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行动看中国)中国北疆新农人:8000年后,让世界小米起源地“潮起来”
中新网赤峰11月8日电 题:中国北疆新农人:8000年后,让世界小米起源地“潮起来”
作者 奥蓝 叶剑南
馨香浓稠,谷香四溢,鲜滑软糯,入口暖心……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一碗热腾腾、黄澄澄的小米粥,不仅慰藉着人们的味蕾和乡愁,更记录着华夏土地悠久深远的饮食文明。
世界小米起源地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南部的敖汉旗,这里也是世界公认的蒙东辽西地区最适宜优质黍粟生长的黄金地带。如今,这里是全国县级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谷子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百万亩以上、年产量6亿斤以上,收益8亿元以上,带动8万户农牧民增收致富。
近日,敖汉旗迎来初雪,广袤田地银装素裹。一个忙碌的秋季过后,庄稼颗粒归仓,王国军便开始忙碌。他向村民回收谷子、清粮入库,同时再将新粮加工、包装,“每天都收十几万斤呢。”
王国军是敖汉旗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合作社如今有社员1800余户,同时还带动约2300户农户,年产优质小米万余吨。“有地就是股东,种田就是上班,春耕夏锄有人管,秋收粮食不愁卖,全村一个合作社,就靠小米奔小康。”王国军笑道。
“想致富,阔思路,产业链上下功夫。”王国军告诉记者,他们如今产品类型丰富极了,小米杂粮速食面条、小米锅巴、小米杂粮速食代餐粉……“目的就是让百姓靠种小米走上发家致富路。”
“敖汉小米,可是一粒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小米。”敖汉旗农业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徐峰介绍说,8000年来,敖汉小米的种植从未中断,是当地老百姓的重要收入来源。如今,敖汉小米也已成为当地的最佳名片。“历经时代变迁,敖汉小米非但没有消失湮灭,反而在新时代日益绽放新的生命力,以更有活力的创新姿态,让农业文化遗产‘潮起来’。”
在当地,对小米的保护和传承从选种阶段就开始了。2013年,敖汉旗农业遗产保护中心对农家传统种植的濒危作物品种进行保护,搜集到谷子、高粱、糜子、杂豆等传统品种218个,并从中筛选优质品种进行推广。
“这是2023年的新米金苗K1,优质谷子品种,产出的小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营养丰富。”贝子府镇大哈布齐拉村村民王玉琢是当地的名人。2013年他返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有400多户村民跟着他一起种小米,年产小米约180万斤,增收54万元。“我们统一种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既解决了从种植到销售生产流程中的困难,又保证了品质,同时提高村民种植积极性。”
如今,敖汉旗的谷地中,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依旧可以看到传承几千年的原始农业的影子。但与此同时,农民们的种植思路已经打开,标准化生产作业、“企业+合作社+牧户”经营模式、“产学研用”新品研发、品牌化运营、网络推广……诸多手段赋能之下,2019年,敖汉小米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价值达113.53亿元。
“我们的加工工艺是在不破坏原料外层营养成分,最大限度保留小米原生态的口感和营养。”谈及品质,王国军非常自信。
“8000年来,敖汉小米的种植,也见证了中华农耕文明的萌芽与成长。”徐峰介绍说,在数千年的农业耕作实践中,敖汉人民逐步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旱作农业文化,和庙会、祭星、祈雨、撒灯等民俗文化一起,被世代传承。
近几年,“敖汉小米”还成为旅游关键词。当地以此开发建设了敖汉小米博物馆、旱作农业主题公园、世界谷种研发基地、农业文化遗产主题餐厅、小米饭农家院等旅游目的地。
2012年,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敖汉小米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0年,以敖汉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减贫模式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最好的保护,是传承,是发展。”在敖汉旗委书记王永军看来,敖汉小米就像曾经辉煌的丝绸、瓷器、茶叶一样,带着中华文明的烙印。“让‘中国味’造福全世界。”(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桂味”十足 广西文旅定制主题公交车亮相哈尔滨
- 破解之路依然漫长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
- 福建龙岩森林消防60人8车抢险救援 清淤泥转移受困人员
- 第32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青岛启幕 800余行业专家探讨科技成果转化
- 第八届丝博会本月下旬启幕 巴基斯坦担任主宾国
- 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4%(新数据 新看点)
- 广东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俄媒:普京表示已签令批准新版《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
- “民歌大观”回荡怒江大峡谷
- 加快推动国谈创新药临床应用 上海搭建医疗、医保和医药三方互动交流平台
- 拉萨数字经济亮点多
- 青(尖)椒走上拍卖席 万元“椒王”长啥样?
- “老年抚养系数”是个啥?听专家说说“防老”的事
- (经济观察)绿色生产力如何促上海向“存量空间”要“发展动能”?
- 我国海拔最高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功送电
- 做强外贸磁力场 壮大发展朋友圈
- 郑州契税补贴30%政策延续至年底
- 广州启动实施“新乡村示范带+”工程
- 深圳时装周2023春夏系列举行 打造“碳中和时装周”
- RCEP全面生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 热门推荐
-
- 5月份中国社零总额同比增12.7% 服务消费增长较快
- 从新质生产力看高质量发展
- 古城“微改造” 烟火暖人心
- 韩国被强征劳工遗属对日企索赔诉讼二审胜诉
- 陕西:培养游泳救生人才 守护水上“安全线”
- 入侵鱼类冲击渔民生计 台湾日月潭端午集中猎捕
- 与野生小动物互动 新疆可克达拉市演绎别样生态故事
- 长春年轻夫妇接棒母亲守护旧书店传递书香
-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赛项广西柳州落幕
- 贵州江口:年轻人七夕节逛雅集享浪漫时光
- 北约将举行“最大规模”空中军演 德国民众游行抗议
- 12月15日北京中小学生继续居家学习
- “海峡共舞·两岸同心” 2024海峡两岸国际标准舞联谊赛将举行
- 黄河流域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落地宁夏
- 拜登视察巴尔的摩坍塌大桥 预计5月底前恢复通航
- 中汽协: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43.2万辆 同比增长18.8%
- 日本自民党大会召开 岸田文雄发表总裁演讲
- 新穗商工程第三期开班 霍启文对课程期待
- 联合国车辆在加沙遭以军射击?美国:系沟通失误所致
- BOSS直聘近一周回购逾8600万元人民币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