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使其不惧抹黑
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 庞无忌 陈溯 李金磊)近年来,美西方少数国家针对中国倡议极力鼓噪“中国威胁论”,也有评论认为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文玲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使其不惧抹黑。
陈文玲表示,一些国家给“一带一路”倡议戴了很多“帽子”。表面看,这些“帽子”压下来是沉甸甸的,但实际上这些“帽子”最终多会随风而去。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抹黑“一带一路”是“债务陷阱”。对此,陈文玲表示,所谓的债务是债务国需要发展而借贷,而不是中国单方面搞“一带一路”造成的;发达国家想要发展同样需要借贷。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中国投资,也倡导各国投资者共同参与,全球投资者都有权投资。一些国家也有融资发展建设的需求,这些都是由投融资双方自主自愿选择的。
“中国不是输出债务,而是通过和共建国家一道投资建设,造福于本国、造福于世界人民。”陈文玲表示,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很多工程都改变了当地民众的生存状况。世界银行2019年的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仅交通一项在未来就可以帮助760万人摆脱绝对贫困、3200万人脱离相对贫困。
陈文玲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打开的是一幅崭新的画卷。这幅画卷没有过去殖民时代的残酷压榨剥削,也不是“马歇尔计划”用投资换市场、换战略随从。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和灵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以及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这些足以使“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陈文玲表示,经过十年的发展,雅万高铁、蒙内铁路等很多标志性工程为世界瞩目。因此,不管外界怎么抹黑,这些工程、项目已经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已经是一个现实。未来共建“一带一路”还将进一步向“高质量、可持续、惠民生”方向继续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社会物流成本稳步下降,实体经济“筋络”更加畅通
- (新春走基层)浙江宁波冬日水果番茄抢“鲜”上市 走俏年货市场
- 河南宝丰马街书会正月十三启幕 刘兰芳将携弟子展演
- 2024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开幕
- USANA葆婴携手权威研究机构发布保健绿皮书
- 吊销执照?立刻入伍?数千医生拒不返岗韩政府怎么办?
- 帕金森患者如何运动、抑郁兼治?专访MIT团队:丘脑不止是“中继站”
- 三亚再迎外企所属游艇落户 游艇登记总数超1400艘
- 中法剪画艺术品在山西乔家大院展出
- (乡村行·看振兴)“沙县小吃第一村”香飘世界
- 落户半年后辞职 公司索赔合法吗
- 同一行程2辆出租车价格差33元?官方回应:拟吊销涉事司机营运资格
- 哈马斯官员:不会就加沙停火协议的任何新条件进行谈判
- 北京丰台区通报违规开展线下学科培训情况
- 南京发布限时购房补助举措
- 1-4月中国快递业务量完成371亿件 同比增17%
- 小林制药公布最新调查报告:生产工厂放任青霉附着不管
- 出土简帛记述的秦汉时代
- 伊朗发动袭击后,拜登和内塔尼亚胡通话
- 报告:抖音酒旅订单量同比增长9倍 国庆长假出境游火热
- 热门推荐
-
- 高甲戏《阿搭嫂》全国巡演开启 传统戏曲焕发新生机
- 秉持绿色理念 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中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
- 收藏家付晓晓:艺术创作让古瓷片重获“新生”
- 北京算法交易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千年古镇“指尖非遗”出圈又“出海”
- 财政部下达2024年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资金预算
- 哈尔滨一小区楼体整体倾斜 官方通报:处于空置状态 决定拆除
- 内蒙古多地迎来秋后首场降雪
- 报告称2024年中国电网基建投资将超过5300亿元
- 中国财政部将开展2024年到期续作的4000亿元特别国债发行
- 南非警方展开特别行动 破获大规模毒品犯罪
- 英剧《9号秘事》迎来最终季 “灵魂主创”开启中国行
- (经济观察)中国民间投资为什么敢投?投什么?
- 云南一中学体育节师生赤膊表演彝族战舞:光头前副校长吹号角,物理老师表演喷火
- 墨西哥发生针对家庭的枪击事件 致6人死亡
- 调查报告称北美市场假日购物热潮将为出海中企带来新机遇
- 汽车产业迎来科技革命 天津展现中国智能网联车新态势
- 行动起来,共护孩子眼健康
- 30名“匠心杯”优胜选手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 2023年沪杭京等中国7城土地出让收入超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