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中国影响几何?农业农村部解读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今年以来,国际稻谷价格明显上涨,国际粮食格局剧烈波动。中国农业农村部23日针对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的影响进行解读。
在当天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中国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刘涵表示,受极端天气多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地缘政治动荡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今年以来国际粮食市场复杂多变、价格波动剧烈,特别是国际大米价格受东南亚干旱预期和印度出口禁令影响,出现明显上涨,一度创下15年来新高,引发较多关注。
“与国际粮价大涨大跌相对的,是今年中国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粮食库存处于高位,市场调控及时有力,价格总体保持平稳。”刘涵表示,中国稻谷供需平衡,价格持平略涨,9月份收购均价每斤1.4元(人民币,下同),比1月份高0.7%。小麦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价格上半年有所下跌,三季度企稳回升,9月份批发均价每斤1.52元,比1月份低5%。玉米下游消费逐步恢复,价格稳中有涨,9月份产区批发均价每斤1.41元,比1月份高1.4%。
刘涵说,目前秋粮陆续丰收上市,逐步进入购销旺季,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度,今年秋粮旺季收购量预计在2亿吨左右,保持在较高水平。
综合常年市场运行规律和国内外供需形势,刘涵表示,预计今年秋粮收购市场总体将以稳为主。其中,中晚稻质量好于常年,市场粮源供应充足,总体价格有望稳定在最低收购价之上,优质优价的特征更趋明显。玉米产量增加较多,但消费处于较高水平,产需仍存在一定缺口,价格大幅回落可能性不大。(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徽举办群舒文化展 揭开江淮古国神秘面纱
- 猜灯谜做月饼 昆明留学生感受中秋“团圆味”
- (新春走基层)春节假期山东海阳兴起“航天游”
- 青海玛多:电力消费帮扶助力藏羊走出高原
- 外媒:数百名伊拉克民兵已进入叙利亚
-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第36届“库木勒”节启幕 吸引游客超十万次
- 喜镇苏庄“喜上加囍” 山西百对优秀职工集体婚礼演绎“中式”浪漫
- 古有《千字文》今续新篇章,周兴嗣短篇文学作品推优活动在京启动
- 郑州发现中国最早贵族墓地兆域 是殷墟王陵兆域来源直接证据
- 《七闽人师阮弥之》新书发布 探寻两岸阮氏共同历史记忆
- 俄罗斯内务部将3名乌克兰前政要列入通缉名单
- 5G赋能实体经济作用凸显
- 中国超40城首套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一图了解→
- 内蒙古老哈河一处堤防发生溃口险情 预计14时完成溃口合龙
- 美国谋求霸权、维护霸权、滥用霸权危害深重
- “源·缘——闽台艺术展”亮相国博 诠释“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
- 第十一届中国冷极节开幕:极地冷文化碰撞东北林区火热生活
- 第二届天工论坛顺利召开,“碳足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
- 福建森林消防李向磊——擎天搏空,练就绳索救援“尖兵”
- 热门推荐
-
- 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部海域发生6.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开明文化论坛洛阳开幕 聚焦文明传承创造与城市发展
- 美元创一年半最大单周涨幅,新兴市场再次开展“货币保卫战”
- 兰州榆中“浪街”:集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游 唤乡愁体验恬静田园游
- 财经观察: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外资加大中国资产配置力度
- 免费午餐13年:从解决一顿饭 到乡村助学有道
- (乡村行·看振兴)访浙江小村里的“爱心食堂”:合力守护老人美好“食”光
- 共赴“十年之约” 江西旅发大会十年引进投资金额达2387亿元
- 北京石景山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
- 空调应保持恒温?消暑纳凉有哪些误区
- 海信电视ULED X场景画质技术荣获中国质量技术奖一等奖
- 东西问·兰花奖 | 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埃中古老文明如何再相遇?
- “以文会友” 海外华裔青少年来渝开启“寻根之旅”
- (新春走基层)春节不打烊 江西南昌撒拉族小伙的新春“免费餐”
- “加查有我一棵千年核桃树”认养认领活动成功举办
- 山东“扩容”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吸引优势力量共促基础研究
- “一带一路”国际帆船赛在广西北海再启航
- 高温下火爆的暑期游,日薪千元“一导难求”
- 美国发布罕见龙卷风紧急警报 超600万人受到潜在威胁
- 医生谈AI:AI与医生是协同,并非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