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擦亮“绿色名片” 江西彭泽解锁江水蟹产业“致富密码”
中新网江西彭泽10月18日电 (董作明 欧阳玉霞 王剑)十月金秋,又是“满手都是蟹膏香”的“吃货季”。长江南岸,素有“七省扼塞”之称的江西省彭泽县,各地客商、老饕纷至沓来,只为采购、品尝当地肥美的江水螃蟹。
近年来,“靠水吃水”的彭泽县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囊括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两块“国字号”招牌,成为该省现代农业的一张“绿色名片”。
从彭泽县城驱车20公里,进入马当镇船形村,“江水螃蟹基地”的招牌很是亮眼。从“涨水帽子不见顶,退水泥沙满膝盖”的旧貌,到“绿水青山养好蟹,亩产轻松破万元”的新颜,当地江水蟹产业有什么“致富密码”?
2018年3月26日,洋船头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与本村懂管理、会技术、有资金、熟市场的经济组织或“种养加”大户进行合作,合作社将资金以优先股的形式参与入股发展产业基地。贫困户优先入股、优先分红、优先务工带动55户贫困户参与其中。
2019年,当地注册了“洋船头”江水大闸蟹商标,2020年成功申报了有机认证。在基地的带动下,当地养殖户们都严格遵守江水螃蟹的养殖模式,使产品具有天然、绿色、健康的先天优势。产品畅销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
经过几年的发展,船形村目前江水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已经达到2000亩左右。
洋船头江水蟹养殖基地负责人梅山告诉记者,“今年江水蟹的市场行情不错,以半斤重母蟹价格为例,每斤批发价超过百元。预计,综合亩产效益达到1.5万元左右。”
“村里有超过100位乡亲成了我的线上‘经纪人’,在家务农之余通过朋友圈、抖音推广卖蟹,增加了一份收入。”梅山表示。
为了确保质量,降低养殖成本,基地在省市水产部门的帮助下,从2020年起,基地成功培育长江中华绒螯蟹种苗,成为集育、养、销一体的长江中华绒螯蟹大型养殖基地。“蟹苗一部分自用,一部分销售给当地养殖户,也带动了更多人增收。”
与此同时,彭泽当地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虾蟹全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旅游民宿、农家乐等下游产业,带动了当地乡村振兴。
江西省彭泽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彭泽县大力推行新乡贤+“产业引领”模式,打造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信息回馈的“归雁经济”,一大批乡贤回乡创业成为致富“新农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超380亿元!前6个月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超27万笔
- 以军称处于“高度戒备” 巴勒斯坦总统访俄
- 国家发改委:我国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总体保持下降态势
- 《人世间》获年度大剧 出品人谈创作心得
- 第十五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暨2024年北京政府统计开放日在京举办
- 摩尔多瓦公投结果揭晓 超半数选民支持加入欧盟
- 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入驻企业超1200家 “金融+科技”企业占比近70%
- “释道者”钱宁
- 电影《金手指》将上映 如何揭示复杂人性?
- 宁夏200余项非遗特色活动邀市民游客“花式”过年
- 6月11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广西侨乡容县3万亩蜜柚丰收 柚香引客来
- 免签政策、旅游专列、邮轮复航……入境游热度持续增长
- 回国赶秋招,收好求职指南
- 南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经济“一池春水”
- 文旅部: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 同比增长93.3%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致4死4伤
- “00后”大学生的“辣”味青春:做“讨喜”的油辣椒
- 用“真金白银”支持“以旧换新”补贴加码 优惠直达消费者
- 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 热门推荐
-
- 外媒:伊朗宣布为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举行三天哀悼
- 博鳌经安论坛第二届大会聚焦全球发展 解读国际热点
- 全力支持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 北京市财政已累计下达资金超21亿元
- 7400元货款不慎叠进棉被 白血病患儿妈妈买回后送还
-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锐财经)
- 中新教育“问教研讨会”举行 专家学者业界共探少儿编程教育未来
- 游客潜水“被弃海中” 海南万宁通报调查处置情况
- 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杭州成立
- 中国成品油价迎年内“第八涨”
- 2024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辽宁大连营在东北财经大学开营
- 中国南方城市竞逐“冰雪赛道” 掀消费热潮
- 长沙:本地菜大量上市,市民“菜篮子”更丰富
- 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等四条“快速通道”助力药品研发上市
- 第九次中俄财长对话在华举行
- 2025海峡两岸千名大学生汉唐文化冬令营活动西安启动
- 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莺歌踏浪驿站开业 展示海岛“盐文化”
- (乡村行·看振兴)探索农文旅融合 江西南昌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提醒来菲中国公民文明观赛安全出游
- 山东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 延伸“触角”便民就医
- 人民日报钟声:日方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蛊惑不了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