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参考消息网10月6日报道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10月5日报道,花旗银行集团把中国2023年的增长预期上调至5%:预示了希望的数据推动人们围绕中国有能力实现增长目标达成共识。
经济学家们4日写道,零售和工业生产可能改善。他们还说,调查显示制造业数月来首次进入扩张区间,出口降幅也可能减小。
他们写道:“周期性底部已经形成,所有人都在关注有效需求是否将在政策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得以回升。”花旗银行此前的预测是4.7%。
这些经济学家说,由于某些房地产宽松措施,自8月底以来“政策动力明显超过预期”。
报道称,彭博新闻社对经济学家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今年的增长预期中值为5%,与官方目标一致。
最近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一些部门趋于稳定,比如工厂活动。
报道称,本周是经济活动的关键时期。分析人士正密切关注从9月29日到10月6日的中秋国庆长假,寻找消费者信心增强的迹象。
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10月2日报道,中国制造业恢复扩张以及中秋国庆黄金周假期的旅游热潮,正在点燃人们对经济在今年早些时候放缓后可能重拾增长势头的希望。
报道称,野村公司的分析师在9月30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近期增长企稳。”他们还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7月底以来公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过去几个月,北京逐步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来重振经济。相关措施包括降息、取消部分购房限制以及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
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表示,中国今年仍有可能实现5%左右的增长,从而达到此前设定的目标。该组织的一位发言人说,已从最近的数据中看到中国经济企稳的迹象。(编译/葛雪蕾)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发改委: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落地见效
- 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研讨会举行
- 笑果工厂落户北京 讲述北京自己的喜剧故事
- 市场监管总局出台《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促进公平竞争
- 老总理他信流亡归来之日,泰国终于选出了新总理
- 聚焦人物传记创作 《怎样写人物传记》出版
- 强化专项债全生命周期管理
- 自然资源部:截至2023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6个
- 北京清河万象汇22日起暂停营业
- 越南“Z世代”女孩裴氏璇:追梦中国 做文化交流使者
- 深夜通报被查!唐山又有官员落马
- 广东梅大高速塌方灾害5名救援者拟被确认为见义勇为
- 李冰遗泽“天府之国”的,不只是都江堰
- 世卫组织提出新目标:到2025年,全球基本消除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
- 2025年经济工作怎么干?九项重点任务指明方向
- “中国轴承之都”聚力打通轴承产业链供需对接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 掌上遍览广州革命文物 “花城红图”上线
- 京东2024年三季度收入加速增长 活跃用户和购物频次保持双位数增长
- (新春见闻)苏北花乡的年货新“花”样
- 北方今年来第三次沙尘天气过程持续 东北等地气温波动明显
- 热门推荐
-
- 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沪落幕 人工智能给设计带来什么?
- 私设“景点”,隐患多多
- 山东乡村“抱团发展” 结硕果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 中央气象台:山东河南安徽江苏贵州等地将有强对流天气
- 远古的中国人吃什么
- 美国宣布向乌克兰再提供3.25亿美元军事援助
- 该不该取消网约车“一口价”
- 全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新品种侵权案件今年多发
- 青海“东大门”民和:撂荒地里话丰收
- 中外合作研究呼吁建立考虑水分供需平衡的生态干旱监测评估框架
- 《中医药—地黄》ISO国际标准“面世” 将提供源头保障
- 主题乐园、城市夜游等新兴旅游业复苏 元数青年成为旅游新势力
- 2024年辽宁省贸促工作会议召开 助力辽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天山脚下的校园生活:朗诵、书法与民族团结同行
- 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
- 防电动自行车上楼护栏,拆还是不拆?
- 渤海油田最重平台在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完成安装
- 美国党争恶斗升级,数百名军事将领任命遭拖延
- 66件(套)龙纹题材文物亮相颐和园阐释生肖龙文化
- 浙江义乌:今年将建成100人以上新生代企业家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