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外贸磁力场 壮大发展朋友圈
端午瑞阳,暑气渐炽。虽然仍是小长假,但江苏无锡港内却车船如织。一批汽车配件即将从这里转运至上海港,随即销往世界各地。今年4月底,上海港内陆集装箱码头无锡分中心正式启用,至此,“沪锡同港”成为现实。进口货物最快1小时送至周边工厂,水路运输成本降低至少10%。
门口即港口,车间连世界。上海港内陆集装箱码头模式同时延伸至苏州、海安等地港口,成为江苏省优化国际物流服务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下行、需求持续萎缩等挑战,江苏省多措并举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不久前,该省印发了《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14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以扎实的“组合拳”,不断做强外贸磁力场,持续壮大发展朋友圈。
拓市场、稳订单,激发外贸新动能
外贸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作为开放和外贸大省,江苏省进出口规模连续20年居全国第二位,做好稳外贸工作对于全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意义重大。今年1至5月,江苏外贸出口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5%。在外贸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开局平稳”实属不易。这背后,是政府和企业肩并肩,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的生动呈现。
企业频频“出海”,拓市场、稳订单,政府靠前服务,解难题、树信心。今年,江苏大力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活动,全省60多个团组赴欧美、日韩、新加坡等重点国别地区开展贸易往来。
“《措施》首条就是支持企业出海拓市场。”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周晓阳介绍,2023年,江苏省启动“百展万企拓市场行动”,省市联动累计支持近1500家企业,参加120多场境外重点展会,最高给予80%的展位费补助。同时,13个设区市均制定了市级层面市场开拓政策,加大对企业境外参展的展品运输、人员商旅等费用的支持,省、市错位扶持,更好助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以积极的心态“走出去”,也要以主动的姿态“请进来”。作为外贸大省,江苏和跨国企业的合作是一场互惠共赢的“双向奔赴”。在苏州,博世集团、可口可乐接连签约;在南京,德企菲尼克斯打造智能示范工厂,新增产值50亿元以上;在无锡,日本松下、韩国LG等跨国公司高管密集到访;在徐州,商务部门主动对接,奔赴韩国、日本,碳纤维、电池极耳等项目落地在望。
修内功、强韧性,打造产业新质态
今年1至5月,江苏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继续保持明显增长,出口依次达448.4亿元、391.5亿元、39亿元,分别增长8%、64.3%、541.6%。
江苏在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同时,不断优化外贸产业结构,持续推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商品和服务贸易发展。《措施》提出,要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外和自贸试验区外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维修业务。
坚定不移做强优势产业。江苏全力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打造“压不垮、搬不走、拆不散”的产业链,大力招引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机构和人才团队,强化存量企业再招商;加快提升重点产业发展水平,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面向前沿领域加强布局、抢占先机。
作为产业创新的“桥头堡”,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统筹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优化布局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不断“调高调绿”产业结构。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是TCL集团在华东地区的半导体显示生产基地。面对全球经济形势未知的“变”,公司勤练“内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沿着高对比、高曲率、高刷新、快响应“三高一快”的技术更新路线,做强自我优势。今年前4个月,华星光电公司产值达26亿元,进出口业务稳中有进、持续上扬。
开放是底色,创新是动能。政策护航助力外贸企业跑出了“加速跑”,同时也激荡着创新的“强磁场”,江苏外贸的韧性持续显现。
盘存量、寻增量,构建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江苏外贸进出口呈现诸多特点,传统市场贸易稳定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同样开拓有力。1至5月份,江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6006.5亿元,增长8.9%,对拉丁美洲、中东地区和非洲分别进出口1463.6亿元、935.8亿元和619.9亿元,分别增长9.6%、18%和15.5%。
外贸新格局的形成得益于政企合力,千方百计盘存量,全力以赴寻增量。近年来,江苏省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开拓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支持企业充分利用RCEP政策提升深层次竞争力。《措施》提出,要用足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优惠政策。开展RCEP中小企业跃升、国别深耕、产业强基等专题培训,2023年参训企业将超1万家次。
2020年8月,无锡高新区“一带一路”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启动。园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新模式,引入运营、资本和平台等机构,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境电商贸易。目前,园区已入驻31家企业,2021年、2022年跨境电商本地进出口交易额分别超1600万美元、2500万美元。
不仅如此,针对本地青年创业团队,产业园还提供电商培训、供应链服务和跨境电商入驻等服务,为无锡乃至全国最具潜力的品牌和企业出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随着政府与企业的同向发力,新兴市场的外贸“活力指数”不断提升,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提供了强劲拉动力。2022年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49万亿元、增长13.1%,连续7年保持增长。
政策“快一步”,市场“胜一招”。从年初出台“42条”政策率先提出“稳外贸稳外资”的具体举措,到出台外贸稳规模优结构“14条”实招硬招……江苏省一套“组合拳”靶向精准、提前发力,全力推动外贸稳主体、稳份额、稳预期。
如今,江苏口岸一片忙碌景象,远航出发的鸣笛声、货运往来的引擎声,交织成一首对外开放的“协奏曲”。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张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加强汛期煤矿安全防范 全面开展汛前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 中国多个核心城市土拍升温
- 一省会城市发文鼓励 买房也能7天无理由退定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讲话
- 云南持续发生冬春连旱 多地启动应急响应抗旱保供水
- 吉林舒兰:无人机飞越80米宽河道“穿针引线”
- 2020快手母婴生态报告:城市奶爸母婴作者比例高于小镇爸爸
- 中国龙虎山首届舞蹈艺术节江西开幕 全国近3000名舞者参赛
- 央行开展4010亿元1年期MLF操作 中标利率2.50%
- 高质量发展亲历者说|拓疆者创始人隋少龙:开挖掘机也可以居家办公
-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持续扩大(国际视点)
- 黑眼睛乐队:用音乐寻找光明
- 新疆喀什市盘橐城遗址公园开园迎客
- 蔡磊被造谣“装病”?有人看不下去了!
- 广州海事局助力中国籍船舶成功撤销境外不当滞留
- 清运垃圾时扭伤感染后截肢 保洁员向物业公司索赔80余万元
- 产能提升应用加快 中国氢能产业呈现因地制宜发展态势
- 荷兰发现疯牛病病例 称不会危及食品安全
- 从扫地机器人的“远渡重洋”,看跨境电商深度出海
- 中央重要部署,7大信号!
- 热门推荐
-
- 报告称,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超500亿元
- K435列车命案嫌犯被鉴定为精神病人,法院决定强制医疗
- 中国田径协会通报“大连马拉松车辆阻挡运动员”事件:通报批评、书面整改
- 高职院校专利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敌对必然双输,伙伴才是中美彼此的正确定位
- 2024年“AI+教育”变革加速 智能化融合达新高度
- 77岁阿婆发热不退 上海医生抽丝剥茧寻出元凶“鹦鹉热”
- 拼多多正式启动11.11大促,首批智利车厘子将登陆百亿补贴
- 大连商品交易所今年2月处理异常交易行为23起、违规交易线索13起
- 中国首条改扩建零碳高速正式通车
- 冬天吃牛羊肉,对改善手脚冰凉有用?
- 2023首尔移动出行展在韩国举行
- “超长待机”高温天气带火中原“冷经济”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新疆内蒙古东北等地
- 涉案20余亿元 内蒙古警方劝投两名外逃嫌疑人
- 广州首列“中老泰”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开出
- (寻味中华丨饮食)新疆大盘鸡:公路边诞生的江湖菜名扬四海
- 两岸专家、业者北京共话医育医教融合发展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6千米
- 自由与精湛 《古典主义小提琴奏鸣曲》唱片分享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