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扮靓节日市场
穿越体验唐风奇幻
本报记者 雷 婷
新意迭出的新文旅消费场景,让中秋国庆黄金周市场热度攀升。近年来,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沉浸式体验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国内不少城市也都出现了博物馆、古镇、景区与“剧本”的深度体验娱乐项目。文旅场景与沉浸式体验相融合,成为年轻消费群体释放压力、娱乐消遣的新选择。
中秋国庆期间,位于西安曲江新区曼蒂广场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被馥郁幽香的桂花树装点一新,“嫦娥”携月宫众“仙子”现身街区,游走在“长安”的街头巷陌,为游人祈福。穿过月桂飘香的门廊,还可以在街区布置的大型月亮前拍出古风剪影照片,因此吸引了众多游人。
“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街区延续‘唐朝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策划推出多种线上线下游客共同参与的唐式中秋活动。如成为‘大唐守月人’,长安的月亮在中秋节前夕突然出逃,长安原住民向全国发出通缉,全网征集拍摄‘你家乡的月亮’照片。街区官方账号在抖音等平台发起话题挑战,幸运粉丝将获赠门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文化大使李媛媛介绍,中秋是欢聚团圆的日子,街区向全网征集话题#我的家乡在这里#,将网友的留言定制成中秋特别明信片放在锦书驿站中。中秋节活动当日,游客若想带走明信片,可重新在现场空白明信片上留言,作为交换放入驿站中。“让游客在中秋节当日,通过书信的方式在陌生人之间交流传递一份温暖的心意。”
为增强旅客的沉浸体验感,百余名演员穿梭在街区各个角落。他们或扮演小商贩,或扮演李白、杜甫等历史人物,不时停下来与游客互动。游客行走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中,感受中秋专属演绎及浓浓的节日氛围,仿佛穿越回唐朝的中秋节。
“一共有10个角色可以选择,每组都有不同的任务线,根据自己所选的角色人物,进行下一步寻求真相环节。这次我选了药王孙思邈的故事线,是一个帮他付过酒钱的旧相识,今天就是来长安找朋友。”包楠是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活动的爱好者。趁着“十一”假期,他和朋友们一起参与限定中秋版《大唐永不眠》游戏。
《大唐永不眠》是一个在长安十二时辰文化街区内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游戏,活动范围涵盖整个街区2.4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室内最大体量的沉浸式实景游戏。游戏内设置非玩家角色百余人,每个人物都拥有丰富的感情和丰满的人设,让玩家能深入其中,真情实感地体验拥有一个“唐朝朋友”的感觉。游戏以盛唐长安的市井生活为蓝本,让玩家可以亲身体验大唐市井间的奇幻经历,跟着“公孙兰”“狄仁杰”“上官婉儿”“孙思邈”等好友游历长安。
玩家还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加入士、军、工、商四部阵营之一来赚取酬金,争做魁首。“李白”会介绍你做点写写抄抄的工作,“袁天罡”身边可能缺个打杂的药童,“狄仁杰”手头正缺个衙门小厮,“李必”有些秘密任务需要你认领……只要你愿意,总能在这座城市里赚到钱寻到出路。
晚上8点30分,长安城坊间人声鼎沸,包括包楠在内的“外地游民”步入其中。恰逢中秋佳节,长安城要举行一场盛大的拜月祈福仪式。包楠跟随“孙思邈”了解了士、军、工、商四部阵营,最后选择加入工部,回到孙思邈的草庐做拜月祈福仪式要用的拨浪鼓。做好拨浪鼓,包楠又跟随“孙思邈”的徒弟“姚灵儿”在长安城里寻找仪式所需的各种道具。
“总体来说挺有意思的,特别是剧情反转再反转,很有意思。孙思邈和姚灵儿生死诀别的代入感很强。非玩家角色非常沉浸,演技很好。多多地跟各种非玩家角色互动,体验感超棒。下次来再走一下别人的故事线。”包楠表示,通过完成自己的职业任务从而推进阵营任务的进度后,会发现小人物也能推动故事的发展和主线任务,直接推动大事件的进程,无论是“国师之争”还是“玉环之谜”,你都是故事中的一环。你还可以远离朝堂争斗在民间隐居,跟着非玩家角色演员一起做支线任务,沉浸式感受唐朝长安城民间的市井生活。
戏剧闪耀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 刘春沐阳
为抢抓中秋国庆双节消费旺季,福建省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暨十“泉”十美文旅消费季如约而至。9月15日晚,泉州歌舞剧院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作为2023年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暨十“泉”十美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之一,大型情景文艺演出“遇见泉州”在这里正式首演。宋元泉州,一段持续了数百年、兼具经济繁荣与中国古典美的黄金岁月,在现代沉浸式舞台的声、光、电、影与艺术家的深情演绎中,一幅唯美画卷徐徐展开。
演出由著名导演、原海政文工团团长高山执导,创新编排,突出海丝题材、泉州特色,将传统戏曲与时尚科技跨界融合,以多维度、沉浸式舞台空间呈现历史人文、山水景观,展示泉州文旅经济蓬勃发展的盛景。
伴着欢快的音乐,泉州市闽南歌舞传承中心、泉州艺术学校的演员们盛装亮相,以热情澎湃的歌舞《欢迎你到泉州来》拉开整场演出的序幕。紧接着,戏曲《梨花争妍古城春》、情景歌舞《福船四海》、南音《百鸟归巢》等10多个节目接连上演,最后一曲《世纪远航》将演出推向高潮。
高山表示,泉州是远近闻名的“戏窝子”,为现代舞台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这场演出融合“戏窝子”精华,泉州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戏、高甲戏等全部亮相、有机融合,实现了古今文化对话,让观众以戏剧为经纬,穿越宋元,展望未来。
前来观看演出的泉州市民黄荣告诉记者,泉州是世遗之城,泉州人对戏剧艺术文化的热爱是深深刻进骨子里的,“今天这场演出让我非常感动,它把泉州的历史文化以艺术创作的形式呈现出来,展示了我们泉州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申遗成功,泉州文旅产业发展迎来全新机遇。2023年上半年,泉州市接待游客3815.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1.83亿元,两项指标增长率均居福建省第一位。
泉州市副市长陈小辉介绍,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将延续至10月6日,活动期间将举办十“泉”十美文旅消费季、“匠·赋”非遗大师展、世遗文创精品展等体验性、互动性强的文旅主题活动,推广泉州古城漫游线路,营造中秋国庆节日氛围,展示“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文化底蕴和旅游魅力。
千百年来,泉州用“宋元南戏遗响”的梨园戏、“汉唐古乐”的南音,以及提线木偶戏、掌中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等诸多艺术瑰宝,持续演绎着千年古城的市井百态,映射出独特的文化性格和审美情趣。近年来,泉州市围绕剧种的历史传承、剧团规模、艺术创作、人才培养、运营演出等方面,不断推动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各大剧团出人出戏、佳作不断、充满活力。
当前,泉州市正在打造独具魅力的戏曲文化旅游体验,让戏曲成为优质旅游供给的推动者,形成旅游发展新动能,助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泉州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期间出台的《泉州市新形势下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激励措施》,在支持文旅消费扩容方面提出,重点推动文旅惠民消费,支持演艺公司落户、举办大型演唱会,创作具有泉州文化元素的演艺产品。
中秋国庆节日期间,来泉州到哪里看戏?泉州市文旅局局长吕秀家说,应广大游客的要求,泉州市建立了“1+N”优质文艺分享服务体系,“1”就是推出“遇见泉州”大型情景文艺演出,9月15日首演后,9月26日起将作为常态化商业演出;“N”就是在泉州古城的梨园剧院、南音艺苑、府文庙广场、李文节祠、天后宫等近10个点位常态化演出,满足公众多元化需求。
雷 婷(来源:经济日报)
雷 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罗斯经济发展研究(2022-2023)》发布
- 欧央行“九连加”难解通胀压力
- 2024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举行
- 中泰互免签后成都航空口岸往来两国人员达6.2万余人次
- 埃及游船沉没事故已找到33名幸存者 仍有7人失踪
- (身边的变化)南宁打造“家门口的健身乐园” 解决“健身去哪儿”难题
- 快递员存柜,凭啥收消费者“延时费”
- 做好准备!多地将迎“三九”寒冷暴击 立冬后最冷一天要来了
- 现代化道路上 如何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 要成为“兰州窗口中的窗口” 是甘肃哪家单位?
- 益生菌到底是治便秘还是治腹泻?
- 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在成都举办
- 2024年浙江GDP破9万亿元 进出口额首破5万亿元
- 北京111处公园赏花片区来了 家门口都有赏花好去处
- 广西撬动各类促销资金超2亿元 推出超300场次暑期促销活动
- 泰国大选出口民调出炉:为泰党、前进党领先
- 日本伊豆群岛附近发生5.9级地震 海啸警报已发布
- 雅万高铁的13座隧道和56座桥梁
- 西藏拉萨市市场主体达167165户
- 前八月南昌航空口岸出入境人次同比增185%
- 热门推荐
-
- 原木期货和期权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
- 美方以涉芬太尼问题为由起诉中企 中国商务部回应
- 受降雨天气影响 西安、襄阳等地列车停运
- 双航司复航湖南长沙至柬埔寨金边直飞航线
- 青岛海关签发山东首份中国—厄瓜多尔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
- 全国大部分旅游景区已实现应开尽开 多措施确保演出现场安全
- 日媒: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难以摆脱内阁支持率低迷现状
- 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光影中“活起来” 科技赋能探寻中华文明密码
- 建设银行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
- 中国到2025年将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
- 北京今日天气晴朗秋高气爽 昼夜温差较大可达16℃
- 北京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基本完成农村小微水体治理
- 长三角9个重大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 民调显示英国民众对医疗服务体系满意度直线下降
- 沿着一条河,擦亮津沽消费新名片
- 美国科罗拉多州一小型飞机坠毁 致2人重伤
- 景区防游客破坏亟需地方立法给力
- 沈阳故宫百年戏台上演传统戏曲
- 哈铁“五一”假期预计发送旅客301万人次
- 剑指行业“潜规则” 浙江多措并举打造放心消费环境