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将于今明两年安排使用
中新网10月25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5日上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等工作有关情况。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在会上表示,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将于今明两年安排使用,根据相关工作进展和项目储备等情况,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
会上,有记者问,此次增发国债的资金规模比较大,使用领域也比较多,请问在增发国债资金的安排使用方面有什么具体考虑?
对此,朱忠明表示,此次增加发行国债的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资金安排使用方面,主要有以下考虑:
一是中央承担还本付息。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
二是今明两年安排使用。当前已进入四季度10月下旬,根据相关工作进展和项目储备等情况,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能够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工作落实。
三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为了减轻地方财政配套压力,将一次性适当提高相关领域中央财政补助标准或补助比例,加大对地方支持力度,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四是单设转移支付项目。为保持预算年度间衔接,将参照以往做法,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单设“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项目,与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并列,集中反映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
朱忠明强调,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细化工作安排,加强资金管理,及时下达资金预算,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沈阳相声大会名家云集 刘兰芳、巩汉林等知名艺术家登台
- 10亿欧元!欧盟拟再次大手笔拨款供乌买炮弹
- 北京将加速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
- 新编京剧《鉴证》聚焦“光绪之死” 精美服化道被赞“不舍得眨眼”
- 菲律宾政界反对美国扩大驻军:外部势力进驻,居民将寝食难安
- 创新科技成果正加速涌现——2023中关村论坛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 今年前10个月海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44.6亿元
- 第25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将在天津举办 五大亮点值得关注
- 我国浅层常压页岩气开采取得突破
- 加拿大作家李莎获颁中国驻加使馆“大使奖”
- 中新健康|世卫组织多次警告的“X疾病”,是种什么病?
- 遇见福建:建阳溪源古韵悠 美丽乡村引客来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发生枪击事件 致2死1伤
- 新型“人造皮肤”可用于智能设备
- 上海电气聚焦硬核工业科技亮相2024工博会
- 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家齐聚珠海以武会友
- (经济观察)“无障碍智能社会”为人工智能产业探新提供何种机遇?
- 欧盟理事会批准向乌克兰提供500亿欧元援助
- 江苏睢宁上演育秧“擂台赛” 以“技”兴农竞风流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过5600人死亡 以防长公布对加沙地带的战争计划和目标
- 热门推荐
-
- 数智赋能 山西阳泉用新经济激活老工业
- 26座万亿之城,格局有变
- 寒潮将影响我国 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将有强降雪
- 让百姓“菜篮子”拎得更稳当
- (经济观察)中国多地政府母基金“迎新”,上百亿元投向哪里?
- 巴西教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
- 美中情局前分析师被指控涉嫌为韩国政府服务 韩方回应
- 台风“杜苏芮”致福建直接经济损失逾147亿元
- 风雨85小时 邮政押运员保护467袋邮件安全抵京
- 颠覆传统技术 武汉专家研发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
- 天津成立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 启动创新转化产业化公共平台
- “新氧公益”持续开展乡村义诊活动 3年救助680位患者
- 涉案20余亿元 内蒙古警方劝投两名外逃嫌疑人
- 双节将至,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生产安全监督检查
- 新版《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发布 财政部详解
- 《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发布
-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南航道桥首个钢吊箱顺利下放
- 《庆余年2》火到台湾!这些陆剧为何风靡宝岛?
- 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冯俊兰:AI未来像通信一样方便、低成本
- 家门口享“文化大餐” 山西7年免费送戏下乡进村超10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