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生鲜季丨黄桃园里,80后新农人的勇气和冒险
五月杨梅六月荔枝,七月龙眼八月柿子,又迎来千万农人共同守护的收获季。农人用汗水耕耘,但常因为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技术转型和市场波动等问题而陷入困境。对此,建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金融力量,多举措助力助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为记录乡村振兴的真实故事,传递农民富足、产业兴旺、生态可持续的美好愿景,《今日建行》特开设专栏“金融生鲜季”。
八月,奉贤黄桃迎来丰收季,山间田野中散发着淡淡果香。
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被誉为“中国黄桃之乡”。今年,青村镇解放村的500多亩桃林均结出了品质优异的黄桃。
这片桃林里的桃树大都不高,虽挂着饱满的果实,但纤细的枝条却令其看起来仍稍显幼态。行宽密植的栽种方式让整片桃园并没有树冠茂密成林的震撼。种种迹象都在表明,这片桃林还很“年轻”,而青村镇如今正需要这样的“年轻”。
新的桃树新的开始
青村镇是奉贤黄桃的主要产区,占据天然地理优势,培育出的黄桃“大、甜、圆、黄”。2000年起,“奉贤黄桃”品牌就先后获批原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农村部的“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但奉贤黄桃的发展之路并非顺风顺水。
近年来,奉贤黄桃面临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桃树超龄“服役”、果园土壤层逐渐稀薄等矛盾。虽有稳定的果园规模,但产量还远远不够。桃苗需要更新、黄桃品质需要提升、种植规模需要有序扩张。只有实现了稳产、增产、丰产的目标,奉贤黄桃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2018年,增产难销的奉贤黄桃再一次直面人、地、树“三老”问题发出的“灵魂拷问”。顶着产业不得不转型的阵痛,青村镇对解放村黄桃种植区500多亩的老果园进行改造。移除超龄的老果树,种上新的黄桃树苗,一场从头开始、重新出发的冒险就此展开。
彼时,建行上海市分行正在大力践行普惠金融战略,与各村镇、园区开展对接,并且开展多场普惠金融宣讲。就在走访青村镇光明经济园区时,建行上海奉贤支行接触到了“岱柏农业”。
“岱柏农业”的创始人陈贤毕业于上海大学工商管理系,2013年组建销售团队,注册“岱柏农业”商标,并成立合作社。“岱柏农业”当时已经是市级蔬菜标准园,并成为光明经济园区首批承包新桃园的合作社之一,但想要从头开始培育新的黄桃树苗,再进一步把奉贤的锦绣黄桃品牌打造成精品,陈贤仍面临着明显的资金难题。
上海奉贤支行在光明经济园区开展的普惠宣讲沙龙,进一步促进了双方的了解,奉贤支行与合作社的缘分就此展开。
2019年,奉贤支行通过充分了解企业和金融产品的配适度,成功为合作社办理了农业担保基金贷300万元,解决了资金问题。有了资金的加持,岱柏的新桃林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精细化、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不仅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制约,也让桃子的生产环节更易把控。
如今,这批小树苗已茁壮成长,结出的头茬商品果高挂枝头。皮肉金黄、芳香软糯、汁多味甜的品质也让奉贤黄桃重获新生,因此它们又被唤作“初生果”。
重出江湖新的打法
好桃子有了,如何打响品牌,是奉贤黄桃“重出江湖”的第二步。
从收到上海市分行发放的第一笔贷款起,五年来,合作社在打造精品的路线上全力奋进。在激烈的竞争中,岱柏另辟蹊径,致力于“把每一件农产品都做成精品”。依托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奉贤黄桃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为支撑,不断完善后方基地,最终以产品的优化、差异化,结合快捷的销售和贴心的售后服务,多年来在中高端市场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
在从奉贤向外走的路上,建行始终陪伴左右。2022年,合作社的黄桃登上“建行生活”App平台,参加线下农展会、丰收节等活动,不仅进一步打开了品牌知名度,还拓宽了销售渠道。
在陈贤的带领下,销售团队从一开始的跑菜场、走社区、进商超的传统销售方式转变为平台思维,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搭上直播电商的东风,岱柏合作社与多位头部直播带货达人合作,成功打开奉贤黄桃品牌的知名度。
产业融合迎接未来
在岱柏合作社的温室大棚中,一个崭新的直播基地已搭建完毕,一套露营桌椅摆在茂密的桃林中,场景布置得时尚又接地气。
陈贤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服务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中高端消费市场,将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相融合。一产是农业的种植生产;二产是农产品加工,比如说黄桃罐头,黄桃冻干等;三产是带动市民的周末生活如采摘等。
打通一二三产,实现以黄桃为核心的种植业、加工业、旅游业联动发展是未来黄桃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陈贤的桃园不仅提供垂钓、野炊、露营、城市田园、亲子娱乐、咖啡小点等娱乐休闲设施,同时也有自己的文创周边,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桃园旅游、团建。
巩固一产、深化二产、带动三产,做一名有志向、有目标的新型职业农民,是陈贤一直以来奋斗的方向。这其中每一步的转型和深化都离不开建行的支持。自2019年以来,上海市分行连续五年为岱柏发放贷款支持其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贷款1500万元。
多年以来,建行陪伴着岱柏的成长,已经成为岱柏大步向前的坚实后盾。
陈贤的故事只是建行助力乡村振兴、助农扶持计划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上海市分行助力涉农主体成长发展,围绕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发展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建行人真正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农业实际需求,更好地服务“三农”,支持乡村振兴,帮助小微企业主、民营企业家提高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成长。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多措保护让长城“延年益寿”
- 印度北部一客运大巴坠崖 已致36人死亡
-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桃江“蜜蜂姐姐”:靠诚信发家 带村民致富
- 腰背僵硬行走困难?“僵人综合征”能治!
- “浓妆”变“淡抹”,月饼市场刮起“简约风”
- 首只在俄出生大熊猫“喀秋莎”体重已达20公斤
- 广西青年借“柿”而为“抢滩”粤港澳市场
- 重庆开展2024年汽车消费购置补贴活动 拿出2000万元补贴自然人车主
- 中国电视剧海外“受宠”,背后的文学密码是什么
- “火车超市”上新了!看“带货车长”如何帮乡亲们开拓销路
-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不准备停止加沙军事行动
- 海南首例“司法+林业碳汇”民事公益诉讼案公开开庭
- 湖北:“民主监督+检察监督”助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 男子植入国产“人工心脏” 中西医结合助康复
- 2350余人扑救山西临汾山火 126名民众撤离
- 西藏大学《半个夜空》诗歌论坛成功举办
- 广西以书为媒拓展与东盟出版合作
- 新疆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 “解忧树洞”:用同辈的力量传递温暖
- 空客:未来20年中国或成为最大航空服务市场
- 热门推荐
-
- 1-5月中国软件业务收入逾4.3万亿元,同比增13.3%
- 青海“柴达木粮仓”都兰实现农业丰收 农民增收
- 6月26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与昨天持平
- “青海玉树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动在京举行
- 2023年7月12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上调
- 视频丨专家解读:中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实体经济稳固增长基石
- 昆明大观楼旁吟诵“天下第一长联”:追寻髯翁游踪 感悟古今千年
- 俄媒:俄称库尔斯克州遭乌军袭击 普京发声
- 重庆招商团访意大利 洽摩托车、机器人产业合作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次在广东举办知识产权暑期学校
- 宁夏银川地震造成6人轻微伤、无人员死亡、无房屋倒塌
- 普京突访俄南部军区总部 听取特别军事行动进展汇报
- “华创会”助湖北宜昌“牵手”德国谋发展促共赢
- 横琴口岸正式恢复货物及运输车辆通关
- 外媒:以色列议会批准任命卡茨为外交部长
- 促消费,电商平台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 过路司机多看一眼,抢回一条命!网友:天使降临!
- 中国制造的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在山东青岛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 养护肝脏要注意疏通情绪
- 青海乌兰给沙漠“锁边”让荒滩变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