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珠海:逐浪前行 勇立潮头开新篇
央广网珠海11月4日消息(见习记者 晁海娟)珠海,山海相拥,陆岛相望,这座广东省面积最小的城市,拥有大大小小海岛262个,有“百岛之市”之称。作为全国首批经济特区,珠海一直走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前列。如今,依托丰富的海岸带资源,珠海这颗明珠,正加速向前。
10月30日至11月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的“向海图强看广东”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举行。央广网记者随调研团走进珠海市,感受珠海逐浪前行的青春活力。
无人船艇智闯深蓝
在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洲智能”)香山海洋科技港的空地上,停靠着几艘无人船艇,它们大小不一,颜色不同,分别在环境监测、海洋调查、安防救援等方面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现在的大型科考船上,放得下十艘这样的无人调查船,每艘无人船均可独立完成水文数据、气象数据、水下地形地貌等的调查,大大降低成本。”云洲智能智慧海洋业务部总经理对央广网记者说,“这就像一只大天鹅带着许多小天鹅一样,调查效率是成倍成倍地增加。”
云洲智能创立于2010年,是世界领先的水面机器人公司,中国首家专注于无人船艇研发、生产、销售与提供行业解决方案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作为中国无人船艇开创者,公司始终围绕“人工智能+海洋”战略,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无人船艇自主航行、感知避障、协同控制、系统集成、平台设计等多项自主核心关键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据了解,该公司是目前唯一能提供全系无人船艇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的企业,业务涉及环境监测、海洋调查、安防救援、智能航运、科技文旅等领域,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参加第34次南极科考、青藏高原冰川湖泊科考、天津港爆炸污染应急、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以及江西防汛抗洪等重大任务。
该公司总经理成亮表示:“随着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海洋环境监测需求的不断增加,以无人船艇为代表的海洋智能装备面临长期的、大量的需求。依托大海洋经济,无人船艇产业规模有望达千亿,助力广东海洋产业集群成型成势。”
政企学研共建高地
今年年初,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顺利入泊母港,正式交付使用。该船拥有宽敞的后甲板,可搭载多种不同观测仪器的空、海、潜无人系统装备,可执行海洋测绘、海洋观测、海上巡检及部分调查取样等综合性海洋调查任务。该船就是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主持建造的。
据了解,南方海洋实验室由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复成立,于2018年11月启动建设,实行理事会领导下、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采用“政府所有,大学管理”建设模式,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导,中山大学牵头建设与管理,旨在建设面向科技前沿、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海洋创新基础平台,构筑世界一流的海洋人才高地,打造创新型、引领型、突破型的大型综合性海洋研究和应用基地。
实验室以“1+N”合作共建模式,按照“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与科研机构、业务部门、涉海高校和高新企业等开展合作,目前合作共建单位已有41家。
南方海洋实验室围绕海洋环境与资源、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人文与考古三大研究领域,以“崇尚首创,力争最优”为标准,现已布局建设18个创新研究团队,在科学前沿、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实际应用上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服务国家海洋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前不久,海洋考古创新团队初步建立海洋文化遗存信息平台,对所开展的海洋考古勘测调查工作进行数字化管理与运用。据悉,这也是国内首个海洋文化遗存信息化平台。
海洋考古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詹长法告诉记者:“我们水下遗存十分丰富,大湾区海底元明清的遗存物有很多,这些历史遗存的发展和保护,能为公众提供更多历史信息,让我们了解古代贸易,了解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重工装备升级
走进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海工)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机械臂穿梭其中,工人们正加紧赶制订单。据了解,三一海工于2011年成立,是珠海市政府与三一集团于2010年11月签约的“港口机械、海洋工程装备及工程船舶制造产业园项目”,该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将成为三一集团港口装备的全球研发中心、制造中心。
在三一海工的运维仿真实验室,数字化屏幕上显示着目前三一海工运维的设备分布图。三一海工智慧港机研究院高级顾问唐修俊介绍,通过打造数字化分析平台,结合实际的运行场景和后台数据分析,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率的运维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厂区总人数30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500人,主要生产岸桥、场桥、门座、正面吊、堆高机、重叉、抓料机、集卡、伸缩臂等港口和物流装备。其中,正面吊、堆高机等移动港口装备连续15年国内销量第一,岸桥、场桥、散料机械等产品远销欧美、亚太、中东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内率先实现全系列电动产品的规模量产和批量交付。
港口枢纽通达全球
距离三一海工不远处,就是高栏国码。据了解,高栏国码是珠三角西部唯一天然深水良港,主航道水深-19.2米。锚地距国际主航道仅1海里,码头距锚地仅8海里,为大型船舶进出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高栏国码还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港口,“西江黄金水道”出海门户港,江海、海铁、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多式联运最佳节点港口。
珠海国际货柜码头(高栏)有限公司商务部经理徐剑峰介绍,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高栏国码涉及“一带一路”项目的出口业务量逐年增长。“今年1月至9月,我们涉及‘一带一路’项目的业务达42个航次,累计出口货物3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0%。”
2017年高栏国码引进了国际纸浆业巨头欧洲港口集团,打造“华南纸浆物流分拨中心”,旨在为纸浆等林木产品的境内外、上下游客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港口装卸、仓储、运输及报关等“一站式”的供应链服务,填补华南地区缺乏专业纸浆集散中心的空白。“目前可接卸10万吨级纸浆外轮,配套专业纸浆仓库7万平方米,年通过能力超200万吨。”徐剑峰说。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翰墨书思念 丹青寄深情——纪念邓颖超诞辰12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天津开展
- 上半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2.7%
- 海关监管新模式助推上海跨境电商蓬勃发展
- 最新民调揭美国政治信任危机:“拜登父子有不道德行为”丨世界观
- 2024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举行 约600位中外嘉宾参会
- 音乐剧《绽放》昆明上演 张桂梅“燃灯故事”舞台盛放
- 好莱坞大片流行“拍一半” 超长电影演绎“未完待续”成习惯?
- 黑龙江佳木斯桦南一体育馆坍塌 当地:正在救援
- 近万件“硬核”科技产品亮相广东佛山
- 青海一捐献者捐多个器官和眼角膜 5人受益
- 重庆綦江农民版画:勾勒之间拓印泥土烟火
- 截至4月末58家境外投资者经“互换通”入市
- 专家:中国地方戏寻“本味” 小剧种巧登大舞台
- 瓦格纳“反戈”,俄军“末日飞机”动态引发关注
- 承平高速控制性工程—南火道特长隧道双洞贯通
- 中新健康丨“围炉煮茶”存一氧化碳中毒隐患 有意识早发现是关键
- 雨带北抬!长江中下游即将进入降雨集中期 这些地方需防旱涝急转
- 台籍教师在大陆过教师节
- 全DNA纳米机器人可探索细胞过程
- 2024年1-2月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
- 热门推荐
-
- 强震已致土叙两国超5000人遇难
- 今年第三季度北京城市副中心统一代码赋码量同比增幅超五成
- 治狗患的重点在于管住人
- 中新健康丨治疗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创新药物获批开展III期临床研究
- 广西20余个国际友城将亮相第21届东博会
- 西藏亚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启动警营体育文化周活动
- 专访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只是征行自有诗
- 美经济学家警告:关键指标连续下滑 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
- 上海:眼耳鼻喉专科医院新技术、新成果迭出 助患者耳聪目明、鼻畅喉爽
- 第十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展示活动在京启动
- “90后”伊朗画家绘中国乡村:艺术架起“连心桥”
-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成效有目共睹
- 湖南冷水江发生一起煤矿事故 致4人遇难
- “粮食安全”是什么?是插秧机的往来穿梭 也是插秧客的披星戴月
- 海岛元宵换花夜 花语浪漫寄情思
- 宁夏枸杞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50亿元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都昌“新农人” 养殖书法两不误
- 中泰合作举办“中文+职业技能”电子商务项目精英培训班
- 美国加州戈尔曼野火蔓延1.5万英亩至少1人受伤
- 海南琼州海峡南岸客运均实现微信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