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行动看中国)科技+创新助山西农业提档升级
中新网太原10月30日电 题:科技+创新助山西农业提档升级
作者 吴琼
运用旱地玉米探墒播种抗旱保苗艺机一体化技术,不仅解决轻度干旱下玉米缺苗断垄减产严重的问题,更解决中度干旱条件下玉米无法播种的问题,为易春旱区玉米稳产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境内沟壑纵横,山多地少,水资源匮乏。广袤的旱农区、复杂的地形地貌、众多的作物类型、“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构成山西特殊的省情、农情。
“如何破解缺水,解决旱作生产上的问题,需要关键品种和技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郭杰介绍,目前,基于有机旱作,他们已培育相关代表性品种,并研发专用装备,配套相应技术,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播种难、出苗难、保苗难,一直是山西农业生产面临的难题。针对生产和产业技术需求,山西省农科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依托主持的行业科研专项,组织区域优势团队开展多种作物尤其是玉米抗旱播种技术的协同攻关研究。在全国率先提出“艺机一体化”研发思路,研发形成有区域特色,适宜山坡、山旱地、小地块,中小型、灵活多样的艺机一体化抗旱播种技术体系。
与此同时,从实用节约角度考虑,陆续研发出一、二、三代探墒精播配套机具,实现一机多用,即在墒情适宜情况下作为普通播种机使用,又可在干旱时作为探墒播种机使用。
晋中国家农高区是全国首批、山西唯一的国家级农高区,承载着为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先行示范的重要使命。位于该农高区科创基地的有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秉承绿色、健康、生态、高效、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立足山西、面向黄土高原、辐射全国广大旱农地区。
针对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等突出问题,该实验室围绕水土肥资源协同高效利用、优异种质资源挖掘创新、绿色优质功能高效栽培3个方向开展研究,构建创新链条,解决科学问题、攻克技术难点、破解产业瓶颈,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入口处映入眼帘的智能水肥一体机,实时显示温度、空气湿度等各项数据……走进晋中国家农高区智慧农场示范基地,植物工厂让人眼前一亮,在科技手段加持下,实现玻璃温室内环境实时感知、设备远程控制等功能,助力农业生产。
“借助智慧农场物联网系统,在耕、种、管、收各环节为农场提供科学种植指导方案,提升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晋中国家农高区智慧农场示范基地工作人员乔翔茹介绍,通过种、收、加工与销售环节的全程可追溯与虚拟可视化,降低生产不确定性,减少人为因素影响,确保农产品健康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下一步,晋中国家农高区将坚持有机旱作农业主题,聚焦科技创新核心,深入实施“22510”行动计划,实现晋中国家农高区和太谷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双擎”驱动,布局20公里农业科技示范廊带和40公里农业产业示范廊带,实施“5个10”工程,全力蹚出一条山西现代农业“特”“优”发展之路。(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丹佛一派对现场发生枪击事件 致3死3伤
- “守正创新·水滴石穿——张瑞龄书法集萃回乡展”河北博物院开展
- 纽约纪念“9·11”事件23周年
- 所罗门群岛总理:如果我们太平洋岛国不和中国加大合作,那才是愚蠢
- 辽宁正式开通地震预警信息服务
- 陕西关中西北部大暴雨 泾河出现今年最大洪水
- 中国广电携手网络视听平台重温经典 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大型原创音乐剧《殷红木棉》在穗展演
- 低空运动设备发生事故?海南陵水:非旅游行为 当事人无碍
- 钢轨上的“磨镜人”
- 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智:川渝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农业
- 我国经济稳步恢复、持续向好 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乡村巡展活动在杭州富阳启动
- 海内外业界专家相聚山东青岛探讨绿色低碳科技发展
- “员工福利”变“员工埋单”,这样的操作行不行?
- 时隔14年重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中国资产大爆发
- 新疆:“伊犁人的奶茶会”越议心越近
- 湖北A级旅游景区和文化场馆全面实行分时预约
- 中国工信部: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轻量化、5G-A演进升级
- 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 湛江海事部门护航渔船出港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湖口:乡贤引种洛神花 同心走上“致富路”
- (申城风景线)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花经济”拉动乡村振兴
- 兴业银行落地股份行首笔“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融资业务
- 无处不在的书单:谁决定我们读什么书
- (新春走基层)广东化州“家具小镇”:在乡村振兴中活化本土文化
-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沙尘蓝色预警信号
- 拜登称最初没人请求他访问俄亥俄州“毒列车”事故发生地
- 深圳邮局海关查获一批致幻蘑菇
- 为了这“振奋人心”的一天
- 登革热蔓延 巴西里约市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 欧洲再工业化困难重重
- 刘小诗: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有三大主要“堵点”
- 专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须抓住城市和新型城镇化“火车头”
- 报告显示:2023年暑期年轻群体回归演出市场占比持平2019年
- 漳台亲子闽南语研习公益活动福建漳州举行
- 沪宁沿江高铁9月28日开通运营
- 一代浙商宗庆后逝世,人们为何缅怀他?
- 头部快递企业实现“三个全覆盖”
- 2023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面向全球征稿
- “无偿献血村”背后的故事:一个人带动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