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增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新网北京11月11日电 题:中国新增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新财经记者 刘亮
记者11日从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获悉,我国的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位于中国河北省北部的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板栗种植区之一,其板栗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宽城逐渐建立了以板栗为核心的传统栽培系统,同时种植其他作物和药材,兼顾发展家禽产业。
此次认定的板栗栽培系统是全球板栗品种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自然和谐共存,且促进形成了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
安徽铜陵的白姜种植系统是中国南方姜种植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铜陵白姜种植系统有17个姜品种,白姜为主要品种。铜陵的主要稻作品种是中晚稻,早稻和晚稻品种较少。主要稻米品种有31个。
铜陵发展了姜种植关键技术,包括用于储存姜种和催芽的烧姜阁。姜的加工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追溯到近1000年前,如盐腌姜、酱姜、糖醋姜和糖渍姜。
中国浙江省东部的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是杨梅主产区,种植杨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许多村民同时种植茶叶、养鸡和养蜂。此次获得遗产系统认定的地区有10万名农民,其中2.6万名从事杨梅种植、复合种养等相关产业。
该遗产系统积累了大量古杨梅遗传资源,类型多样,品种丰富。2015年5月,仙居县地方政府发布了中国首个县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到2027年初步建成30个左右国家邮政快递枢纽
- 深耕数十载 山东滕州玻璃迈步国际一流高端产业集群
- 泰国旅游局:中老铁路将联通中老泰三国跨境旅游
- 2022中国(沈阳)韩国周暨“唯美食最西塔”中韩美食节启幕
- 广州海关查获4枚藏匿进境金币 总重136克
- 上海打造“家在上海”城市民族工作品牌 推进“三交”史料汇编
- 刷新四项世界纪录 安九高铁庐山站改扩建工程取得重要进展
-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救援最后一名失联人员被找到 已无生命体征
-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50周年取得系列成果
- 美媒:3D打印零件、两三秒便可安装……非法改装机枪激增令美国枪支暴力恶疾“雪上加霜”
- 重庆渝北一弃土场发生泥浆坍塌 致3死2伤
- “北京文化书系”亮相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 (新春走基层)浙江杭州:文化游成寻年味主要“打开方式”
- 小杂粮拥有大市场 企业怎么做?自主科技创新是关键
- 山东以班列集结中心为“点” 编织外贸通道网
- 短视频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根系阅读”
- 沈阳培育消费热点 打造“沐浴休闲之都”
- 海南将从六方面改进和提升琼州海峡运输工作
- 让春天从窗外走进心里
- 赠与还是借贷?微信红包、转账大不同
- 热门推荐
-
- 在一纸书信里和鲁迅“相遇”
- “初冬体感”上线,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 突发!日本东京一车站传出爆炸声 现场有人受伤
- “从敦煌出发——吴健摄影艺术展”在京开幕
- 2024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启幕 助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 黑龙江省·广东省产业合作对接活动在哈尔滨举行
- 去哪儿网获评2023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百强企业
- 莫斯科大学加强安保措施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进入最小可行化产品阶段
- 甘肃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累计带动万余名低收入残疾人增收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科技赋能 小小菌菇撑起“致富伞”
- 陈佩斯携新作话剧《驚夢》来厦 父子同台连演两晚
- 日本一家面馆发生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892人中毒
- 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开城 首批200多个科研团队千余名人才入驻
- 中国房企融资现回暖迹象
- 春运将至,国航这些航线航班量同比增幅达650%
- 俄副外长:目前不可能与美就恢复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达成协议
- 多国旅游官员旅交会畅谈合作共拓市场
- 专家学者山西共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路径
- 寒潮橙色预警:贵州广西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温幅度将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