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至少13城取消地价上限,一线城市会跟进吗?
11月7日,针对“北京拟在今年的第三批次供地中取消地价上限”的消息,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回应表示,北京“取消地价上限”为不实消息。
从各线城市情况看,除一线城市外,目前已有至少13城取消地价上限,土拍实行“价高者得”。
一线城市地块仍然限价
在业内看来,一线城市对于限制性政策的松绑仍然较为谨慎。
今年9月20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今年第三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共涉及19宗涉宅用地,19宗地块分布于朝阳区(1宗)、丰台区(4宗)、石景山区(1宗)、通州区(2宗)、大兴区(4宗)、顺义区(1宗)、昌平区(2宗)、房山区(2宗)、门头沟区(1宗)以及怀柔区(1宗)。
当前,第三批次地块供应清单中,已有多宗地块入市供应,土拍文件中依然设置了地价上限。
其中,大兴区黄村镇DX00-0208-6021地块起始价18.8亿元,该宗地设定土地合理上限价格21.62亿元;昌平区沙河镇CP01-0201-0001、0002、0009地块起始价35.4亿元,该宗地设定土地合理上限价格40.71亿元;大兴新城西片区一期A组团土地一级开发项目DX00-0407-0007地块起始价9.7亿元,该宗地设定土地合理上限价格11.155亿元。
11月7日,媒体报道北京将取消地价上限,不过随即北京市规自委回应表示消息不实,北京市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目标,继续坚持“房地联动”,确保首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同为一线城市的上海于11月3日发布今年第四批集中供地首轮出让地块公告,8宗地块起始总价139.7亿元。该批次地块延续现场竞价、竞报“高品质建设”和摇号的出让方式,且8宗地块均设有最高限价。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认为,从一线城市市场表现来看,一线城市对取消地价上限的迫切性并不高,成交端需求韧性犹存,房价走势相对稳健,土拍表现相对二三线城市也较为可观。
关荣雪指出,一线城市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核心区域,其市场表现对于整个楼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政策动向至关重要,边际放松将持续作为一线城市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式,短期内全面取消此前限购限价类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在中指研究院分析师孟新增看来,一线城市中,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多宗地块竞拍至土地最高限价,土拍热度整体较为稳定,短期地价上限取消的预期较小;广州土地市场较为低迷,后续优化土地限价存在一定预期。
已有至少13城取消地价上限
关荣雪指出,限地价的出台背景基于地王频出,土拍市场过热,房价飙升。从全国市场而言,今年以来土地市场整体延续低温运行,土地收入持续下降,房价上涨动力不足,房企拿地积极性不高,鉴于这种情况,限地价似乎已经并不符合市场形势。
“取消地价上限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以增收入、降风险、城市板块分化加剧;对于房企而言,则意味着降利润、凭本事;对于购房群体来说,则能够促改善、稳房价、稳预期。”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场研究负责人张凯提及。
同时,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底,自然资源部已给各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下发文件,内容包含:建议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建议取消远郊区容积率1.0限制等。
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除一线城市外,已有多个热点二线城市跟进执行。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10月以来,已有成都、合肥、济南、重庆、厦门、长沙、南京、福州、武汉、苏州、青岛、无锡、天津至少13城取消土地地价上限。
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指出,从已经落地“价高者得”模式的城市来看,供求关系较好的城市的核心区土地市场热度已经开始回温,比如合肥最近一轮土拍,滨湖区的地块很明显热度高于其他区域,且也普遍出现了溢价率提升。根据土拍结果,合肥滨科城BK202305号地块溢价率44.89%;包河区BH202310号的溢价率也超过30%。
另据中指研究院测算数据,济南新政后首场土拍出现溢价率53%的地块,相较于21天前周边底价成交的地块,成交楼面价上浮66%,政策效果显著。
孟新增指出,地价上限取消后,部分城市优质地块成交溢价率提升,竞拍热度有所提高,有利于缓解当前土拍整体低迷情绪。
房企投资继续向核心优势城市聚集
在业内看来,当下即使是核心一二线城市的土拍市场仍然是分化的,对于非核心区的地块,仍然是低溢价成交,甚至也有可能出现流拍。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中国300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情况》显示,2023年1-10月推出住宅用地规划建筑面积38086.59万平方米,同比降31%,成交规划建筑面积25963.84万平方米,同比降35%;共流拍地块662宗,流拍率17.61%。
今年前10个月,全国300城成交楼面均价715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5.55%,平均溢价率为5.47%,较去年同期增长2.07个百分点。
张凯指出,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热度分化明显,房企投资继续向核心优势城市聚集。今年前10个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土地出让金收入降幅最低,同比下降22%;二线城市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下降23.4%;受成交总量拖累,三四线城市住宅用地土地出让金收入降幅超30%。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徽合肥首届校园反诈主题演讲比赛落幕
- 中老铁路“京滇·澜湄线”国际货运列车开行
- 山西襄汾出土晋国贵族墓 陪葬器物折射诸侯国关系
-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科技人文交流基础在民间 未来在青年
- 首届“白塔杯”文化创意大赛决赛落幕 14件作品获奖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陈佩斯西安谈话剧:《惊梦》是用喜剧包裹的悲剧
- 广铁7月25日加开广东省内短途列车80列
- 春节档六强混战,它或成“梯队判官”?
- 北京花粉浓度近期将处于较高水平 周末最高气温将达30℃
- 云贵川渝四所高校园艺精英齐聚重庆比拼果树技能
- 爱康AI智爱之夜 5月22日21:00与你一起探索未来
- 新世界布局香港北部都会区,积极推动湾区融合发展
- 男子在家针灸竟然扎破自个心脏
- 哈尔滨红肠如何成为一张城市名片
- 马斯克和扎克伯格“约架”,你看好谁?
- 边疆民族地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论坛将在南宁举行
- 台湾花莲县连发两次6级以上地震 台北震感明显
- 菲律宾10月失业率升至3.9% 失业人口增至197万
- 乐动敦煌:沉浸式文旅演艺体验让千年古乐重获新“声”
- 热门推荐
-
- 商务部:将继续与CPTPP各成员开展深入沟通交流
- 河南安阳警方:一男子殴打交警被采取强制措施
- 跨越千山万水 100名塞尔维亚青少年走进浙江嘉兴南湖
- 年轻人为何喜欢闲置交易?开源节流外,还收获什么?
- 报告:中国电影贸易逐渐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恢复
- 文明遇鉴|跨越千年的《道德经》,为何成为汉译最多的中国典籍?
- 世界最大24000TEU级集装箱船同系列第6艘船型出江试航
- 太原市文物局赴同济大学推介“名都并州”
- 云南:349场活动扮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今年已有52家企业有序退市 “有进有出”加速A股优胜劣汰
- 山绿水清鱼肥 湖南麻阳苗乡小村处处“赶新潮”
- 中新健康|妇产科专家:婚前和孕前筛查是预防地贫的关键步骤
- 2022年度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保持世界前列 覆盖全球超80%国家和地区
- 国内油价年内第十次上调 加一箱油多花约15元
- 和评理 | 美国强迫亚太国家选边站队不得人心
- “刘三姐”黄婉秋逝世 曾是“华人偶像”火遍东南亚
- 广州琶洲港澳客运口岸累计发送旅客超13万人次
- 将镜头对准万户千家
- 2024秋冬上海时装周开幕 上演“摩登上海三部曲”
- 筑梦高空的山里娃:用坚韧书写着别样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