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遇鉴|跨越千年的《道德经》,为何成为汉译最多的中国典籍?
中新网北京10月9日电(刘越)“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must begin with a single step(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出自《道德经》的箴言,曾引发伦敦地铁中行人的驻足深思。
在英国伦敦的欧维尔地铁站,保留着一个暖心传统——工作人员每天在站口写下一句温暖的话语。最早想到这个点子的,是车站客户服务部经理安东尼·詹托斯。这位将《道德经》奉为圭臬的英伦绅士,曾多次在小白板上写下书中箴言,以古老的中华智慧慰藉往来乘客的心灵。
这一举动,正是《道德经》在全球传播的一个缩影。承载中华文明的经典古籍在域外传播,带来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深层交流、互鉴、融汇。作为一部中国古代哲学典籍,《道德经》中大道至简、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于现实政治、经济、军事、管理、心理等层面都颇具启发意义。
从“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到“治大国若烹小鲜”,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道德经》中名句。2013年12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他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来说明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发展;2014年的APEC欢迎宴会上,他在致辞中表示,“2000多年前,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涓涓细流,泽被万物。亚太经合组织以太平洋之水结缘,我们有责任使太平洋成为太平之洋,友谊之洋,合作之洋,见证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繁荣、进步。”
可见,从个人修养、立身处世到治国良策,《道德经》内在的哲理、智慧、思维和价值观独特深刻。而作为哲学思想典籍,《道德经》能跨越语言与文明的鸿沟,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广泛认同,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相传,《道德经》由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李耳所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虽短短五千言,此书内容却深邃广博,涵盖宇宙生成、万物本原、治国理政、生态保护等哲学、经济与政治精髓,被尊为修身、齐家、治国、为学之圭臬,亦是世界最古老的哲学经典之一。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全球范围内,《道德经》是被翻译成最多种语言、发行量最大的中国典籍,其影响力远超许多其他传世经典。迄今为止,《道德经》一书已翻译成近百种语言,有2000多种译本,在过去一个多世纪,其在英语世界的发行量超过《论语》,仅次于《圣经》和《薄伽梵歌》。
《道德经》一书向西方世界的传播,最早由来华传教士开始,他们将《道德经》翻译成拉丁文译本,传往欧洲及世界各地。19世纪,法国汉学家雷慕莎将“道”阐释为希腊语中的“罗格斯”;雷慕莎的学生儒莲于1841年完成了第一部带有注释的法译本《道德经》;1868年,第一个英译本《道德经》出现。
随着1972年帛书《老子》甲、乙本和1993年郭店楚简本《老子》的出土,海内外掀起新的老学研究热潮,力图传达五千言精妙思想底蕴。语言学家约翰·法布茨斯在《学识通史概论》中肯定了道家思想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德国学者梅勒强调,道家思想不仅是理解中国现代文明的关键,其全球性议题讨论更超越了时空限制;英国学者克拉克则指出,老子所倡导的虚静、无为、万物平等及抱朴守拙等思想,填补了西方工商业社会精神生活的空白。故此,各界学者共识:《道德经》不仅是中国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共有的智慧财富。
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一定程度上为西方世界带来了进步与思考。从传播历程审视,初期《道德经》的翻译与传播多由传教士主导,他们或以基督教视角解读,或比较道家与基督教教义,提炼出简约、仁爱、和谐的生活哲学。至二十世纪初,两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文明危机促使人们反思自身文化,转而向东方,尤其是中国文化寻求自然和谐、顺应宇宙规律的智慧。
在海外众多书评中,不少读者从《道德经》中寻得心灵的宁静,并赞叹中国思想的魅力;有人视其为揭示世界普遍真理的宝典,重塑了人生观、世界观与人际交往观;有人强调,《道德经》与西方物质主义相悖,更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活洞察;更有读者将其与《福音书》并置,认为《道德经》未对任何宗教理论进行评判,展现了真正的思想多元性。
当今世界,东西方文明互鉴离不开深刻的思想共识。历经两千余载,以《道德经》为代表的中国思想、中国智慧,不仅深深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译介全球,历久弥新,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正如《道德经》所言,不断崛起的中国,亦在东西方文明从“邂逅”到“融合”的漫长过程中,完成自我磨砺,书写着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展望未来,《道德经》等中国经典著作必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思想力量。(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菲仕兰在广西巴马启动2023孤儿喝奶公益项目
- 花钱进国企?原是“关系”圈套 起底求职骗局
- 青海海南开启冬春季旅游促销活动 让“淡季不淡反热”
- 张青松任中投公司党委书记
- 从留学到留恋:中亚青年杨凌农高会续新缘
- “创客北京”助参赛团队融资近百亿
- 北京:老人们做核酸不再跑远路了
- “疆品”“粤品”双向奔赴 达成采购意向超50.78亿元
- 3000元包出国打工赚高薪?多名农民工被骗
- 中国出台首批针对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的国家标准
- 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在沪颁发
- 受台风“摩羯”影响 南宁机场取消航班120架次
- 当中秋遇上国庆 各地文旅“盛宴”等你来打卡
- 中新网评:唱响正能量强音 凝聚强国“网动力”
-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真金白银”提信心促消费
- 第三届京津冀(五区三市)职业技能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举办
-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从前沿科技窥见未来汽车
- “摩羯”或对海南岛大部分地区造成中度以上台风灾害风险
- 美国明州警方与持枪嫌犯对峙数小时后交火 多人死亡
- “政务数字人”,服务不打烊
- 热门推荐
-
- 上海市民夜校“爆火” 浦东率先探索公共文化“延时服务”新范式
- 5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中国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获融资1.43万亿元
- 中国A股现“回购热” 回购金额创历史新高
- 山东日照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 打造“航空+”产业生态
- (新春走基层)新婚“夫妻档”火车站里话团圆
- 解码中国白酒风味奥秘 五粮液深度参与第四届风味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广东近期流感活动水平高 已进入流感夏季流行高峰
- 距今3000多年!青海新发现一处罕见岩画群
- 50辆国产新能源汽车陆续经西双版纳关累港出口缅甸
- 白族歌唱家林林:既守正也创新 云南民歌大有可观
- 报告:我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超500亿元
-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60周年重排经典歌剧《原野》
- 国际识局:中东和平进程这一重要关口,中国发挥关键作用
- 海南发布暴雨四级预警 启动防汛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 “2025年故宫日历”系列首发 聚焦精品文物突出百年建院史
- 拉萨森林消防在罗布林卡开展消防培训
- 安徽检方去年以来受理审查起诉毒品犯罪案件1453件
- 乌媒:乌克兰首都基辅上空发现不明飞行物
- 国庆假期前四天入境中国游客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约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