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0元货款不慎叠进棉被 白血病患儿妈妈买回后送还
近日,山东淄博一场“白血病患儿妈妈拾金不昧”与“店主心怀感恩义卖棉被为患儿筹医疗费”的双向奔赴感动众多网友。昨日,店主刘晓敏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从河南商丘到山东淄博卖棉被,7400元货款不小心被叠入棉被。王女士买回家发现后,主动报警送回。刘晓敏得知王女士的儿子患白血病,目前正在治疗急需用钱,于是决定义卖为孩子筹医疗费。刘晓敏义卖的棉被共计800多条,价值约10万元,目前已卖出500多条筹了近6万元。
有人一次性买下180条棉被
刘晓敏来自河南商丘,开着一家棉被工厂。12月中旬,她带着两名业务员,装了满满一车四五百条棉被到山东淄博出售,从12月19日开始摆摊。21日,刘晓敏正常摆摊卖棉被,一位女士买了棉被不久后,带着警察找过来,问她是否丢了东西。“这时我才知道,业务员叠被子时把我放在棉被上的7400元货款叠进去了。王女士从我这里买走了棉被,回家打开后发现了钱,主动报警送了回来。我很感激,拿出一部分货款要答谢她,但她不收。她说,能送回来就不会要,如果要的话就不送回来了。”
随后,刘晓敏加了王女士的微信。那天下午吃饭时,她翻看王女士的朋友圈发现,其8岁的儿子患有白血病,目前正在治疗,也急需用钱。“在这种情况下她还把钱给我送回来了,这种爱值得我传递下去。我就跟我老公商量,想把车上的棉被捐给她。”
王女士在济南陪孩子看病,捐了这些棉被如何变现是个问题。“我们当时摆了几天摊,剩余的棉被大约有200条,我想挪个地方,后来就求助当地媒体,王女士的爱人也来帮忙。当时我们的货车出现了问题,一位修车的小哥过来给我们修了,了解了我们的情况,不仅没有收修车费,还买了两床棉被支持我们。”刘晓敏说,“淄博的爱心市民给了我信心,22日挪了地方后,我就决定进行棉被义卖,给王女士的孩子筹医疗费。”接下来的几天,刘晓敏在义卖棉被时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
刘晓敏说,最近这几天,当地一家公益机构为他们提供了免费住宿,有志愿者帮忙义卖,还有爱心市民送来吃的用的。还有爱心人士为了让刘晓敏早点卖完棉被回家,一次性买下了180条棉被。
淄博微爱火种公益团队的负责人王伟表示,了解到王女士和刘晓敏的故事,他觉得这是一个善良的人遇到了一个感恩的人。在感动之余,他们也希望能传递这份爱,因此为刘晓敏提供了住宿,并买下了60条棉被。“主要是想帮着把这些爱心棉被尽快变现,把钱交到王女士手上,给孩子治病。接下来的元旦、春节,我们也打算去探望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把这些棉被送给他们。”
义卖筹款已近6万元
一口气买下180条棉被的柳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是淄博本地人,做建材生意,在新闻上看到刘晓敏和王女士之间的故事,因为天气太冷,为了让刘晓敏早点卖完棉被回家,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花2万元买下剩余的180条棉被。“碰到这种情况很多人都可能这么做,最近甘肃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刚好也需要防寒物资,我们打算把这些棉被捐赠给灾区。”
到25日,刘晓敏捐出的第一批200多条棉被均已卖出,得知王女士孩子的医疗费缺口仍较大,她和爱人商量后,决定再捐出600条爱心棉被继续义卖。“我也是当妈妈的人,看着王女士的孩子生病,她的焦急和无助我感同身受。我老公把第二批爱心棉被又给我装车运过来,26日下午就到了。”
在义卖时,原价150元一条的棉被,刘晓敏有时100元也卖。元旦来临,厂里比较忙,工人们需要她,家里的孩子也需要她,刘晓敏打算28日摆完摊就回河南。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当天淄博起了大雾,买棉被的人不多,28日下午她已经收摊了,准备回河南。“王女士在济南陪孩子治病,我准备把剩余的约300条棉被送到济南,让她继续卖。”
刘晓敏说,截至目前,加上王女士在济南卖出部分,卖出的爱心棉被有500多条,共卖了近6万元,钱她已经都给王女士转过去了。“开始义卖后,我们做了海报贴在货车上,介绍了王女士拾金不昧和我们捐棉被义卖的情况,把收款码直接换成了王女士的收款码。”
“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王女士目前正在济南,28日下午她的孩子要开始第十次化疗,预计要住院半个月。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孩子确诊白血病之后,自去年10月开始化疗,前前后后住院21次。今年12月复发后,又开始了化疗,“如果这次化疗效果不理想,可能要换治疗方案。”同时,剩余的爱心棉被王女士存放到济南市槐荫区经五纬六路路口东北角的爱心厨房售卖,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到此购买。“想把这些棉被尽快卖出去,如果无法变现,到时候我再把这些棉被给刘姐(刘晓敏)发回去。”
说起送还货款的事情,王女士坦言,自己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没想到刘姐能这样帮助她和孩子。“刘姐已经帮助我们很多了,真的特别感谢,但我们担心这件事给她带来压力,也不想过多去消费大家的爱心。希望这件事能慢慢回归平静,顺其自然。”
刘晓敏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到淄博卖棉被本是一次寒冬远行,但她感受到了很多温暖,最后成了心甘情愿的义卖。“虽然卖棉被的钱带不回去,但带回了满满的爱,我也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刘晓敏说,她的工厂做的是线下产品,创新不太多,经过此事之后,她也更有动力回去把业务调整,争取把工厂做得更大更好,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文/本报记者 戴幼卿
(来源:北京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六届进博会预计迎大客流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明确26项重点任务
- 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创新高 全球市场对接“中国制造”
- 大清河洪水抵达天津 永定河6日后行洪流量将下降
- 斗鱼重拳出击打击网络赌博,8月封禁463个违规直播间
- 对浪费外卖食品说“不”
- 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开城 首批200多个科研团队千余名人才入驻
- 浙江横店:多部门联合建立机制保障未成年演艺人员权益
- 70名一线职工比宣讲 安徽山东选手获金奖
- 数字里的黄金周:爆单与新高
- 朋友圈”不断拓展 “一带一路”税收合作持续深化
- 强信心 稳预期 增质效
- 9月中国销售彩票同比增长58.3%
- 周密:对中国外贸应有更强的信心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不止热辣滚烫!新春消费,各有花“漾”
- 广西巴马欢度瑶族“祝著节” 特色民俗盛宴引客来
- 专家:广州十三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缩影
- 涉案资金16.6亿元 内蒙古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网络传销案
- 2025年南方首轮大范围雨雪来了 主要降雪时段集中在这两天
- 我国云计算市场将突破万亿元 企业深度用云趋势明显
- 《广东摄影史1844-2020》在广州首发
- 热门推荐
-
- 探访南昌独立书店:通过阅读联结更多读者
-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看好中国在未来产业领域创新
- 两部门联合部署开展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
- 海南离岛免税提货新政一周年:近40亿元免税品“即购即提”
- 卢沟桥景区6月27日至29日临时关闭
- 西藏那曲市安多县发生3.5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韩总统宣布国家进入人口紧急状态 誓言解决低生育率问题
- 新疆自贸试验区五一农场区块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注册
-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果蝇能感知碱性物质的新味觉
- 浙江改革聚焦:海事侧营商环境优化提速显成效
- 上影节圆桌论坛徐峥分享中小成本电影创作秘决
- 春运首日火车票12月31日开售 广铁多举措保障出行
- 海林石人洞遗址取得重大考古发现 出土石制品9万余件
- 江苏宜兴发生持刀伤人案 致8死17伤
- 平台互相封禁有哪些后果?恶意不兼容行为如何界定?专家热议
- 贵州成立酒类火灾处置专业队
- 各地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欢度国庆假期
- 走进“四普”一线,身临其境感受西藏文物独特魅力
- 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预警 预计后期干旱持续风险较大
- 能源大县山西襄垣借“新打法”重估煤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