟加大与国际科技组织开放合作 支持创新主体“走出去”
- 个人防护不能慌也不能躺
- 多地打好能源保供“组合拳” 数措并举全力做好供热工作
- 许田、许亚萍将任湖州露营形象大使 倡导绿色无痕露营
- 甘肃武威: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六成以上
- 浙江乐清一电镀厂发生火灾
- 江苏女孩义乌创业,从负债80万到东山再起
- 《指南》发布:推动基层糖尿病肾脏病防治管理规范化
- 央视元宵节晚会 小尼的牌终于对上啦
- 殡葬专业渐火背后,还有多少偏见待摒弃
- 韩执政党党首就金建希提三项建议 尹锡悦:将酌情处理
- 极米推出智能投影RS10 Ultra/RS10 Ultra典藏版 搭载两项全新技术
- 【寻味中华丨名楼】黄鹤楼:一首“凝固的诗”
- 长三角铁路2024年国庆假期预计发送旅客逾3400万人次
- 江苏扬州平山堂“初心讲堂”:穿越千年邂逅“东坡先生”
- 外国记者团:在广西看见充满发展潜力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