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外贸磁力场 壮大发展朋友圈
端午瑞阳,暑气渐炽。虽然仍是小长假,但江苏无锡港内却车船如织。一批汽车配件即将从这里转运至上海港,随即销往世界各地。今年4月底,上海港内陆集装箱码头无锡分中心正式启用,至此,“沪锡同港”成为现实。进口货物最快1小时送至周边工厂,水路运输成本降低至少10%。
门口即港口,车间连世界。上海港内陆集装箱码头模式同时延伸至苏州、海安等地港口,成为江苏省优化国际物流服务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下行、需求持续萎缩等挑战,江苏省多措并举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不久前,该省印发了《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14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以扎实的“组合拳”,不断做强外贸磁力场,持续壮大发展朋友圈。
拓市场、稳订单,激发外贸新动能
外贸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作为开放和外贸大省,江苏省进出口规模连续20年居全国第二位,做好稳外贸工作对于全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意义重大。今年1至5月,江苏外贸出口1.33万亿元,同比增长1.5%。在外贸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开局平稳”实属不易。这背后,是政府和企业肩并肩,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的生动呈现。
企业频频“出海”,拓市场、稳订单,政府靠前服务,解难题、树信心。今年,江苏大力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活动,全省60多个团组赴欧美、日韩、新加坡等重点国别地区开展贸易往来。
“《措施》首条就是支持企业出海拓市场。”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周晓阳介绍,2023年,江苏省启动“百展万企拓市场行动”,省市联动累计支持近1500家企业,参加120多场境外重点展会,最高给予80%的展位费补助。同时,13个设区市均制定了市级层面市场开拓政策,加大对企业境外参展的展品运输、人员商旅等费用的支持,省、市错位扶持,更好助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以积极的心态“走出去”,也要以主动的姿态“请进来”。作为外贸大省,江苏和跨国企业的合作是一场互惠共赢的“双向奔赴”。在苏州,博世集团、可口可乐接连签约;在南京,德企菲尼克斯打造智能示范工厂,新增产值50亿元以上;在无锡,日本松下、韩国LG等跨国公司高管密集到访;在徐州,商务部门主动对接,奔赴韩国、日本,碳纤维、电池极耳等项目落地在望。
修内功、强韧性,打造产业新质态
今年1至5月,江苏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出口继续保持明显增长,出口依次达448.4亿元、391.5亿元、39亿元,分别增长8%、64.3%、541.6%。
江苏在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同时,不断优化外贸产业结构,持续推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商品和服务贸易发展。《措施》提出,要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外和自贸试验区外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维修业务。
坚定不移做强优势产业。江苏全力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打造“压不垮、搬不走、拆不散”的产业链,大力招引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机构和人才团队,强化存量企业再招商;加快提升重点产业发展水平,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面向前沿领域加强布局、抢占先机。
作为产业创新的“桥头堡”,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统筹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优化布局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不断“调高调绿”产业结构。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是TCL集团在华东地区的半导体显示生产基地。面对全球经济形势未知的“变”,公司勤练“内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沿着高对比、高曲率、高刷新、快响应“三高一快”的技术更新路线,做强自我优势。今年前4个月,华星光电公司产值达26亿元,进出口业务稳中有进、持续上扬。
开放是底色,创新是动能。政策护航助力外贸企业跑出了“加速跑”,同时也激荡着创新的“强磁场”,江苏外贸的韧性持续显现。
盘存量、寻增量,构建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江苏外贸进出口呈现诸多特点,传统市场贸易稳定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同样开拓有力。1至5月份,江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6006.5亿元,增长8.9%,对拉丁美洲、中东地区和非洲分别进出口1463.6亿元、935.8亿元和619.9亿元,分别增长9.6%、18%和15.5%。
外贸新格局的形成得益于政企合力,千方百计盘存量,全力以赴寻增量。近年来,江苏省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开拓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支持企业充分利用RCEP政策提升深层次竞争力。《措施》提出,要用足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优惠政策。开展RCEP中小企业跃升、国别深耕、产业强基等专题培训,2023年参训企业将超1万家次。
2020年8月,无锡高新区“一带一路”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启动。园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新模式,引入运营、资本和平台等机构,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境电商贸易。目前,园区已入驻31家企业,2021年、2022年跨境电商本地进出口交易额分别超1600万美元、2500万美元。
不仅如此,针对本地青年创业团队,产业园还提供电商培训、供应链服务和跨境电商入驻等服务,为无锡乃至全国最具潜力的品牌和企业出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随着政府与企业的同向发力,新兴市场的外贸“活力指数”不断提升,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提供了强劲拉动力。2022年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49万亿元、增长13.1%,连续7年保持增长。
政策“快一步”,市场“胜一招”。从年初出台“42条”政策率先提出“稳外贸稳外资”的具体举措,到出台外贸稳规模优结构“14条”实招硬招……江苏省一套“组合拳”靶向精准、提前发力,全力推动外贸稳主体、稳份额、稳预期。
如今,江苏口岸一片忙碌景象,远航出发的鸣笛声、货运往来的引擎声,交织成一首对外开放的“协奏曲”。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张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N个关键词感知中国经济 拔节向上底气足
- 化“流量”为“留量” 专家支招桂林艺术节走向“长红”
- 北京环球度假区迎暑期亲子游高峰期
- 续航里程约380公里 浙江嘉兴内河集装箱货船用上氢动力
- 机主退订短信被收1毛钱 涉事公司被判退款并赔礼道歉
- 中国最大湖泊创建国家公园 面积近四个鄱阳湖
-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呼吁切实保障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益
- 也门萨那与荷台达市传出爆炸声
- 空客预测:中国到2043年将需要超过9500架新飞机
- “一带一路”高校联盟职教分盟拓朋友圈:与企业携手走出去
- 香港侨友社一行走进江西 点赞南昌城市发展加速度
- 地安门外怀古抚今
- 上海遇雷电暴雨局地冰雹 气象部门指冷暖强对流所致
- 2023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开幕
- 第三届“何氏家训”文化节在扬州举行 传承发扬家风家训文化
- (新春走基层)列车上“小龙人”的除夕:服务好旅客就是最大心愿
- 上海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超2万亿元
- 给工资取个生活费等“别名”,就能逃避劳动关系了吗?
- 外媒:利比亚洪灾已致5300多人遇难 上万人失踪
- 热门推荐
-
- “五一”假期迎返程高峰 北京警方护航出行平安
- 日本华媒:旅日大熊猫“良浜”庆祝23岁生日
- 职教改革:标准、课程、教材需拧成一股绳
- 妊娠影响女性大脑结构与功能
- 元宵节后铁路迎来新一轮返程高峰
- 伊拉克宣布驱逐瑞典驻伊大使
- 【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甘肃卓尼:高原特色产业赋能县域经济
- 该如何看待“装修工月入三四万”?
- 朱光耀:如果是自由市场经济,中国绿色产品应该受到欢迎
- 全国演出市场上半年票房收入190.16亿元
- (新春见闻)“瑞典媳妇”青海过年:平淡细微处觅幸福
- 陕西融入RCEP“朋友圈” 机电产品、汽车成出海名片
- 可载游客5232人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命名“爱达·花城号”
- 为了一元钱起诉共享单车运营方是一件好事
- 成都:三年实施1265个贴心暖心民生项目 完成投资3809亿元
- 南牡蒿素可抑制肝癌细胞活性
- 受强降雨影响 辽宁葫芦岛4个村通信中断
- 新消费新美好,踏浪而来
- 辽宁实施“五大行动” 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 2024年青海省多晶硅出口8.5亿元 同比增长73.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