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碳中和并非低碳转型终点
中新社重庆10月17日电 (梁钦卿)“能源低碳化事关人类未来,已是全球共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17日表示,碳中和是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里程碑,但也只是一个里程碑,并不是终点。随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未来社会要靠未来能源的支撑。
当天,首届气候资源经济转化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召开,会议邀请气候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推动气候资源向农业、能源、旅游、康养和“双碳”产业转化方向出谋划策。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3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
杜祥琬认为,中国目前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能源低碳转型的资源基础非常丰厚。实现碳中和需要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增加的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是“灵活用电”和“灵活发电”。在能源转型大趋势下,还需重视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开发能力和对新能源关键材料、矿物质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以及材料学方面的发明创新。
“中国已日益成为全球气象能力的建设者和全球气象发展的贡献者,在气象国际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表示,中国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已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以重庆为例,当地气候资源丰富、创新环境优异,开展的气候资源转化为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和资源气象发展提供了“重庆经验”。(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了不起的青春小店
- 凉拌黑木耳每年都要毒倒几人
- 中新健康|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医防融合分会在厦门成立
- 蒋璐霞:不能什么戏都接 否则是对观众不负责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多组数据印证国际社会来华投资信心增强
- (新春走基层)长三角“村晚”活力四射 “民星”共演时代新貌
- 加拿大李德伦音乐基金会将举办2024“中西汇粹”新年音乐会
- 日本千叶出现禽流感疫情 3.8万只鸡将被扑杀
- 西藏首位盲人程序员的“斜杠人生”
- 外媒:丹麦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 4月中国PPI同比降幅收窄 环比有所下降
- 国家开发银行今年以来发放能源保供专项贷款超千亿元
- 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题影像创作活动在蓉启动
- 2024湖湘文化盛典在京举行 助力湖湘文化传承推广
- 四大名著今年将全部完成 录制有声剧 上译厂“跨行”出新
- 致敬文艺先辈 国话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演出正酣
- 安徽文旅产业投融资大会举办 28个文旅项目签约
- 广西早稻实现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
- 3名潜逃缅北多年的公开悬赏通缉涉毒逃犯被押解回中国
- 湖南举行左宗棠诞辰210周年系列活动
- 热门推荐
-
- 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成效显著 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
- 广州海关查获毒品大麻花7.82千克
- 河南宋国故城“城摞城”为寻宋探商再添新证
- 上半年海南GDP同比增长8.6%
- 新疆原创动画大电影《克拉和玛依历险记》上映
- 山海携手十一载 广州黔南州结情缘
-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 特斯拉在华召回部分进口和国产汽车超168万辆
- 中医药“圈粉”哈萨克斯坦民众
- 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50%
- 故宫国宝如何“活”起来? 原创儿童音乐剧《甪端》角色创作幕后揭秘
- 河南大学大礼堂着火 暂无人员伤亡
- 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戒严军占领该委员会明显违宪违法
- 聚焦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促进服务消费发展还有这些部署
- 镇镇有活动、处处有美景 江西南昌以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铁路+非遗、铁路+研学”为福建泉州春运添别样色彩
- 14300+600个!北京小客车今日摇号,中签率或有变化
- 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 山东临清:打造内陆“出海口” 再创鲁西“运河城”
- 香港机管局零售债券首日挂牌 高收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