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粮仓”河南秋收近尾声 冬小麦播种拉开序幕
中新社郑州10月12日电 (记者 韩章云)“中原粮仓”河南秋收已接近尾声。记者12日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当日17时,该省秋作物已收获10937万亩,收获超九成,冬小麦已播种132万亩,即将进入大规模播种期。
10月12日,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收割机向运粮车倾卸收获的玉米。 胡星 摄
今年5月底至6月初夏收季,河南夏粮生产受极端异常天气影响,总产量为710.0亿斤(1斤=500克),同比下降6.9%。故而,该省今年秋收秋种备受关注。
在河南秋收作物中,秋粮玉米、水稻占比最大。截至12日17时,该省玉米收获556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6.8%,水稻收获78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8.7%。
9月底至10月初的秋收季,河南又出现持续阴雨天气,给秋作物适时收获、晾晒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对此,该省出台秋收技术指导措施,指导农户抓住降雨间隙抢收,防止霉变发芽,并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学校操场、城乡道路等各类场所,开展秋粮通风晾晒,同时全省近5000台烘干机械为农户提供烘干服务。
“寒露种麦正当时。”寒露过后,河南秋种也拉开序幕。河南是中国冬小麦生产大省,冬小麦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冬小麦年产量占据全国四分之一。
“种子、化肥、播种机都准备齐全,明天开始播种冬小麦。”12日,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种粮大户马有永介绍,他们已经为4000亩麦田准备了10万斤种子,“今年土壤墒情较好,只要种子出芽率没问题,麦苗不愁长”。(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独家解读:一定要正确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信号
- 和评理|以“国家安全”为名 行胁迫勒索之实:美国“芯片战”手段令人不齿
- (第七届进博会)世界开放报告:经济全球化并未根本逆转
- 春节临近年宵花俏 “便携版”颇受欢迎
- 滑翔伞、热气球、边滑边拍……花式“解锁”阿勒泰冰雪世界
- 四川乐山至西昌高速桂花隧道右洞顺利贯通
- 农副产品商品条码应用指南标准实施 为行业数字化发展铺路筑基
- 马拉维副总统奇利马所乘军机的残骸已被找到
- 新春消费观察:“县城品牌”打主场,城乡消费“强对流”
- 三六零发布“AI数字人” 周鸿祎:人工智能进化要以人为本
- 大同浑源山里出现老虎?一网民因编造谣言被处罚
- 千奇百怪的龙,一直在陪伴我们
- 以色列军方:对加沙进行了“有限地面攻击”
- “优享计划”在沪面世 为全球内容创作者提供广阔舞台
- 丈夫花近四百万元为“小三”买房被判赠与无效
- 中新健康丨上海多种创新探索中医护理赋能基层医疗
- 加拿大官方对涉港问题置喙 中国驻加使馆发言人批驳
- 中轴线文化“活”起来 北京推出数字中轴探访线路
- 按产业链索“骥” 上海邀海内外投资者共同驰骋新赛道
- 靶向凝血酶的口服环肽药物问世
- 热门推荐
-
- 电力现货市场价格“能涨能降”(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非学科类教培市场火热 学龄前儿童如何高质量“入局”
- 中外专家学者及青年代表共同探讨通过青年创新丰富文化多样性
- 美众议院通过临时预算案以避免政府“关门”
- 广东海上防风形势依然严峻 进一步加强防范工作
- 风雹灾害致江西7人遇难9.3万人受灾
- “给每个美国人的一记耳光” 拜登被批利用基辅之行转移视线
- 睡前关灯刷手机小心伤眼
- “中国食品名城”如何破解“飞絮烦恼”?
- “公园城市”湖北咸宁:满城桂花 景城相融
- 人工智能或将改变未来战场
- 海内外300余家企业齐聚山西晋城 参展康养产业博览会
- 毕井泉:侵犯知识产权与盗窃和抢劫财产没有本质性差别
- 河南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一
- 中国内地6月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 有何特点?专家解读
- 纽约上百民众抗议政府处理移民危机不力 人群爆发冲突挥拳相向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山东探索科技进村入户新模式 因地制宜书写土地文章
- 土耳其议会推迟对通过瑞典加入北约议定书法案的讨论
- 走近国画大师潘天寿:“画画只是副业”
- 新疆尉犁县迎旅游热潮 “沙漠游+烧烤”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